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两个字怎么解释?为什么《水浒传》里的英雄常常自称洒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人性两个字怎么解释

人性:就是人的性质。(性格就是人性决定的人格)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性,其实就是人的道德品行。

 东方古语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 ,西方也有名言:“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人的性格就是人性决定的人格。性格是人格的表现。

为什么《水浒传》里的英雄常常自称洒家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

看到下面回答里面完全照抄百度百科的也是醉了。

我就来简单说说洒家的意思吧

在水浒传中经常自称为洒家的主要有鲁智深,青面兽杨志也曾有过说“洒家”的记载。

在水浒传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达刚一亮相,就极具个人特色:“洒家是经略府提辖,姓鲁,讳个达字。”

鲁智深这个时候除了“洒家”、“俺”字也用的不少。下面鲁智深和史进聊天时,可以清楚的看到“洒家”和“俺”的混用。

鲁达道:“俺也闻他名字,那个阿哥不在这里。洒家听得说,他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勾当。俺这渭州,却是小种经略相公镇守, 那人不在这里。你既是史大郎时,多闻你的好名字,你且和我上街去吃杯酒。”鲁提辖挽了史进的手,便出茶坊来。鲁达回头道:“茶钱洒家自还你。”--水浒传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就算鲁智深出家当了和尚后也极少称呼自己为别的,口头禅还是洒家!

再来说杨志,杨志在水浒传十一回《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中,林冲被王伦逼迫寻个投名状,下山等人的过程中遇到了杨志,杨志也是和鲁智深一般“洒家”和“俺”字混用。

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 林冲见了,说道:“天赐其便。”只见那人挺着朴刀,大叫如雷,喝道:“泼贼, 杀不尽的强徒,将俺行李那里去!洒家正要捉你这厮们,倒来拔虎须。”——水浒传十一回《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鲁智深据小说云是关西人氏,一直在边境从军,官至提辖;而杨志也是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

所以说鲁智深和杨志的口音可以认为是宋元时期的关西地方方言。这一点也得到各种史书的确认。

比如,《辞源》修订本说:“洒”(音zá)与“咱”“喒”同,意思是“洒家”即“咱家”。

但是大家都知道,汉语中一个词有N多种含义,以“我”字为例,有正常的“我”、“吾”、“本人”;也有只能皇帝说的“朕”、“寡人”、“孤”;有女人专属的“哀家”、“奴家”;有民间粗话“老子”、“俺”……

这么多的名词在不同的场合都有不同的含义,甚至代表使用者的身份。

而水浒传中的“洒家”属于哪一种呢?

很明显,“洒家”肯定是普通老百姓的粗鄙之言,和“俺”字是相同的使用方法,这也从鲁智深、杨志经常混用俩字可以看出来。

但是除了代表“我”,自称“洒家“还有另外一重含义,这是代表着使用者的职业所在。

《永乐大典》引《张协状元》中的一条解释:洒是厮杀汉!

这条解释的意思也就是说:只有经常参与厮杀的人士,才能自称为洒家!

而无论是鲁智深还是杨志,他们虽然都是关西人士,但更多的一点是他们俩都有从军的经历,是典型的厮杀汉。

在水浒传第五十九回《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中,鲁智深去救史进,结果被华州太守发觉,用宴请的方式赚取鲁智深然后活捉,太守和鲁智深有这样一段对话,其中太守说道:几曾见出家人自称洒家。这秃驴必是个关西五路打家劫舍的强盗!

可见”洒家“这词不仅仅是军汉使用,一些打家劫舍的关西强盗也自称”洒家“!

太守喝道:“却才见你这秃驴,意欲要把禅杖打我轿子,却又思量,不敢下手。你这秃驴好好招了。”鲁智深道:“洒家又不曾杀你,你如何拿住洒家,妄指平人?”太守喝骂:“几曾见出家人自称洒家。这秃驴必是个关西五路打家劫舍的强盗,来与史进那厮报仇,不打如何肯招。左右好生加力打那秃驴。”——水浒传第五十九回《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所以综上所述,水浒传中的洒家一词其实有两重含义,一重是关西地方人士的方言自称,就是”俺“、”咱“的意思;

另一重含义是,关西出身,从事刀口舔血职业的人,无论是正当从军的军人还是打家劫舍的强盗,都自称”洒家“。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要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惆怅是什么意思

惆怅的意思:伤感;愁闷;失意

详细解释

1. 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楚辞·九辩》:“廓落兮,羇旅而无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怜。”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悵而独悲。” 唐 韦瓘 《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宋 苏轼 《梦中绝句》:“落英满地君不见,惆悵春光又一年。” 明 陆采 《怀香记·缄书愈疾》:“心惆悵,把佳期翻为灾瘴。” 巴金 《春》十五:“他惆怅地在 觉民 的窗下徘徊一阵,觉得没有趣味,一个人寂寞地走了。”

2. 惊叹。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僕皆惆悵。” 仇兆鳌 注引 申涵光 曰:“‘圉人太僕皆惆悵’,讶其画之似真耳,非妬其赐金也。” 明 何景明 《吴伟飞泉画图歌》:“不须对此更惆悵,会观瀑布青天上。”

3. 轻率。

《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卿为臣下我为君,今日商量只两人,朝暮切须看听审,惆悵莫交外人闻。”

4. 仓猝。

《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闻此语惆悵归家,问母来由,要知虚实。”《熟煌掇琐·十四十五上战场》:“昨夜马惊轡断,惆悵无人遮烂(拦)。” 蒋礼鸿 通释:“这个‘惆悵’就是仓猝的意思。”

古代女孩子未嫁称“待字闺中”其中“字”作何解释

“字”,是形声兼会意。从宀,从子。本义就是,“在屋生子。”

字,乳也。——《说文》。

字,生也。——《广雅》。

待字闺中,的“字”是引申义,解作女子许嫁,例如:“字人”,即女子嫁人或许配于人。

例:清.李渔.曲《巧团圆·剖私》:“[老旦]请问娘子,青春多少,可有尊堂,曾嫁过丈夫了么?[旦]年方十六,尚未字人。”

处子吟(清·李生光)

字人尚未嫁,而乃失所天。

待字:《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意思是女子15岁成年许嫁才命字。后称女子待嫁为待字。例:

深闺待字十七年,素袂天然厌罗縠。(明·郑奎光)

回忆深闺初待字,当时辛苦觅门楣。(清·郑用锡)

成语生灵涂炭的主人公是谁

王永

生灵涂炭

shēng líng tú tàn

生灵:生民;百姓;涂炭:烂泥和炭火。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晋书·谯纵传》:“遂使生灵涂炭;神器流离;邦国轸麦秀之哀;宫庙兴黍离之痛。”

涂;不能读作“y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