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南宋灭亡让很多人感到痛心和惋惜?南宋兵力衰弱,但南宋在元朝建国八年后才灭亡,是元朝太弱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为何南宋灭亡让很多人感到痛心和惋惜

令人痛心的是,南宋没有亡于内部的“农民起义”而是亡于“外患”入侵。更让人惋惜的是,南宋的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已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对外开放程度也比较高。

南宋时期,社会比较稳定,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宋朝立国之初,就提倡“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并一直延续到了南宋。期间,朝廷积极改革“科举取士”制度,不仅放宽了录取的范围,而且还增加了录取的名额。一时间“科举之风”盛行,朝廷录取了大量的人才。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发展,亦顺势调和了很多的社会矛盾。平民通过“科举考试”登堂入室,改变了自己的身份,进而实现了“阶级的跃升”。从此,一些对统治阶级的不满情绪,又通通化为了“报效国家”的热情。纵观宋一朝,能臣辈出,大都怀有“治国平天下”的野望。于是,社会一片稳定祥和,自然就没有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了。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南宋继承了北宋以来的“重文轻武”国策,杜绝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局面的出现。转而积极发展经济和文化,国力获得了极大的增强,算是践行了“好战必亡”的道理。但南宋没有汲取北宋灭亡的教训,不知“忘战必危”矣!更不知“外患”的威胁才是“首当其冲”的。先前,金国步步紧逼,导致中原丧于其手。后来,又盲目“联蒙灭金”失去了屏障,以至于换来了更大的“蒙元”威胁。要知道,其实力和侵略性可远大于金国啊!虎视眈眈毫不掩饰。最终,南宋也不可避免的步上了北宋的后尘,那就是“亡于外患之手”。此等结局,难免令人痛心疾首,不能自己。另外,政治上软弱,军事上无能,加上掉以轻心,不知“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也是南宋被“葬送”的重要原因。

南宋时期,经济文化空前发达,已经有“资本主义萌芽”的苗头出现。南宋坚持“农商并重”的国策,经济繁荣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时期,人民生活安宁稳定,很少发生民乱事件。文化上,出现了“程朱理学”,各学派彼此争论不休,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和繁荣。人们的思想,也由此获得了丰富发展,社会一片祥和稳定。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物质条件已然具备了,只待时机一到就会遍地开花。可惜,社会的发展有时是停止的,甚至是倒退的。

综上,南宋的灭亡是值得让人同情的。既感到无比的痛心,又感到无比的惋惜。而所涌现出的各种情绪,亦是极为复杂的,唯有向前看,才能获得些许的“安慰”吧!

南宋兵力衰弱,但南宋在元朝建国八年后才灭亡,是元朝太弱吗

诚邀,如题。元朝建立于1271年,南宋灭亡于1279年,那么为何已经衰弱的南宋还能支持长达8年之久呢?小编觉得,原因在于元军没有啃下长江重镇——襄阳

史料记载,1271年元朝建立到1273年襄阳陷落,元朝与南宋在襄阳进了残酷的攻防战。元军为了拿下襄阳,短短一年就集结了10万部队;南宋方面吕文德的部队虽然人少,但是战斗力强大。尤其是吕文德在襄阳地区摸索了十多年,凭借地利和坚固的城市,元军攻势虽猛,短时间却也无可奈何。

后元军采取稳扎稳打的方法,步步蚕食襄阳外围阵地,使得襄阳变成了一座孤城。1273年,襄阳陷落。

值得注意的是,忽必烈攻打襄阳的同时,元军对四川也完成了包抄,吞食。而早在二十年前,蒙古就灭了大理,此时元朝已经完成了对南宋的三路包抄,成吉思汗大迂回战略已经完成,宋朝已无回天之力,1379年,南宋灭亡。

以上就是元灭南宋的大致经过,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南宋王朝是如何亡国的

南宋灭亡的最大原因在于出了一个内奸:刘整。

中国历史上有过几十个朝代,最后的结局大致有三种:统治集团内乱、大规模农民起义、外敌入侵。

南宋,属于第三种,被蒙古人所建立的元朝征服而灭亡。

不过,从1234年-1279年,蒙元为了征服南宋,前后花了45年时间,前后经历了四位蒙古大汗:窝阔台、贵由、蒙哥、忽必烈。

蒙古人攻灭南宋,其实花费了非常大的代价,然而,假如前面所提的刘整没有叛变的话,也许蒙古永远也灭亡不了南宋。

1261年,时任泸州知府兼潼川路安抚副使的刘整举兵投降蒙古,成为宋蒙交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蒙古进攻南宋,主要有三条战线,江淮、襄樊、四川,从1234年开始,蒙军就试图找出南宋防线的薄弱点加以突破,但却始终找不到这个点。除了在四川有所突破以外,面对南宋强大的防御能力,蒙古人始终找不到“芝麻开门”的秘诀。

1238年,蒙古军队在安徽庐州、湖北襄阳,分别被南宋名将杜杲、孟珙击败,死亡数万人,最终铩羽而归。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毙命于四川钓鱼城下,未来的大汗忽必烈在鄂州(武汉)城下同样一筹莫展。

可以说,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在面对如同刺猬一般的南宋时,始终没法下嘴。

可以说,忽必烈继位之后,南宋和蒙古双方依然在从西起江淮,至荆湖战场再到四川的数千公里的战线上维持着对峙局面。

刘整是宋蒙开战以来第一个主动投降蒙古的高级将领,他先后转战于南宋的荆湖制置区、四川制置区,熟知南宋内情,他的投降对蒙元来说,有三大重要帮助:

一是坚定了忽必烈找到了打开南宋防线的钥匙:襄阳!

二是帮助蒙古训练此前所缺乏的水军!

三是导致四川战略要地泸州所属大部分州县被蒙军侵占。

正是在刘整的训练,到1270年的时候,蒙古已经拥有了一支训练有素的七万人,以及战舰五千艘的水军。

蒙古拥有了如此强大的水军之后,封锁襄阳更加得心应手,最终经过六年的围攻之后,攻克襄阳。

襄阳耗尽了南宋的国力,更打断了南宋的长江,三年之后,南宋也就彻底灭亡了。

谢谢阅读,欢迎点赞并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