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岁婴儿被判“死刑”,父亲高中文化,亲自制药替儿续
发布时间: 2023-07-11

2020年,云南昆明一户人家的露台上,悄无声息地搭建了一间简易的实验室,这间实验室的主人名叫徐伟,他可不是普通人。前不久,徐伟刚刚接到一通云南第一人民医院打来的电话,医生告诉他:“你的儿子徐颢洋患有Menkes综合症,最多活不过三年......”给洋洋治病的特效药在国内很难买到,而且价格不菲。穷途末路之际,徐伟做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他要亲自研制特效药。徐伟并不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药物专家,更不是满腹经纶的科研人员,他不过是一个高中毕业的普通人罢了,但为了能给儿子续命,徐伟毅然决然的走上了一条危险重重的自制特效药之路。如今两年过去了,这位伟大的父亲成功了吗?儿子被“判了死刑”徐伟,1991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一个普通家庭,有人说90后是正在被毁掉的一代,这一说法显然过于片面,然而徐伟本人却深受其害。仅有高中学历的徐伟,并没有享受过美好的大学校园时光,比同龄人更早一步踏入社会的他,过早的体验到人间冷暖,也正因为这样,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内电商行业获得了爆炸式的增长,让不少电商老板赚的盆满钵满,徐伟就是其中之一。即便如此,在徐伟父母眼里,自家儿子仍然是“不务正业”的代言人,二老不断介绍相亲对象给他,想要让徐伟尽快成家立业,也好尽快安定下来。后来,徐伟在父母的安排下认识了妻子,没多久便迈入了婚姻的殿堂,夫妻俩在昆明新买了一套婚房,从此过上浓情蜜意的生活。婚后第一年,妻子就为徐伟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小名叫露露,初为人父,徐伟虽然经验不足,但却深刻的意识到,只有更加努力的奋斗,才能为妻女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2019年6月,儿子徐颢洋出生了,一儿一女凑成一个“好”字,让身为父亲的徐伟顿时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但没想到,人生带给他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洋洋出生时重量为5.2斤,身长48公分,头发微卷、皮肤白皙,用医生的话来说就是宛如从童话故事中走出来的王子一般,气质非凡。转眼间,儿子徐颢洋已经半岁了,他看上去是那么冰雪可爱,却始终不会翻身,徐伟夫妇尝试过很多次,引导孩子抬头、翻身,最终却都失败了。无论徐伟怎么呼唤,洋洋始终保持一个姿势,安安静静的躺在床上,身子摸上去软趴趴的,总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为了尽快弄清楚儿子的身体状况,徐伟夫妇带着洋洋前往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做全面检查,然而结果出来后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报告上显示,徐颢洋除了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外,没有任何其他问题,医生建议徐伟夫妇带孩子去做一个基因检测,也好彻查问题。3个月后,正在公司熬夜加班的徐伟,接到了医生打来的电话,对方遗憾的说道:“您的儿子徐颢洋患上了一种名为Menkes的罕见病,一般得了这种病的婴儿,最多活不过三岁。”Menkes病,又称为卷发综合征,是一种十分严重的X连锁遗传代谢病,患者会相继出现肌张力减退、喂养困难以及停止生长等明显症状,目前在世界医学界仍处于无药可治的地步。医生的那番话,无疑是给洋洋“判了死刑”,也让身为父亲的徐伟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做绝望。创业的这些年里,徐伟自认为早已经见惯大风大浪,多少次公司濒临破产,又起死回生,他从来没有颓废抱怨过,然而听到儿子身患罕见病的噩耗后,一向要强的徐伟却忍不住嚎啕大哭,倾泻而出的泪水把桌子上的合同都打湿了。懊悔和自责如同喷泉一般涌上徐伟的心头,但他又不得不逼着自己冷静下来,因为接下来还有无数场硬仗要打。为救儿子四处求医或许有人会好奇,父母为了子女,究竟能拼命到什么程度,这显然没有标准答案,但徐伟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哪怕只有一丝生机,都不能轻易的认输,绝不可以让儿子带着遗憾离开。“洋洋才9个月,他甚至还没有好好感受世界的美好,难道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徐伟说完这句话,“扑通”一声跪在医生面前,声嘶力竭的恳求着。然而无论怎么恳求,也无法改变眼前的事实,Menkes这种病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四五十例,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国内根本没有药物可以缓解或者救治,倒是美国有一种名为组氨酸铜的药,疗效还不错。更让人绝望的是,因为疫情以及国内审批手续繁琐的缘故,国外的药物很难进的来,这些都是徐伟通过查阅资料得到的结果,但他仍旧不死心。既然在云南省医院治不好,那就去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碰碰运气,徐伟夫妇把女儿留在昆明,让爷爷奶奶代为照顾,他们两人则带着儿子辗转各大医院寻求治疗的方法。在北京解放军医院治疗的时候,徐伟第一次见识到所谓的“鸡尾酒疗法”,然而一晃半个月过去了,洋洋的情况却越来越差,无奈之下只能打道回府。