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心得简短的(教育孩子父母有哪些心得孩子攀比应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教育孩子父母有哪些心得孩子攀比应该怎么办

谢谢邀请。

父母抚育孩子,酸甜苦辣咸可谓五味俱全,本来有太多的话想要说,然而真正面对这个问题时,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了。细细思来,人都这样。情人分别,万语千言涌在喉结,却往往“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母亲送儿参军,几宿夜不能寐,积攒了吃喝穿住方方面面无数嘱咐之语,到头来只是泪眼婆娑、挥挥手就让儿子一走了之了。其实原因就是因为话太多,以致拥挤得没了头绪、条理,一时不知从何开始。

静心思之,还是有话可说的,那就是父母不要管得太多。自己受累不说,孩子还反感,闹不好还会发生言语冲突,双方几天都不高兴,不说话,最终还得父母率先妥协投降。就比如前天,入秋天凉,早晨孩子上学,我嘱托女儿加衣御寒,可她偏偏不买账。我一再紧逼——感冒了可不管你,她毫不相让——不凉么偏要让人穿,最终女儿赌气拿了件上衣出了门,我从窗口往下一望,上衣却躺在车兜里!心想,你就不要病了,看你病倒了咋说!几天我也赌气没有再唠叨她多穿衣服,女儿也不再假装拿衣却不穿放在车兜。那天下午下了雨,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层凉,第二天早上,当我再也憋不住要劝女儿加衣时,却见女儿已穿好了那件上衣从她的卧室走了出来。

惊奇之余,又长长地出了口气,心头有几分失落,又有几分不甘,还有几分欣慰。其实我清楚,失落是因为在这次与女儿的较量中,自己确实败了,且败得无话可说;不甘其实是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在作怪,父母总想把孩子的一切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本质上还是对孩子的不信任;而欣慰呢,自然是孩子长大了,冷暖已自知。

不禁慨叹,这场秋雨来得真及时啊。不知是否还淋了醒了如我一样对孩子不肯放手的父母?

能否给孩子自由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涵之一,因为父母对于孩子的控制欲是超常的,对孩子的一切都不放心。然而我们却忽略了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体,是需要自由独立的。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愿我们,在这场人生的修行中,都能给孩子真正的爱与自由。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还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是衡量父母合格不合格的一把标尺。

事后我一直在想,假如女儿不听我的话,下雨之后也不知道自己加衣,结果感冒了,也并不是一件坏事。让女儿在这种“自然惩罚法”中得到教训,那不就更能体会到“天冷得加衣”的常识了吗?这样女儿也就自然而然地长大了,有了自理能力了,将来离开父母,我们也就放心了。

但是,如果女儿一直就是个听话的乖乖女,父母让什么时候加衣就加衣,什么时候让吃饭就吃饭,如此一切在父母的掌控之下活着,我想以后孩子可就真正地离不开了我们了,永远也长不大了。试问,你想要哪种结果呢?

接下来再聊聊孩子爱攀比的话题。

攀比的心理其实人皆有之,因为任何人都向往拥有别人的美好。但是穿衣吃饭论家当,如果我们不管家庭的承受能力,无节制地去拥有别人拥有的美好,过和别人一样小康的生活,那就极不正常了。对这种过度攀比的心理,父母就不能坐视不理而任由其发展,应该给予正确地引导。

首先,建议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这是任何教育方式都无法比拟的。所以要求孩子不攀比,父母就不应该攀比。比如即便周围别人家都有小车,如果我们自己家条件不允许,那就不适合买;或者说别人家都开进口车,我们家经济条件只能承担起买国产车,就不应借贷买进口车。量力而为,就不是攀比;打肿脸充胖子,就是攀比。

二是杜绝溺爱孩子。溺爱是滋生爱攀比行为的沃土,因为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才能满足孩子攀比的心理,最终促成孩子和别人攀比的行为。反之,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只是合理地满足,不合理的则拒绝,那孩子就是有攀比之心,也不会形成攀比之事实,时间一长,这种心理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三是注重培养孩子勤俭朴素的优良传统。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再好,也不宜过分地让孩子养尊处优、穷奢极欲。高山背后有高山,能人背后有能人,好生活是永无止境的,不知足也是滋生孩子攀比的一种心理基础。所以生活条件优越的父母要注意有意识地“限制孩子”的奢华生活,努力培养孩子的“不怕吃苦”的优良品质。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铺张浪费,也就不会攀比他人。

