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戈林元帅建议元首停止攻击敦克尔克由空军最终解决,他的空军实际表现如何?纳粹德国头号战犯戈林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军衔高不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赫尔曼-戈林元帅建议元首停止攻击敦克尔克由空军最终解决,他的空军实际表现如何

敦刻尔克英法联军的撤退行动从5月26日开始到6月4日停止,共10天的时间内,德国空军总共出动3815架次,损失飞机92架。英军战斗机出动了2739架,损失飞机177架。总的来看,德国空军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他们成功的击败了敦刻尔克上空的英国空军,迫使其最后不得不撤离敦刻尔克,也使英法联军的撤退行动不得不改由夜间进行,尤其是对港口的破坏,让联军的撤退行动极为不便,作为一支战术型的空军,他们的表现已经堪称完美。

不过尽管德国空军从空中猛烈的攻击英法联军,但是仍旧没能阻止其主力的撤退,没能完成戈林下达的由空军解决敦刻尔克的命令,以德国空军的实力和能力而言,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首先这支空军并不具备全天候作战的能力,这意味着在夜晚或者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德国空军是无法对敦刻尔克进行任何有效的打击行动的,而英法联军的撤退行动却可以不受限制的进行,所以但是这一点就表明,单靠德国空军不可能阻止联军的撤退。

此外德国的轰炸却无法对海滩上的联军造成重大打击,随着港口设施被摧毁的越来越严重,英法联军的撤退也逐渐由码头转向了海滩上,但是德国空军的炸弹和燃烧弹在海滩上的打击效果很差,柔软的沙滩吸收绝大部分爆炸产生的能量,而且德国飞行员大部分都没有接受对于海上移动中的船只进行投弹的训练,他们擅长于对于陆地固定目标的打击,所以在船只的命中率上也自然大大下降,无法给予那些救援船只以严重的打击。

事实证明,除非德国空军具备全天候的作战能力,才有可能从空中扼杀联军的撤退行动,否则阻止联军撤离的唯一有效手段就是出动地面部队进行占领,戈林显然过高的估计了他的空军的能力。

纳粹德国头号战犯戈林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军衔高不高

赫尔曼·戈林(1893~1946)是纳粹德国元帅和空军总司令,其军衔在德军中最高,是纳粹德国中名气和权力仅次于希特勒的2号人物,曾被希特勒指定为接班人,是二战中法西斯主犯。

戈林和希特勒一样都参加了一战,戈林比希特勒小四岁,但戈林在一战所取得的成绩要比希特勒出色许多。

一战爆发后(1914年),当时21岁的戈林刚从飞行学校毕业,第二年(1915年),刚出校门的他就驾驶飞机和盟军战机搏击长空。

1917年因作战勇敢,戈林荣获了三枚勋章。

1918年7月7日,戈林临危受命,担任了空军第五飞行中队的队长,此后,他凭借着击落22架敌机的骇人战绩,成为了德国王牌飞行员。

这一年戈林年仅25岁。

(希特勒和戈林)

一战结束后,希特勒显露狰狞,改组“工人党”为“纳粹党”。并于1921年7月出任纳粹党党首。

有一次,戈林听了希特勒的讲演,深深被其人格和狂热所感染,因崇拜希特勒加入了纳粹党。

随后戈林追随希特勒发动了慕尼黑“啤酒馆暴动”,组织万人冲锋队……

在1927年德国举行的国会大选中,戈林当选为议员。

1932年当选为议长,自此戈林的仕途一帆风顺。

这一年他40岁。

1933年希特勒任德国总理,戈林和希特勒进入政坛“蜜月期”。

当年5月,格林被任命为航空部部长,上任后,他立即着手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

1934年,希特勒集总理、总统、三军最高统帅于一身,成了德国元首。

第二年(1935年)希特勒任命戈林为德空军总司令。

期间戈林创建了一支世界上最骁勇善战的野战飞行师,师团名字以戈林命名。

1939年,戈林成为了德国历史上第一个空军元帅,这一年他46岁。

戈林仅用6年时间就成了一方“诸侯”。

(戈林元帅)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但戈林和希特勒的执政理念却如出一辙,说句难听话就是臭味相投。

二人都是屠杀犹太人的先锋,更为惨无人道的戈林还建立了集中营来迫害犹太人。

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当时希特勒在战前宣布,如果他在战争中遭遇不测,戈林将成为他的继承人。

随后希特勒授予戈林纳粹德国最高军衔——帝国元帅。这样一来,戈林的地位远远高于德国所有军种的元帅。

戈林真正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在闪击波兰战争中,戈林发挥了他的野战机群的优势,对波兰空军展开了突然袭击,使许多波兰飞机没有上天就被炸毁。

德国的轰炸机还对波兰的防线和城市进行了狂轰乱炸,使许多城市化为灰烬。德军不到三个礼拜就占领了波兰。

(闪击波兰)

“波兰胜利”大大鼓舞了戈林,使他狂妄地认为,战争中,没有德国空军做不到的。

就在德军闪击波兰三天后,英法对德宣战。

1940年8月,戈林制定了代号为“鹰”的大规模空袭英国作战计划,计划以雷霆打击瘫痪英国防线,扬言2~4周就可以摧毁英国皇家空军。

然而战况并没如他所愿进行,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夜间空袭,德军始终没有掌握制空权。因此影响到了希特勒的作战计划。

不列颠之战的失利,戈林逐渐失宠于希特勒。

(失宠的戈林)

苏德战争爆发后,戈林一直想挽回颓势,但由于一系列的误操作,空军丧失了优势,就连最基本的空投军用物资都不能保证,希特勒对戈林失去了信心,从此不再交给他实际作战行动,戈林只保留了一个空壳头衔而已。

戈林郁郁不得志,后来干脆躲进了庄园,转而纵情声色和收藏古玩。

二战结束前(1945年4月),苏联红军包围了柏林,希特勒感觉大限将至,他要以死殉国。

此时戈林认为机会来了,他反戈一击逼迫希特勒授权自己为元首,也就是开始了“逼宫”。

希特勒愤怒异常,在地堡里发出通缉令,并撤销了戈林一切职务。

1945年5月8日,戈林在奥地利宣布投降,战争结束后,戈林在纽伦堡国际法庭接受审判。

(戈林服毒自尽)

经过审判,戈林被控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处以绞刑,在执行绞刑前两个小时,戈林在狱中服氰化钾毒药自杀,卒年53岁,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

据说戈林把氰化钾胶囊藏在肚脐里躲过了搜查,谁给的毒药目前仍是一个谜。

文/秉烛读春秋

为什么希特勒指定海军元帅邓尼茨继任元首,而不是戈林呢

最先,希特勒正式指定的“接班人”是鲁道夫·赫斯。结果这位“副元首”竟然在1941年5月,第三帝国神气的横扫欧洲之时,莫名其妙的驾机跑到了英国,其中缘由,到现在还是个谜;随即,在赫斯出逃的第二个月,1941年6月底,经过多方考虑,希特勒签署一项密令:含糊的提及——如果元首出现意外,戈林可以代表他。很显然,这是让戈林来取代赫斯“副元首”的地位。加之,希特勒在私下场合也曾提及过“戈林适合接班”,各种出风头的机会都特意留给戈林,戈林的“元首”继承人身份貌似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还有那个“最完美的雅利安人”,海德里希,也曾被看好为“候补”接班人,不过,1942年,死在了“治理”捷克的任上;

当然,这也并非说胖戈林就此高枕无忧了,他的实力竞争者包括希姆莱,还有后起之秀马丁•鲍曼,他们一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