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申奥过程(北京冬奥会的申奥历程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北京冬奥会的申奥历程是什么

2022冬奥会申奥历程

2013年11月3日,中国奥委会正式致函国际奥委会,提名北京市为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城市。

2014年3月14日,国际奥委会宣布,中国北京、波兰克拉科夫、挪威奥斯陆、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和乌克兰利沃夫5个城市正式申办2022年冬奥会。

2014年7月7日,国际奥委会宣布,中国北京与挪威奥斯陆、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三座城市正式入围2022年冬奥会候选城市。

2014年10月1日,挪威奥斯陆正式退出申办,候选城市只剩下北京和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

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第128届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上,北京以44票高于阿拉木图(40票)获得2022年冬奥举办权。

自此,北京成为继2008年夏季奥运会之后,又将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北京也成为了唯一一个同时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北京冬奥会的内容:

1、冬奥会的举行时间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冬奥会”,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冬季项目运动会。冬季奥运会每隔4年举行1届,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隔2年举行。按实际举行次数计算届数。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4年在法国的夏蒙尼举行。  

2、冬奥会上的项目  

所有的冬奥项目总共包括7个大项和102个小项,如冰球、冰壶、短道速滑、高山滑雪、花样滑冰等。  

3、冬奥会的举办国  

自第一届冬奥会在法国夏蒙尼举办以来,冬奥会的承办国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如挪威奥斯陆、加拿大温哥华、俄罗斯索契。亚洲仅有日本札幌和长野两地举办过冬奥会。而即将到来的2018年冬奥会将在韩国平昌举办。此次北京-张家口申办成功使中国成为亚洲第3个举办冬奥会的国家。  

4、冬奥赛场上的体育强国  

从世界范围看,德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挪威等欧美国家都是长期占据冬奥奖牌榜榜首的强国。在亚洲,中日韩则是冬奥强国。  

5、第一个冬奥会官方吉祥物  

1976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第12届冬奥会上第一个冬奥会官方吉祥物闪亮登场,是一个可爱的奥地利山区泰洛尔人造型的雪人,象征着纯洁的奥运。

简介北京申奥的历程

第一,与五个申办入围城市综合比较,北京具有较多的有利条件和较强的夺标实力。国际奥委会的测评分10个方面,包括政府支持和公众舆论、城市基础设施、体育设施、奥运村、环境条件和影响、居住、交通、安全、举办大型体育比赛经验和总概念。在有些项目的测评上,几个城市难分高下,在奥运村和居住等两个项目上,北京得分第一。
第二,在悉尼奥运会期间,北京的申办宣传工作初战告捷。
第三,北京的申办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全力支持,这也是国际奥委会非常欣赏的一条,在北京奥申委撰写《申办报告》过程中,从国家领导人到中央各有关部门一共提供了19份支持信和保证书,对支持北京申奥作出了庄重的承诺。
第四,北京申奥得到了全国人民包括广大海外侨胞及国外友好人士的一致支持和热情参与。仅在征得申办口号和会徽过程中,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徽作品2000余种,口号作品3000余条。
第五,我国有12亿人口,在中国举办奥运能够最有效地推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最突出地体现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第六,我国人民历来爱好体育活动,我国运动员在诸多世界体育竞赛中有十分优秀的表现。
第七,北京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是世界文化历史名城,这将为东西方文化沟通和交融创造空前良好的条件,最显著地体现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体育与文化相结合的要求。东风亚洲杯申办成功后,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把目光投向了北京申奥,大家殷切希望中国能够取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

中国申奥的过程

2001年 7月13日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上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在此之前,北京申奥代表团成员李岚清、刘淇、袁伟民、楼大鹏、王伟、邓亚萍、杨澜以及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向国际奥委会作陈述报告,并就环境、反兴奋剂、交通、语言等问题回答了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提问。
2001年 7月12日 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在莫斯科著名的大剧院隆重开幕。。来俄罗斯参加本次全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也出席了开幕式。同日中午,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在莫斯科斯拉夫饭店新闻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奥申委代表团按照以往抽签顺序排在大阪、巴黎、多伦多之后第四个出场。
2001年 7月10日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上午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莫斯科,代表中国政府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一百一十二次全体会议。随同李岚清一同前往的有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和国务院副秘书长徐绍史等。
2001年 7月 3日 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在北京宣布: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将于2001年7月10日至14日代表中国政府出席国际奥委会在莫斯科召开的第112次全体会议。
2001年 6月30日 “北京奥运·炎黄之光--海峡两岸长跑“ 活动历时半月到达终点--北京。这次活动自6月16日在台北起跑,先后经过高雄、深圳、宁波、杭州、上海、无锡、南京、青岛,所到之处均得到了当地体育部门及市民的积极响应,参加各地长跑活动的总计有数万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张发强和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申委常务副主席刘敬民为长跑活动鸣枪发令。在北京奥申委形象大使邓亚萍、田径名将邹振先等领跑下,长跑活动进入高潮。
2001年 2月24日 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在北京进行第四天也是最后一天的考察。上午,北京奥申委向评估团陈述了技术、医疗卫生、安全保卫、传播和媒体、奥林匹克主义与文化5个主题。下午评估团兵分两路,分别参观考察了朝阳公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电信公司、中央电视台、奥体中心、中华世纪坛等。同日下午,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维尔布鲁根主席和评估团全体成员出席,维尔布鲁根主席等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2000年6月19日 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在洛桑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申请报告。
2000年6月18日 北京奥申委秘书长王伟启程,前往国际奥委会总部递交申办城市必答的22个问题的答卷。
2000年6月13日 市长刘淇主持第23次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了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工作。刘淇强调,举全市之力,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推进申奥工作。
2000年6月上旬 北京奥申委颁布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名称、会徽等标志使用管理暂行规定》。
2000年6月1日 奥运畅想少儿绘画大赛在北京贵宾楼举行了颁奖仪式。北京小学的王一南和成都青少年宫的赵岳获得了在中国国内举行的大赛的特等奖。他们将代表中国儿童前往澳大利亚观摩悉尼奥运会。
2000年5月27日在王府井工美大厦立起申奥倒计时牌,这是北(上午) 京市民自发设立的第一块申奥倒计时牌。
2000年5月19日
北京奥申委主席刘淇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题目为《扎实推进北京申办工作》。
2000年5月18日 奥申委领导小组举行第四次扩大会议,听取奥申委前段工作汇报。市委书记贾庆林指出,朱镕基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讲话,表达了北京市人民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支持申办的热情。他强调要有声有色扎扎实实推进申办工作。

北京艰辛申奥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