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禹贡》?《禹贡》都记载了哪些内
发布时间: 2023-07-06

什么是《禹贡》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作者不详,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贡》名篇。撰著这篇《禹贡》的人士设想在当时诸侯称雄的局面统一之后所提出的治理国家的方案。这是一个宏伟周密的方案,不与寻常相等,故托名大禹,企望能够得到实际的施行。这篇《禹贡》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这是撰著者理想中的政治区划。此外兼载山脉、河流、土壤、田地、物产、道路,以及各地的部落,无不详加论列。《禹贡》全书1193字,以自然地理实体(山脉、河流等)为标志,将全国划分为9个区(即“九州”),并对每区(州)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的描述。全书分5部分:①九州。叙述上古时期洪水横流,不辨区域,大禹治水以后则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并扼要地描述了各州的地理概况。②导山。分九州山脉为四列,叙述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特点及治理情形,并说明导山的目的是为了治水。③导水。叙述 9条主要河流和水系的名称、源流、分布特征,以及疏导的情形。④水功。总括九州水土经过治理以后,河川皆与四海相通,再无壅塞溃决之患。⑤五服。叙述在国力所及范围,以京都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从此,九州安定。

《禹贡》都记载了哪些内容

《禹贡》假托大禹治水以后的地理区划,首次全国分成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记述了九州之内的山岭、河流、土壤、物产等,还描述了主要的山脉河流的走向。

《禹贡》把全国划分为九州,是原始地理区划的先驱,对我国几千年来的地理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传说,夏部落曾发生特大洪水,部落联盟举鲧治水,结果失败了。鲧的儿子禹继父业。

禹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来治水,用水利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

禹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整天泡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禹坚忍不拔,勇于开拓的精神,经过了13年治理,终于取得了成功,消除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都了如指掌。当时洪水横流,不辨区域,为了便于治理洪水,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禹还到南方巡视,在涂山约请诸侯相会。禹为纪念这次盛会,把各方诸侯部落酋长们送来的青铜铸成9个鼎,在上面刻画九州图形,象征天下九州归于统一。

《尚书》中有一篇《禹贡》,记述了大禹划分九州的传说。九州是我国最早的行政区划,无论其可信程度如何,人们总是习惯把我国称为“九州”。因为是大禹划分九州,故古代人又常把我国称为“禹域”。

其实,《禹贡》的内容远不止介绍大禹治水的过程。《禹贡》阐释了各州的山川方位和走向、土壤性质、物产分布,贡赋的等级和物品等情况,以及进贡经行的路线。

不仅反映了禹在治水过程中建立的伟大业绩,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所包含的地理信息,已经使它成为我国古代文献中一篇具有系统地理观念的著作,在世界上也是极古老的区域地理先驱。

由于《禹贡》的内容以大禹治水为主,向来列于虞夏书中,以至古来认为是大禹的亲笔。经近人研究确认,《禹贡》大约成书于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基本上是依据孔子时期所了解的地理范围和地理知识编写而成的。

《禹贡》中所谈到的我国当时的地理疆土,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以及这两条河流之间的平原和山东半岛,西面达到渭水和汉水的上游,包括山西和陕西的中南部。

《禹贡》全篇只有1200字左右,由“九州”、“导山”、“导水”和“五服”4个部分组成。

“九州”部分主要依据自然条件中的河流、山脉和大海的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九州。

如把山西、陕西交界的黄河以东、河南黄河以北、河北黄河以西的地区划为冀州;把山东济水与河北黄河之间的地区划为兖州;把湖北荆山与河南黄河之间的地区划为豫州等。

这种区分具有明显的地理学意义,带有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但在当时九州的区界不很明确,只是提供了一个约略的范围。

按照禹治水途经的路线,《禹贡》对各州的山川、湖泽、土壤、植被、特产、田赋和运输路线等自然条件,都作了描述,较真实地反映了各个地区的地理特色。

如对冀州和兖州的描述。指出了冀州是一种松散的白色土壤,农田属于上等,有些地方较差,田地属于中等。

兖州经过禹的治理,黄河的9条支流都流进自己的河道,雷夏这个地方变成沼泽。此州以桑田养蚕,土壤是黑色的肥土,草木茂盛,树木高大,田地属于中等。贡品是漆和蚕丝,在贡品的篮子里有各种花纹和颜色的织品。

又如兖州某些地方出产漆、丝,又出产精美的竹编手工业品。手工业、丝织业发达。工艺水平较高,能织有花纹的锦缎。

还如扬州出产三色铜、“瑶”

《禹贡》一书记载了哪些内容

《禹贡》是托言古代大禹治理好洪水以后,划定我国九州地界,审定各地土壤的肥瘠,制定赋税著作。它的出现与我国战国时代的人们为发展生产,而对各地的自然条件进行评价具有密切关系。《禹贡》全文1000多字,记述九州、山川、土壤、草木、贡赋等。其中对兖州、徐州、扬州的土壤和植被情况有很好的记载。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