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3分钟小故事(数学课前三分钟小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数学课前三分钟小故事

1、数学课前三分钟小故事一

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

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2、数学课前三分钟小故事二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著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3、数学课前三分钟小故事三

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想借上课的时间处理一些自己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

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自己也就可以借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斯。

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吓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因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

老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后来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4、数学课前三分钟小故事四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

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5、数学课前三分钟小故事五

这天,我看一个故事,叫《燕子考青蛙》。故事是这样:一天,燕子对青蛙说:咱们比一比谁的数学好。青蛙同意了。青蛙出题:上个星期一我吃了一只害虫,星期二吃了3只害虫,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吃两只害虫,问一星期共吃多少只害虫?

燕子说:1+3=44+5=99+7=1616+9=2525+11=3636+13=47,你一共吃了49只害虫。     

青蛙说:你考我吧。燕子说:上星期一我吃了两只害虫,星期二吃了4只,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吃2只害虫,问我一个星期吃了56只害虫。燕子没说完,青蛙已经说了答案。燕子说:算得这么快!教教我速算的窍门吧。

青蛙让燕子画7个圈,然后按第一个圈放一只害虫,后面的圈比前一个圈多两只,它们的顺序是1、3、5、7、9、11、13,加起来是49,青蛙在每一个圈外各放一只害虫,再用49+7=56。燕子赞青蛙真聪明。

一年级数学趣味故事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我们应该从趣味故事开始学习数学。下面是我收集整理关于一年级数学趣味故事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年级数学趣味故事(一):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一年级数学趣味故事(二):农民和土豆的故事

  三个农民住进一家旅店,关照店主给他们煮些土豆,然后,都去睡了。店主煮熟了土豆,没有叫醒他们,而是把一盆土豆放在桌上就走开了。一个农民醒了,看见桌上的土豆,他数了数,拿出三分之一,吃完后又睡了。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农民醒了,他不知道已经有一个同伴吃掉了一份。

  所以,他数了数盆里的土豆,吃了三分之一,又睡了。接着,第三个农民也醒来了,他以为他是第一个醒来的,数了数剩在盆里的土豆,吃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就在这时候,他的两个同伴也都睡醒了,看见盆里还剩八个土豆,于是,各人都把事情作了说明。请你计算一下,店主一共拿来多少个土豆?已经吃掉了多少土豆?每人还应该吃多少土豆,才能使三人吃的一样多?

  第三个农民吃了自己的一份后,还留下八个,可见他醒来看到盆里有十二个土豆。这十二个,就是第二个醒来的农民留下的。现在,你就这样往前推算吧,很快就可以得到答案。

  一年级数学趣味故事(三):老人与马

  从前有一位老年人,在他临终时,三个儿子围在床前。

  他对儿子们说:“我有十七匹马,留给你们,三个人分。分马的时候,老大呢,出力最多,得总数的二分之一;老二嘛,得总数的三分之一;老三最小,你呀,就拿总数的九分之一。”

  勉强说完这几句,老人就去世了。三兄弟执行遗嘱时,一致认为这些马是父亲生前心爱之物,决不能将其中任何一匹劈成几块瓜分。但是遗嘱又要完全照办,如何是好呢?

  正巧,这时他们的老娘舅骑马赶来了,听完事由,眉毛一扬,说:“我来分。”

  猜猜看,老娘舅怎样分马?

  因为希望每人得到的马都是整数匹,所以根据遗嘱,在分马的时候,马的匹数应该是三个分母的公倍数。分母2、3、9的最小公倍数是18,因而在分马时的马匹总数最好能成为18的倍数。老人留给儿子们的马是17匹,老娘舅把自己带来的一匹马临时借出来凑数,共有18匹马参加分配。

  准备就绪,老娘舅开始宣读和执行遗嘱:

  “……分马的时候,老大呢,出力最多,得总数的二分之一……”宣读到这里,老娘舅数出9匹马,让老大领过去:

  老二嘛,得总数的三分之一……”读到这里,老娘舅数出6匹马,让老二领过去:

  “老三最小,你呀,就拿总数的九分之一。”读完最后这一句,老娘舅数出2匹马,让老三领过去:

  三位晚辈分到手的马,总和恰好是父亲留下的17匹:

  9+6+2=17。

  分马场地上的18匹马,现在剩下最后一匹,这当然就是老娘舅自己带来临时借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