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如果哈雷慧星反复出现在地球上空,它环绕的天体是什么?哈雷慧星为什么76年才能见一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天文学家:如果哈雷慧星反复出现在地球上空,它环绕的天体是什么

天文学家:如果哈雷彗星反复出现在地球上空,它环绕的天体是什么?

♥哈雷彗星也是宇宙间的一种天体,数量极多,有的高速穿过太阳系就一去不复返,有的沿着一定的轨道在太阳系内公转,就成为太阳系大家庭中的成员。综合上述,天文学家认为,如果彗星反复出现在地球上空,它环绕的天体应该还是太阳系。因为太阳的质量过于庞大,而地球仅仅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固态行星,不足以吸引彗星运行。

哈雷彗星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有些每隔五六年转一圈,有的隔十多年、几十年,甚至更多年转一圈,1986年有些地方人们用肉眼看到的大彗星,英国哈雷天文学家最先计算出来它的运行轨道,因此取名哈雷彗星,它的运行周期大约是76年,就能够见到一次,用1986+76=2062,也就是说下一次接近地球预计是2062年。

★平时,我们在夜空看到的星星,都只是亮晶晶的小点儿,要是突然看到一颗拖着长尾巴的扫帚星——彗星,慢慢在天空移动,看上去扰乱了天空的正常秩序,人们难免会感到惶恐不安。尤其 在文化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对彗星的出 现得不到叫人信服的解释,于是由惶恐 而引出一些迷信的说法。

从前,这类迷信说法无论国内或者国 外都有。在国内,有过“扫帚星是灾星,它的出现是灾荒、瘟疫、战争的预兆”这样的迷信传说。在国外,说得更离奇,说“它的头在哪个国家,这个国家不会有什么灾难;而它的尾巴在哪个国家,这个国家就会有骚乱,流血”。

现在,人们对于彗星的行踪和真面 目,已经基本上弄清楚。只是对于彗星 的来历和起源,还有待更深的研究。

★古代人由于缺乏科学常识,对于彗星为什么会偶尔出现,形状又如此与众不同,可谓是一无所知,。1577年出现了一颗大彗星,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试密通过观测决确定彗星到地球的距离,这可算是对彗星进行科学研究的开始。尽管第谷并没有测出彗星的距离,但他已正确地认识到彗星是在空间中运动的,距离比月球至少要远6 倍,因而彗星应该是天体而不是大气现象。

1680年有一颗彗星出现,是时牛顿已经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他根据当时的观测资料,正确地算出了这颗彗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1682年又出现了一颗彗星,英国天文学家哈雷与牛顿合作进行彗星轨道计算。在这之前,人们还没有完整地掌握计算彗星轨道的知识。哈雷曾任格林尼治天文台第二任台长,是第一个全力从事彗星轨道计算的天文学家,在彗星研究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不但计算了1682年彗星的轨道,而且还根据史书中记载的观测资料,计算了从1337年到1698年间所观测到的24颗彗星的轨道,并把它们的轨道进行比较。

哈雷经过仔细比照后发现, 1682年彗星的轨道,与1531年和1607年出现的彗星的轨道非常相似,于是他大胆地推断这三次彗星的出现,是同一颗彗星的三次回归,这颗彗星应该每隔75 ~76年回归一次,由此他预言彗星将在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度出现。

可惜哈雷未能等到1758年就与世长辞了。不出哈雷的预料,这颗彗星果然在1758年12月25日圣诞之夜如期而至,一位业余天文学家发现了它,在哈雷逝世16年后证实了他的预言。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天文学家的功绩,这颗彗星便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周期性回归的确认,进一步证明了彗星是太阳系内的天体,它与行星 一样绕太阳公转,并且可以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准确预报它出现的日期、亮度和位置。当1835年哈雷彗星再度回归时,人们以好奇心而不是恐惧心理观看了这颗大彗星,没有人再相信古代的迷信传说了。

由于哈雷彗星是第一颗被天文学家正确预报其回归 时间的周期彗星,在迄今为止所观测到的彗星中名声最大。再一方面,哈雷彗星又是周期彗星中唯一的一颗年轻彗星。虽然它已经回归太阳附近有好几十次,但仍然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每次回归都会显示出多变的形