结束语: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庞大而系统的工程,这项工程的产品是“人”,不能像工厂那样“制成废品、造出次等品”可以重新再来。家庭教育的不可逆性使得我们为人之父母深感重担压肩,这儿想提醒的是,仅仅有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有这样做的意识却无能为之、无法为之,所以,多多学习,与孩子共成长,才是当今我国父母的必修课程之一。

大家伙说说自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哪些好的方法

大家好!我觉得这个问题最具有代表性。

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当代的家长都用的什么方法来教育孩子的:

概括的说现在的家长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传统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对孩子看的比较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管的比较严,然而结果就是孩子成绩虽然上去了,但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差了。

第二类,放任型。也可能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家长基本上放任不管,对学生的情况一无所知,好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但成绩不好,而且素质也很差。

第三类,理性型(比较少见)。这些家长能综合以上两类家长的优点,不跟风,不随大流,能以身作则,把培养孩子的问题放在生活中的首要位置。

大家应该也清楚,培养孩子过度溺爱,过度关注也不行,放任不管更不可取,前面说的第三类家长培养孩子的方法是最理想的。请记住,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好和坏,关键一个字:“度”。

其实说着很容易,但做起来确实很难。我认为,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其实我们也在同步学习。要想做一个最合格的家长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我们要力争去做一个更合格的家长。

接下来,如何教育好自己孩子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就是: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大家先把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弄明白以后,后面的内容或许对大家有意义。

首先,教育孩子不是暂时的,一过性的,是持久的,需要我们长期坚持的。我们家长应该有洞察能力,不仅是在家里,在路上,在学校,在补习班里,我们要对孩子的大致表现和动态有一个了解。当然还要有判断能力,要明白哪些事是该管的,哪些事是不该管的。同时,解决能力也须具备,教育孩子的时候,在什么样的氛围下该说什么话,或者是通过老师,甚至是同学来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教育孩子的亲身经历。我女儿今年初三,记性稍微好一点,但对数学理解能力稍差。她上小学的时候由于我做生意太忙,自己也认为小学题比较容易,有时间我自己也能帮她辅导,也没怎么上心管,初中三年学习成绩在学校里是上等,但不算尖子。

缺点有三,1、学习态度不好(最起码我不满意,态度再好一点成绩也肯定会有提高)。由于小学我没怎么管,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到初中学习态度和她的成绩成正比,不算最好的。

2、犟,不听话。虽然功夫没少下,但是考试成绩不理想。以前没有网上阅卷成绩是阶段前10,自从网上阅卷以后,考的最好是前20,最差的时候是前50。差别很大,就是因为她写字慢,做题慢,做题的顺序没掌握好,给她说过多次,让她改变一下方法,但她就是不听。

3、骄傲。虽然她在这个学校的名次靠前,但是这个学校不是全县最好的,按升学率算只排到全县第三,全县1万左右的学生,她的名次全县排名的话就是1千多。其实她自己心里也明白,但就是改不了骄傲这个毛病,可能孩子们都有虚荣心吧。

对于她这些缺点,我整天也是苦心婆口的劝她,但她就是不听,有时候说重了吧,就管两三天,之后又变回来了。她自己有时候也说要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特别是放假的时候,可能将要面对一个新的学期时会有一种新鲜感吧,但是没等到开学就坚持不了了。实在没办法我就想出了三条计策(不是同时想出来的)。刚开始我是通过她聊天的信息看到她一个学习很好(性格也很好)同学的Q号,然后,我自己在Q里找到她这个好友,并留言鼓励她,同时也希望她和我女儿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后来,我认为可能是这位同学没有保住秘密把消息透露给第三位同学了,所以我也就放弃了。

接下来,我又申请了一个Q号,Q名称给人感觉就好像是一位老师。我事先在空间里发布了一些对教育孩子有意义的内容,然后我就到我女儿Q空间里边给她留言,一直留言了五、六次,她才到我的空间里看了一次,这次好像有点效果,看完之后第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