回到昆明后,周围亲友都劝徐伟不要再做无谓的挣扎了,趁着年轻可以再要一个孩子,总比守着一个“病秧子”强,就连妻子和父母也默许这一建议。可是徐伟并不这么想,既然当初决定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那就不能让他这么痛苦的离开,他不甘心就这样接受医院给出的审判,更相信自己能够再一次创造奇迹。原来,徐伟9岁那年曾经遭遇过一场车祸,就连医生都打算放弃抢救了,但他却奇迹般的活过来了,或许正是那一次的经历,让他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知和敬畏之心。多年后,徐伟作为父亲,再次站到了人生的岔路口,他不想轻易投降。或许是徐伟的诚心打动了上天,在媒体朋友的帮助下,他打听到上海一家实验室内有能够制作组氨酸铜的专业设备,只不过价格十分昂贵。为了给儿子治病,徐伟夫妇迫不得已暂停工作,家里的积蓄所剩无几,组氨酸铜的确是好药,但如果长期服用,普通家庭根本承担不起如此高昂的费用。巨额的治疗费用,一直以来都是罕见病患者家庭难以跨越的一座大山,大多数治疗罕见病的药物并不在医保报销的范畴之内,加上研发成本高以及市场需求小等原因,Menkes这类罕见病的药物,在国内根本没有药商愿意为此冒险研发。要么,眼睁睁看着儿子因为病痛的折磨离开人世,要么就想办法自己研制药物,在两者之间,徐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但他的选择却遭到全家人的强烈反对。徐伟父亲气的浑身发抖,他扯着嗓子吼道:“我看你是疯了,一个高中毕业的混小子,凭什么做研究?难不成拿你公司仓库里那些破烂插座吗?”(徐伟公司是卖电器插座的)。越是亲近的人,往往知道刀子往哪里捅最痛,这是徐伟成年以来最大的感受,似乎在父母眼中,无论他赚了多少钱,开了多大的公司,都永远是那个不学无术的差等生。但事实并非如此,高中三年,徐伟的各科成绩在年级里都是数一数二的,除了英语学得一塌糊涂外,基本没有弱项,至于他为什么没有考大学,那就是题外话了。面对父母的指责、妻子的不理解,徐伟并没有多做辩解,他卖掉自己名下所有的公司,凑了上百万的费用,在家里的露台上建造了一间简易的实验室,不顾所有人的反对,踏上了一条困难重重的制药之路。孤注一掷,再创奇迹徐伟之所以选择自己研发药物,并不是一时兴起,早在前往北京给儿子治病的时候,他就在只有几平米的小旅馆内开始查阅相关文献。那些晦涩难懂的生化医学知识,以及各种英文专业术语,对于徐伟而言简直是“天书”一般的存在,毕竟他英文水平实在太烂。面对医学这座大山一样的难题,普通人常常会感觉到无能为力,徐伟也不例外,但只要一想到儿子还在痛苦的煎熬着,那种对于求生的本能,又迫使他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不断潜心研究着制作药物的各种方法。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奋战,徐伟在书房里翻译了六百多篇组氨酸铜的论文,那一段让人终身难忘的记忆,从书房走出来后,他将脑袋轻轻地放在妻子肩膀上,叹了一口气说道:“这辈子再也不想看到英语单词了。”看到丈夫脸上如释重负的表情,徐伟妻子却开心不起来,这些日子以来,她一直反复回忆医生当初说的那些话,从以往的经验来看,Menkes在女性身上通常不致病,也就是说这个病有很大概率是她遗传给儿子洋洋的。可万一,女儿露露也遗传了自己的基因,将来嫁人生子是不是也会遭遇同样的难题呢?一想到这里,徐伟妻子就万分自责内疚。万幸,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很快传来最新消息,徐伟和露露体内都没有发现致病基因,也就意味着洋洋的病并不是遗传导致的,而是基因突变。2020年9月,徐伟在实验室内尝试了几百次配置药物,终于研究出来第一批组氨酸铜,然而这仅仅是他打通“自救之路”的第一步。为了尽快研究出治疗儿子的药物,徐伟每次进入实验室之前都要全副武装,戴着专用外科手套,不断往空气中喷洒酒精,只为了创造更加干净的研究环境。从翻译医学文献,到药物研制成功,前后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徐伟从来没好好吃过一顿饭,不分昼夜的泡在实验室里,为此和家里人也渐渐疏远。尤其是女儿露露,她虽然看不懂父亲在做什么,但却能明显感觉到徐伟不想搭理任何人,或者说他只是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直到组氨酸铜研究出来,徐伟才总算展现出笑颜,但他并不敢直接在儿子身上投入使用,而是先买了一批兔子和小白鼠作为实验者。四天后,小白鼠和兔子都没有表现出异样,徐伟这才放下心来,看来资料上说的果真没错,适量注射组氨酸铜并不会有致命的风险,但他仍然不敢轻易冒险。说来也是有趣,徐伟在社会上混迹多年,从给人打工到自己创业,从来没有如此犹豫踌躇过,一向是雷厉风行、敢闯敢拼,偏生在这时陷入了自我怀疑的漩涡,说到底还是关心则乱。为了进一步求证药物的可用性,徐伟夫妇在自己身上注射了组氨酸铜,一周过去了,身体并未出现任何不适,这对于两人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事实证明,徐伟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儿子洋洋的铜蓝蛋白指标和血清很快恢复正常,也就是说,他自主研发的药物真的起到了缓解的作用。虽然洋洋仍然没有办法正常行走,也没有机会像健康的孩子那样享受生活的美好,但只要能够初步控制住病情,对于徐伟一家而言,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接下来的日子里,徐伟仍然坚守在实验室里,根据资料中的相关记载,不断研制能够缓解Menkes病症的相关药物,因为他深知,铜补充剂并不是万能的,想要给儿子续命,未来还有很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