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当我需要女人的时候(康德与爱情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康德与爱情

    “我寻求爱情,首先是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她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
    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她接触孤寂,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色的神秘缩影。”

    这是康德的爱情理论。这个理论很明白的告诉人们爱情给人带来的激情与欢愉只能是在一个非常有限的时间段内,不可能长久。爱情的甜蜜就是它的缺陷,它给予生命以丰富的遐想,即是天堂,也是深渊。

    康德是读懂了的,他在《论婚姻》中写道:“事实上只有三种人适合结婚,傻瓜恶棍和牧师,牧师习惯受缚于义务,恶棍希望他的太太不贞,傻瓜则相信他的太太是忠实的。”

    他终身不结婚,因为他明白:“当我需要女人的时候,我却无力供养他,而当我能供养她时,我却不再需要它。”

    康德没有获得世俗的爱情,但却获得了超世俗的真理与智慧,获得了精神世界的幸福和永远的荣誉。

    在康德的墓碑前,鲜花终年不断。哥尼斯堡的年轻人结婚时都会带上一束鲜花,放在康德墓前,这已经是当地的一种习俗。

    任何哲学家对于整个世界的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都可能是单独的,理性的。但我去么觉得众多的哲学家在对爱情的态度上却往往充满着个人的感性,据说有人问康德怎样看待滚床单,康德想想之后以一贯的理性主义的态度回答说:“那只是男女之间一系列无规则动作的组合。”多么的寡趣。看来,爱情的幸福与灾难,连哲学家也很难真正在心理上彻底抵抗的。

    康德就是一个理性的暗恋者,只会在家乡的林荫小道上固定时间散步;叔本华没有婚姻,也没有爱情,很难知道他讨厌女性的真正原因;尼采在莎乐美拒绝求婚之后,最后只能在瑞士的山谷里,疯疯癫癫的,在梅毒的陪伴下过完凄苦的一生。

      看来,正如西方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的那样,爱情的灾难的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它能为世界创造出伟大的哲学家。

求康德、黑格尔,最经典的十句名言

康德的:
1、自杀是可恶的,因为上帝禁止这样做;上帝禁止自杀,因为这样做是可恶的。
2、工作是使生活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备注:这里的工作是指你所爱好的工作。)
3、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4、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因为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5、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
6、想要成就大事业,要在青春的时候着手。
7、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8、不学会幽默和风趣 ,人就太苦了。
9、活动或运动是人体健康的导师.
10、最好的享受就是工作。
(备注:这里的工作是指你所爱好的工作。)
黑格尔的:
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
背起行囊,独自旅行。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
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建筑物则是凝固的音乐
悲观的头脑’乐观的意志
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目标有价值,生活才有价值
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
任性和偏见就是自己个人主观的意见和意向,——是一种自由,但这种自由还停留在奴隶的处境之内。
只有那些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处的人,才会没有出头之日。
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
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
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
恶是发展原动力
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
如果你生活是一种无法抗拒的 无法改变的痛苦里.那么这种痛苦将是你的幸福! 给自己一个希望和勇气.大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慷慨的说句“大不了就是一死“ !
嘿,哥们,我说,嘿,哥们 我说,没有意义的怎么可能存在。
世界历史即是世界审判”揭示了其历史观兼有神义论和人义论的双重品格

康德为何终身未娶

伊曼努尔·康德于1724 年4 月 22 日生于东普鲁士的格尼斯堡(该地自1945 年以后,成为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的领土),父亲是一个马鞍匠。康德的家庭信奉路德宗的虔信派 (Puritianism),康德从小在教会办的学校受教育,1740 年进入格尼斯堡大学神学院,1745 年毕业后当了九年的家庭教师。从1755 年开始,康德一直在格尼斯堡大学任教,当了多年的编外讲师,1770 年才晋升为教授。1781 年开始, 9 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这就是著名的康德三大批判哲学.。1804 年2 月12 日病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这是康德墓碑上的悼词,是对其哲学生涯的最精辟概括. 康德一生几乎没有离开格尼斯堡,每天生活极有规律。他每天下午都要在一条街道(它后来被命名为“康德小道)上散步,他准时到这种程度,以至当地居民按照他出来的时间校正手表。但是,他那刻板和平静的表面生活与他的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着革命思想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在普鲁士这个边远小城,注视着世界的最新发展,讨论着时代的前沿问题。他一生中只有一次离家到一个一百公里外的城市旅行的经历,但他却像一个阅历丰富的旅行家那样,在人类学著作中对各国风土人情做了详细而生动的描写. 康德终生未娶,对于他为什么不结婚,他有自己独特的解释:“当我需要女人的时候,我却无力供养她;而当我能够供养她的时候,她已经不能使我感到对她的需要了“.爱情是人的需要的理想化,而婚姻是人的满足的现实化.当我们需要女人的时候,那时我们或许很年轻,对异性的仰慕是我们成长的开始.青春期是我们爱与性生长的季节,可是在这个季节中我们却是无立无助的,我们依赖着我们的父辈生活,我们不能为我们的爱情买单.恋爱的成熟标志不在于我们是否成年,而在于我们是否独立.如果你可以独立供养你所爱的女孩,那怕你是十四岁或更小,那样的恋爱也不可视为早恋,同样是值得我们称颂的;反之,如果我们过了耳立之年,依然依靠我们的父辈生活,那样的恋爱未免不是一种早恋.不能在物质上给予自己的爱人以幸福,那这般幸福便不能长久.爱情遵循理想原则,婚姻遵循现实原则,理想不过度到现实,那理想终究是虚无缥缈的.青春期后,爱情的渴望与我们年龄的岁数成反比,这就是康德所说的:“当我能够供养她的时候,她已经不能使我感到对她的需要了“.年轻时他渴望爱情却不能承受,年老时他可以承受却不再需要爱情.如果你想尽早拥有爱情,你就应该早自食其力,做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男人. 2 楼 对异性的向往和追求是生理的必然也是生活的所然:“男人如果没有女人便不能享受生活的乐趣,而女人没有男人则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女人对男人来说是生活的调味品,男人对女人来说生理的补充剂;女人丰富男人的生活,男人滋润女人的生理.爱情于男人是一种生活的润滑剂,它对男人的事业是一种伟大的推动力,对异性的仰慕归根到底是所有其他激情的基础.;爱情于女人是一种生理的调节杆,它对女人的身心是一种伟大的治疗物,对异性的追迷归根到底是性本能的变形.爱不是上天的赠予,而是大地的赠予.我寻求爱情,首先是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它接触孤寂,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