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农历正月十三,俗称“楊公忌日”知道关于它的传说吗?如何评价武悼天王冉闵其人其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今天农历正月十三,俗称“楊公忌日”知道关于它的传说吗

本人年岁七十,在小时候就听老人们讲《杨公忌》的来历,在很早很早的以前,有一个杨姓村庄,有一大户人家,主人杨令公,生有十三个儿子,家丁兴旺、家业发达,在本村是最上层人家,但是邻裡关系搞的都一般,以仗人多势众,经常与街里街坊争吵,有一天与本村一户人家发生争吵,本户人家二位老人即无儿又无女,年事已高,杨令公口口声声讲,你们老两个无儿无女,死后就没人给你们送终,二位老人眼含泪水无言可答,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说,你别以为你儿子多,也不一定有人给你送终,此言己出激怒了杨令公,对二位老人更加恶言倍出,我十三个儿子,一年十二个月,一月死一个,还剩一个送终,此时老天在上,见此人做事为人太猖狂,不知天高地厚,口出狂言欺人太深,一年之内就把杨令公十三儿全部收回。从此一月一个,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在七月初一和七月二十九收回二个、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腊月十九日,在一年间老天爷将杨令公十三个儿子全部收回,将以上之日定为杨公忌,

在我们老家祖传下来,在杨公忌这一天是不能走亲访友,不能带小孩子去默生的地方,此日大不吉利。

此事以告诉后人做人做事要以礼服人,千万不要太猖狂,做人处事、以礼服人,人在做天在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如何评价武悼天王冉闵其人其事

冉闵其人,被誉为一代战神,其战斗力是不言而喻的。关于他的战绩史书上也多有记载,近年来在民间也不乏推崇,认为民族英雄。

就我个人来说,冉闵的杀胡令政策推行是当时民族矛盾的一次爆发,也是汉民族对入侵民族情绪的一次强烈反弹,代表了当时很多汉人的心声。

西晋末期,由于大量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晋朝皇室的南迁,北方已基本被胡人占据,汉民族失去了北方中原的领土,其建立的国家也都为胡人国家。

可以说,冤冤相报何时了,胡人杀汉人,汉人杀胡人,都是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南北朝时代,很多人认为是五胡乱华夏的时代,但在我看来,是一次民族大融合,也是一次文化大融合的时代。胡人实际上心向华夏,他们在占据北方的领土以后,都希望能够得到汉族的正统地位,比如第一个建立的匈奴国家国号为汉(刘渊建立),其建立者刘渊是一个地道的匈奴人,只是在中原地区接受了汉文化,长期受汉文化的熏陶,以至于当他建立国家时,都要把自己列入汉朝皇室的后代,以获得统治的合法性,哪怕他实际上跟汉朝皇室没有关系。接下来的南北朝十六国统治者的北方游牧民族统治者都往汉化的方向发展,在他们心里都有一个结,就是必须要汉化,获得汉朝的正统地位,自己的国家才能坐的安稳,这就类似于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欧洲的蛮族首领建立国家,都朝思暮想地要获得罗马的正统地位一样。

同时,南朝也在探索文化融合的道路,比如南梁的“菩萨皇帝”萧衍,就尝试着用佛教来治国,当然最终归于失败。

在经过漫长的南北朝时代之后,整个国家实现了华人与胡人的融合,文化的融合,从而在华夏土地上涅槃出了一个新的强大的文明帝国,混血帝国,世界帝国——大唐,将我们中华民族推到了历史的顶峰。

所以在我看来,五胡乱华夏也好,冉闵杀胡令的现象也好,都是这个大融合剧本中的一部分,水乳交融的历史大剧中的一幕。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