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首富变张聪渊 郭台铭“靠边站
发布时间: 2023-07-11

深扎苹果供应链的富士康名气颇响,老板郭台铭也霸榜台湾地区首富很多年,但最近首富已悄然易人。据福布斯2022年富豪排行榜显示,台湾地区首富已经变成了张聪渊,郭台铭仅位列排行榜第六名。

张聪渊的名字,不光大陆民众有点陌生,很多台湾民众也并不了解。那么,张聪渊究竟是何许人也?

名副其实的隐形富豪

现年74岁的张聪渊,是中山华利实业集团的董事长。去年以138亿美元身家,位列台湾地区富豪榜榜首。他旗下的华利集团专门代工鞋履,产品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大众的生活中,但张聪渊这个名字,却远在大众认知之外,是个名副其实的隐形富豪。

据华利集团3月初发布的2022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去年销售运动鞋2.21亿双,同比增长4.65%,实现营业收入205.69亿元,同比增长17.74%。华利集团认为,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得益于消费者对运动鞋的消费需求增长,也与“后疫情时代”运动鞋产能快速复苏和运输效率回升息息相关。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华利集团的内驱力,在于自身优秀的客户资源和客户结构。由于华利集团实行优质客户多样化策略和产品专注慢跑和休闲运动的策略,在行业内积累了良好口碑。一方面,通过与众多知名品牌,比如耐克、阿迪、彪马等,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华利集团获得了非常可观的利益;同时,华利集团也十分注重多元化代工,不会仅服务于某个大品牌。数据显示,华利最大客户能给公司带来的回报比例仅为39%。

这些战略,让华利集团的发展有了更大的抗风险能力。去年,耐克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大牌遭遇危机,大众的反抗声浪致使品牌销量锐减,纷纷宣布暂停销售,甚至停止生产和出口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代加工企业也受到牵连。但坚持分散经营的华利集团,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

起家工厂隐身云林稻田

张聪渊为人低调,身家背景鲜为人知,媒体对他的报道也很少。台湾财经专家黄世聪透露,华利集团张聪渊曾经在媒体前曝光过一次,2014年他以总价大约5.6亿元新台币买下豪宅“帝宝”。

张聪渊是云林县人,他领军的宏福实业从云林莿桐乡发迹,上世纪90年代就将生产重心移往岛外。目前,在云林起家的两家鞋厂仍有人上班,但不见机械运转制鞋,只成为制鞋原料厂。位于云林饶平小学后方的“良兴得协鞋业公司”,占地一公顷,是张聪渊的起家工厂,现在附近仍是稻田,因此他也被称为“在稻田中起家”的“制鞋大王”。

据台媒报道,一名苏姓老员工说,30多年前是鞋厂的全盛时期,光是这一家鞋厂就养活了300多名员工,直到生产线移往岛外。目前,旧工厂变成采购鞋业物料的部门,只留25名员工,张聪渊偶尔还会回厂看看,碰到老员工还很客气地打招呼。

鞋业领域的“代工之王”

翻一下张聪渊的履历,可以看到,张聪渊能有今日之成就,全靠自己白手起家。18岁时的张聪渊,不过是一家台湾鞋厂的工人,因为工作业绩突出,不久就担任了该厂管理人员。薪水提高后,张聪渊一边打工,一边暗中谋划自己开厂。

至于开厂的地点,他将目光转移到了祖国大陆。那时恰好赶上改革开放,张聪渊决定前往大陆碰碰运气。到了大陆以后,张聪渊前往多个城市参观,最终决定将总部定在广东中山,企业也更名为“中山华利实业”。从这时开始,张聪渊的经营重心就已经不再是台湾。

在大陆打拼的这些年,华利集团能够接到的代工品牌越来越多,从最初的不知名品牌,逐渐升级为阿迪、耐克、彪马、李宁等。光是凭借代工品牌鞋,就足以让张聪渊本人赚得盆满钵满。2021年,华利集团于深交所正式上市,华利集团创始人的身家再一次暴涨。

张聪渊的成功少不了大陆市场的助力,是大陆低廉的人力成本,促成了鞋领域的“代工之王”,这与郭台铭的成长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后来,郭台铭因为在美国建厂失利,失去了台湾地区首富的宝座。张聪渊为什么能上位呢?不忘初心可能显得尤为重要。

综合华夏经纬网、海峡导报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