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因永王案入狱,昔日好友,时任节度使的高适为何不搭救他?“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如何理解高适《塞上听吹笛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李白因永王案入狱,昔日好友,时任节度使的高适为何不搭救他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为了躲避战乱,辗转多地,最终来到庐山屏风叠隐居,并接受永王李璘的邀请,进入永王幕府辅佐,但是受永王意图割据叛乱影响,曾经为永王李璘做过多篇歌功颂德的诗篇的李白也被朝廷视为是“附逆”,因此,永王李璘兵败身亡后,李白在浔阳被捕下狱,他不得不向朝中旧友求救。但是好友高适与他划清界限不愿施以援手,最终在李白妻子宗氏的奔走之下,在宰相崔涣和宋若思的营救下,李白终于免于一死,只是流放夜郎。那么,作为昔日好友,时任淮南节度使的朝廷重臣高适为何见死不救,甚至为了避嫌烧毁了他与李白之间的一些书稿信件?

高适出身贫寒,凭借才华终成大器

高适是盛唐年间著名的边塞诗人,也是盛唐年间诗人中的位高权重者。《旧唐书》曰: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他入仕前性格豪爽,喜欢结交天下名士,与李白、杜甫有深交,三人还曾同游多日。高适虽家境贫寒,虽然多次仕途不顺,却没有放弃上进之心,并利用在名将哥舒翰幕府下任职的机会,给唐玄宗留下深刻印象。安史之乱爆发后,高适跟随唐玄宗逃往四川,在唐玄宗打算分封诸子为节度使,用以平叛的时候,极力劝阻未果。后来,永王李璘趁机东巡发动叛乱企图割据东南,高适又适时地站了出来,为唐玄宗分析了形势,断定一定能消灭李璘叛军。唐肃宗十分欣赏高适的才能,任命他为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一下子把他提拔成了朝廷重臣,诏令他与其他几路兵马联合讨伐李璘。

李白受永王叛乱牵连下狱,向高适救援未果

在浔阳被捕下狱后,李白很快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自己和妻子宗氏都积极向各方求援,鉴于好友高适已经得到唐玄宗重用,李白写《送张秀才谒高中丞并序》诗托人带出并转交高适求助。据说高适不但不理不睬,反而烧毁了自己当年与李白往来的一切信函。《高适年谱》中明确记载:高适对李白之厄难,似无所帮助。反倒是交情没有那么深的宰相崔涣和宋若思动了恻隐之心,向皇帝求情说明李白对永王叛乱并不知情,最终使得李白免于一死。

从史料看,高适功成名就后,除了对李白见死不救外,对其他旧友还是很念旧情的,以同时期在成都避难的好友杜甫为例,高适曾多次接济生活困顿的杜甫,杜甫对此甚为感激,多次为高适写下诗篇致谢。这样一来,高适对李白的处境不闻不问,甚至还专门烧毁了自己与李白的所有信函,只能用高适身份发达后,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思想肯定占据了主导地位,不愿意为哥们义气自毁前程来解释了。值得一提的是,高适家境贫苦,却是名门之后,祖父高侃是唐高宗时期的名将,虽然到了高适这代家境中落,但是,高适光照门楣的愿望从未改变,好不容易得到唐玄宗唐肃宗的信任官居节度使,高适不愿意为李白这样的谋逆重犯说情,是担心政治斗争残酷,担心自己求情会授人话柄,对自己的仕途不利。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如何理解高适《塞上听吹笛》

梅是冬天的魂,笛是迁客的愁。

边塞诗中,此诗风格不同。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是一首格调高昂的边塞诗。

一二句实景,

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大地春暖,是牧马回还草原的季节,马群在牧场奔波觅食,战士们赶着马群归来,无尽的天穹洒下明月的清辉。

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从哪座戍楼间传出了悠扬婉转的羌笛声。

这是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静,雪净、羌笛、牧马、月明显示了大地解冻的春天,边塞原野开阔旷远的情景。

三四句虚景,

《梅花落》一语双关。

《梅花落》乐府曲调,传为西汉李延年所作,李有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羌笛吹奏的《梅花落》曲调,在这广阔的原野,北风的呼啸中,断断续续响了一夜。

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雪梅落瓣,四处飘散,一夜之间,色、香,如同这冷月清晖,洒满边关,落在将士的心上。

“梅花落”拆开嵌入“何处”,即何处谁人惹乡思,并且“借问”而设问,即谁人何处不须问,戍边将士宁静的夜晚共同的乡愁弥漫关山,更动人心弦。

与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异曲同工。

由听曲而忆乡梅(胡地没有梅花),想梅之落地,浓郁乡思,写声成象,虚实交错,没有哀与怨,而是宁静与旷远。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苍凉无奈,“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是慷慨悲壮,而这一首虽不及出名,却将戍守思乡写得平和洒脱,也算别样风情。

唐代高适《塞上听吹笛》描写了边关生活,如何体会是边关诗精品

唐,高达夫的边塞诗是比较悲壮的,他曾几度到边关去是有大丈夫的气质的,真可谓达夫。高适的这首《塞外听笛》之所以略有名气,是因为这首绝句的写作方法有点特别,即是从实景连接到虚景之中。即是从眼前的场景延伸到他的意景中去,这叫比兴两法溶于于一炉,使诗更加生动和凄婉而不失风度,这就是大丈夫的胸怀,虽即生死和思乡,而不至于落泪,这就是边关将士的气慨!因此说他的边塞诗是悲壮的。这种写作方法在他的前人后人的诗中也有体现过。师友可能对诗的理解,特别是诗的写作方法一定是深有研究吧?不妨演译一些诗法供大家学习吧!

除夜作,高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除夜作》是唐代高适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除夕之夜,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调,委曲婉转,感人肺腑。在除夕之夜,作者单身一人的孤苦;对千里之外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诗精练含蓄,故前人谓此诗:“添著一语不得。’’用语质朴浅近而寓情深微悠远。过年意味着又增加了一岁。天天向上的小朋友往往急于长大,已过中年的人则很可能痛感白己正在走向衰老——他们对此事都比较计较,当然有兴高采烈与感慨系之之不同。高适这首诗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写,“年味”很足,传诵极广。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