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谚语有哪些?关于气候的农
发布时间: 2023-07-06

天气谚语有哪些

关于天气的谚语: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

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等。

天气谚语又称农谚,是以成语或歌谣形式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天气变化的俗语,天气谚语基本上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口述与笔记的历史充满韵文、轶事与谚语来指示明日天气是天朗气清还是风雨飘移。

扩展资料:

特点

第一、这些谚语是千万年间农业生产经验的结晶,所以很多能与现代气象学理论相暗合。但因为受当时生产条件及知识水平的限制,这些谚语大多是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经验,尚不能提高到科学理论的境界。

第二、也正是因为这些谚语是农业社会的产物,所以就有很大的地方性的限制,某一谚语在北方非常灵验,在南方则昂事的人眼界狭窄,经验也有限,还不可能从全面联系中观察与分析问题。

第三、其中还包括着封建迷信和唯心主义的牵强附和,但如果能用历史唯物论与辨证唯物论的方法去研究,我们就不难去粗取精,发现祖先的智慧。

关于气候的农谚

1、农谚: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2、农谚的起源:

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例如,现今流行的“秧好半年稻”,“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等农谚,见之于明末的《沈氏农书》;

“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见之于明末的《天工开物》;

“无灰不种麦”,“收麦如救火”。见之于16世纪初的《便民图纂》;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等见之于14世纪初的《田家五行》;

“若要麦,见三白”,“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见之于8世纪初唐朝的《朝野佥载》;

“欲知五谷,但视五木”,“耕而不劳,不如作暴”,见之于6世纪的《齐民要术》。

古书中引用的农谚,还往往冠以“谚云”或“古人云”字样,说明被引用的该句农谚起源更早,到底早在何时,就不一定都能在文献上找到。

和气象有关的农谚

1、燕子低飞要落雨。

2、扑地烟,雨连天。

3、柱石脚下潮有雨。

4、对时雨,连几天。

5、星光含水,雨将临。

6、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7、直雷雨小,横雷雨大。

8、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9、月亮撑红伞,有大雨。

10、月亮撑蓝伞,多风去。

11、燕子窝垫草多,雨水多。

12、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13、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14、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15、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16、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17、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18、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19、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20、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21、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22、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23、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24、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25、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26、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27、蜻蜓飞得低,出门带 笠。

28、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29、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30、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31、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32、天有铁砧云,地下雨淋淋。

33、南闪四边打,北闪有雨来。

34、日落射脚 ,三天内雨落。

35、西北天开锁,午后见太阳。

36、久晴天射线,不久有雨见。

37、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

38、风静又闷热,雷雨必强烈。

39、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