八路军的上刺刀冲锋,决不会是盲目蛮干,而是讲究时机与掐准距
发布时间: 2023-07-11

因为八路军的上刺刀冲锋,决不会是盲目蛮干、不顾远近的长距离冲击,而是讲究时机与掐准距离的。

例如五六十年代的军教片式战斗故事电影中,经常提到我军早期缺枪少弹时代的近战战法:

敌不近五十米不开枪;敌接近五十米,二至三轮排枪齐射,然后一轮排子手榴弹齐投,然后就是吹冲锋号、上刺刀冲锋。

这样的战术,追求的就是快,敌军尚未反应过来,我军的刺刀就已扺上了敌人的胸膛。这是红军时期就养成的战斗作风,也是长期缺弹药条件下逼出来的战法。

八路军(以及后来的解放军)自然是继承了这种勇猛泼辣的老红军优良传统。

如此,明明火力优势远超八路军的鬼子们,为何要舍弃火力而与八路拼刺,无非就是以下二个因素所致。

其一:

既然子弹打完了,那么八路军肯定会先上刺刀,然后继续隐蔽于壕内,等鬼子快近身十步之内时,再从战壕中一跃而起,挺着刺刀猛扑向鬼子。

而鬼子没有冲锋枪,栓动式三八步枪的射速,是无法近战扫射的。

这时候,敌我双方贴身肉搏,人员交错混杂,亦使得鬼子掩护步兵冲击的轻重机枪也是有力无处使了,就唯有硬碰硬的拼刺刀了。

展开全文

其二:

鬼子在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变态熏陶之下,自诩为武功赫赫,有着近乎疯狂的自尊。况且,拼刺决胜,同样也是鬼子步兵战术中的一种重要战斗方式。

所以,疯狂而自大、脑袋又一根筋的鬼子们,一见八路军要冲上来拼刺刀,自然而然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散开队形、避开锋芒,然后用机枪扫射。

而是条件反射式的也上了刺刀,然后与八路军用刺刀对拼。

打过抗战的老八路,笔者没遇上过。

但少年时,村上参加过抗战的国军老兵有好几个,小时候常听他们讲鬼子,鬼子就是这特点,个头矮,力气却大,枪法好,但有个致命弱点,就是狂妄。

大概就是因为狂妄,才使得鬼子哪怕枪弹充足时,一旦遇上敌军持刺刀冲锋,也会选择以刺刀对刺刀。

但是,影视剧中有一场景,似乎很不真实。

就是鬼子还没有近身,八路军就挺着刺刀长距离冲击,而鬼子也傻乎乎地停止前进,也不用机枪扫射,却退弹上刺刀,然后与八路军对冲,直到双方撞在一起开始了肉搏战。

这样的场景,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

鬼子虽狂妄,却并不傻,也决不会傻到不用机枪去扫射远处冲来的敌军,却要放弃火力歼敌优势,反而像二傻式的等着拼刺肉搏。

鬼子要这样傻,那他们当年连东北都打不下来的,又何谈横扫半个中国。

刺刀白刃格杀,贴身近战,得有个前提条件,

就是要有足够近的距离,足够近有多近?

近到只是数步飞跃,瞬息之间就能扑进鬼子的队形中,让鬼子的火力没有时间展开,然后被迫与我拼刺。

如果没有足够近的距离,

比如敌军尚在百步之外,我就发起刺刀冲锋,那就是自杀。

因为,就算古代军队,若有敌军自百步外冲击而来,也会向敌军的冲锋队形中先泼上三轮弓弩齐射的箭雨。先给予火力杀伤,让敌伤亡惨重,士气大沮,再进入白刃肉搏。

所以,如果像有些影视剧中描述的,若是我军挺着刺刀向百步外的鬼子冲去,

那么鬼子再狂妄,也必定会步机枪火力全开的泼来几轮弹雨,这样,能冲到鬼子身前的人,那可就没几个了!

由此可知,刺刀决胜,抓准距离与时机,让敌来不及开火,是关键中的关键!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