态,可谓是彗星中的佼佼者,这也是哈雷彗星名声大振的另一个原因。

哈雷在他的研究中,从中国古代的记录中得到不少启示。从春秋战国到清末的两干多年间,这颗彗星的每次出现在中国史书中多有记载。“春秋”中记载,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可算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载;从公元前240年起,哈雷彗星的每次出现中国的文献都有记载,次数之多,记录之详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1985年发现的巴 比伦泥板文书上记录了公元前164年对哈雷彗星的观测,而在欧洲最早的记载是公元66年。

值得一提的是1910年5月的哈雷彗星回归。天文学家预测, 5月19日彗星将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距地球 2400万千米,届时彗星巨大的尾巴将扫过地球。这一消 息很快传遍了欧洲,令当时人们感到惊慌不安。有人猜想,彗星中的大量有毒气体将会渗入地球大气而置人于 死地,更有人认为地球会被哈雷彗星的尾巴打翻,世界 末日即将来临。然而,人们竟然平平安安地度过了那个可怕5月19日,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甚至一点异样的迹象都没有感觉,而地球所有生物没有造成任何的影响。

知足常乐于上海2021.8.20日

哈雷慧星为什么76年才能见一次

据外国媒体报道,和现今观星者喜欢观赏彗星的热潮不同,古代人对彗星可是深恶痛觉,认为它们是会带来厄运的扫帚星,恨不得终身都没有彗星出现。现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Lamont-Doherty地球观测室的阿伯特等研究学者认为,约1500年前的西元536年前后,欧洲曾经历过一场饥荒,这场饥荒可能与著名的哈雷彗星有关。这个研究,使得古代人普遍害怕这些扫帚星现象,有了科学而正当的理由。

彗星绕太阳公转过程中,会一路在轨道上遗留尘埃粒子,尤其是近日点前后时最盛。如果这些尘埃粒子一次性大量进入地球大气,可能会使地球明显降温而使得气候大变,进而导致大范围的干旱、农物欠收,紧接着就是大饥荒。

一场以他名字命名的瘟疫,曾杀死1亿多人。这些科学家相信,在西元541~542年发生的拜占庭帝国事件,出现了让整个欧洲都沦陷黑死病,并导致强盛的罗马帝国被彻底摧毁。

根据在格陵兰岛取得冰核分析结果,在西元533年至540年的这段时间,有大量尘埃落入地球大气。阿伯特等人相信,这些尘埃来自宝瓶座Eta流星雨,而宝瓶座Eta流星雨的母彗星则是哈雷彗星。

这些尘埃落入地球大气后,可能在西元533年时致使大气稍微温度下降,但是同样现象却无法解释西元536~537年全球大气温度降了约摄氏3度之多的情况。

阿伯特表示,其中一种解释方式是有某个大东西撞击到地球海洋,并宣称她已经找到相关证据能支持她的说法,亦即格陵兰冰核中含有微小热带海洋生物的化石。若有来自如哈雷彗星等地外天体的撞击,有可能将这些低纬度海洋中的生物冲击到格陵兰这样的高纬度地区去。

做为天字第一号短周期彗星的哈雷彗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约需75年,上一次回归是在1986年,下一次则在2061年。英国天文学家爱得蒙-哈雷检视彗星记录时,发现西元1531年、1607年和1682年的彗星似乎是同一颗,后精确认为真,成为第一颗确认有周期性、会定时回来拜访地球和太阳的彗星,后人于是将这颗彗星称为哈雷彗星。

类似的理论,在今年8月时,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学者就曾提出:1万2900年前一场天体撞击事件,可能间接导致北美地区Clovis文化灭绝。在他们研究的格陵兰冰核中,因撞击留下的铂元素层,刚好就处在全球气候骤然下降许多的大寒时期,因此被视为天体撞击影响地球气候变迁的证据之一。

所以,说不定西元536年的欧洲大饥荒,真的是哈雷彗星不小心搞出来的!

1758年初,法国天文台的梅西叶就动手观测了。1759年1月21日,他终于找到了这颗彗星。遗憾的是首次观测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