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和元曲的区别(唐诗宋词元曲是文学史的三座高峰,谁说说诗、词、曲三者区别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唐诗宋词元曲是文学史的三座高峰,谁说说诗、词、曲三者区别

最直观的区别就是:诗雅,曲俗,词雅俗共赏。

我国最早的诗是《诗经》,诗经是西周王朝组织公务人员经过民间采风编写的诗集,直接为皇家服务,为王公贵族使用的。所以,诗的出身和发展都是走正规和规制路线,中规中矩,格律严格。比如,七律五律,七绝五绝,乐府新乐府,古体诗等等。

诗的鼎盛时期是唐朝,称“唐诗”。

词的诞生是与“乐”联系在一起的,叫填词,是为乐曲填的词。所以,词都是按照一定的曲子填写的,叫词牌名,“菩萨蛮”“天净沙”“清平乐”等等。

词与诗比较,词更随意,通俗一点儿,又被称为“诗余”,顾名思义就是诗剩下的。

但是,词还保留了很多的文雅。“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意境是不是很美?

词的黄金时代出现在宋朝,称“宋词”。

曲也是供人传唱的,相比词更通俗,更易懂,更接地气了。“小曲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难栽”。曲和“俚语”更亲近,文学史上又被叫做“词余”。

曲的发展高峰在元朝,称为“元曲”。我们体会一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江村路,水墨图,不知名野花无数”“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我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诗被称为“经”,词被称为“诗余“,而曲呢,被称为“词余”。仅仅从称谓上,我们是不是也能琢磨出“诗词曲”三者的区别呢?

唐诗、宋词、元曲,各自的风格,特点有什么不同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宝库中熠熠生辉的三颗明珠。它们最显著的特点是诗庄、词媚、曲谐。在这三种文学艺术形式中,涌现了很多有名的诗人、词人和戏剧家,想要学习古诗词的朋友们,不妨了解一下。

一、唐诗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唐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唐诗须分三节看:盛唐主词情,中唐主词意,晚唐主词律。

1、古体诗

古体诗又分为五言和七言。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2、近体诗

近体诗有四种形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句数限定,绝句四句或律诗八句,而且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3、唐诗的特点

继承了上一代五七字古诗,发展成了长篇叙事巨作;不仅扩大了五七字的使用,而且创造了现代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诗歌。唐诗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

二、宋词

1、起源和发展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

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2、派别

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晏殊、周邦彦、李清照、姜夔

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等。

3、宋词的特点:

它是一种既能合乐而唱又能讲求格律的新体诗。它包括有燕乐、民歌、近体诗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乐性、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拨气息的文学新形式。词与诗有着密切的联系,词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

三、元曲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

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元曲四大家有:关汉卿、 王实甫 、马致远 、白朴(也有一说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1、元杂剧: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

最有名的元杂剧有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等。

2、散曲:

(1)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

(2)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属于一定的宫调。

(3)各自曲牌在字数、句数、平仄和用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因此,每首元曲的前面都冠有类别名、宫调名、曲牌名和曲题名。

3、散曲的特点有三:

①在语言方面,即需要注意一定格律,又吸收了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往往会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状态。

②在艺术表现方面,它比近体诗和词更多的采用了“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

③散曲的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压,句中还可以衬字。北曲衬字可多可少,南曲有“衬不过三”的说法。衬字,明显的具有口语化,俚语化,起到使曲意明朗、活泼,穷形尽相的作用。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曲概》中,把散曲分为三品,一曰深情,一曰豪旷,一曰婉丽。

总之,介绍了这么多,不知道你看懂了没有,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所了解的只是个皮毛,能看完这篇文章的,都是喜欢诗词的,希望能帮到大家,谢谢!

有关词和曲的区别都有哪些

由于汉语文字的多意特性,词和曲有本义、文学意义与歌曲中的三种含义。

因此,关于词和曲的区别,也必须从以上的三种含义中分别去探寻。

本义

是由语素构成的比语素高一级的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可由一个、两个或更多语素构成,如“天”、“地”;“观看”、“友好”;“太空服”、“燕子矶”等。

,有多种含义:

弯转,与“直”相对,如:弯曲,曲折。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委曲求全。

弯曲、偏僻的地方:河曲,乡曲。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酒曲,曲霉。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歌的乐调:曲调,曲谱。

文学意义上的“词”和“曲”,

,是指受近体诗影响而又不同于近体诗的一种诗歌体裁

是孕育于隋末唐初而成型于中唐、繁盛于两宋的一种新诗体

在语言上受到近体诗的影响,讲究平仄,被称为“近体乐府”和“诗馀”。

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