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600字高中(《平凡的世界》读后有哪些感受
发布时间: 2023-07-17

《平凡的世界》读后有哪些感受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想起了《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好不容易扭转了扩大经营砖厂的亏损局面,有了钱,资助了学校,可秀莲得癌症死了。少平更是经历种种苦难,找到了在矿上挖煤工作,看到希望,要和晓霞实现约定的时候,可田晓霞却被洪水冲走淹死,在矿上帮他的那个老大哥也出事故死了。润叶的丈夫因车祸成了残废...结局似乎有点悲,而生活还是日出日落周而复始,一切终又会归于平淡,或许,这也才是真正的生活。不过兰香这个不甘贫困自强自立的女孩,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赢得了爱情。还是让人看到了希望。《平凡的世界》就是我的精神的支柱,总能在最痛苦的时候给我前行的勇气。




《平凡的世界》给你的感触有哪些

我已经回答了许多关于《平凡的世界》的问答了,也写了许多篇关于《平凡的世界》的文章。

我也经常问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其实这个答案经常都在变化。

因为喜欢路遥?因为悲剧总是让人记忆深刻?因为喜欢书中的人物?因为喜欢那个时代?因为喜欢书中的故事?还是因为喜欢根本都不需要理由呢?

这些喜欢的原因组合在一起,这就是我读《平凡的世界》的感悟。

喜欢就是感悟,感悟即是喜欢。

就是这么简单。

书中的一切我都喜欢。

看了那么多遍,我再也不去纠结:

润叶为什么不和少安在一起了?

田晓霞为什么会因为救小孩,而被洪水吞没了?

秀莲为什么等到了幸福日子,却得不到善终?

少平为什么不选择城里,而要回到煤矿?

等等……等等……

如果把这些悲剧都看成“平凡世界”的组成部分,那么又有什么好纠结的呢?

平凡生活中的你我,生活工作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嘛?

平凡生活中的你我,也不可能找到的另一半都是自己所最爱的嘛?

平凡生活中的你我,也都面临着生老病死嘛?

既然你我都会遇到这些事情,你又怎么能要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那么完美呢?

所以,我的感悟也很简单:

平凡即苦难,

苦难即真实,

真实即世界。

至于为什么《平凡的世界》为什么那么受我们的喜爱呢?

我想说因为现在我们,依然和那个年代的人们一样的面临着痛苦,无奈,苦涩,同时也有甜蜜,温暖和愉快。

因此我们能够与书中的角色相连,感同身受。

如果非要做个比较,《百年孤独》与《平凡的世界》两本书,哪个更好好在哪

《百年孤独》和《平凡的世界》哪部更好?应该说这两本书是没有可比性的,但题主说的是假设非要做个比较的话,哪个更好,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先要认真读过这两部著作,读过两部小说的差异性,才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感觉。

我的回答是,在中国,《平凡的世界》是名著,是许多底层读者心中完美的作品。在世界范围,《百年孤独》是名著,是具有独创性的无可比拟的佳作。既然在世界范围是无可比拟的佳作,那么《平凡的世界》也就不可与其相提并论了。

在中国,80%的读者读过《平凡的世界》,而《百年孤独》估计完本阅读过,而且能真正读懂的读者,不到20%。甚至有10%的读者真正读懂了百年孤独,就很不错了。我说的这10%,不包括精英学者,专门的研究者,我说的只是普通的读者。更多的读者只是被小说里亦真亦幻的故事和人物,颠来倒去的叙述手法弄迷糊了。所以要在中国读者中投票,其好评率肯定《平凡的世界》会远远超过《百年孤独》。

但是要我说,《百年孤独》这部小说无论在各个方面,还是要高出《平凡的世界》许多。这不是因为《百年孤独》获得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诺贝尔文学奖,而从作品的本身来讲。

一、在题材上,《百年孤独》比《平凡的世界》更为宏大。《百年孤独》通过一个家庭 数代人的命运故事,描述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的百年风云,包括期间的几十次内战、革命等,它写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历史。而《平凡的世界》只是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十年间的普通农村人的生活,与《百年孤独》相比,题材上就小了许多。

二、艺术手法上,《百年孤独》开创了其“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在作品中融入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融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无比的想象世界,具有独特性、独创性。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影响了许多国家的作家。比如中国的莫言和陈忠实等著名作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百年孤独》的影响。莫言的诺贝尔颁奖词中就说过“其魔幻主义”特点。陈忠实的小说中,多处都有《百年孤独》和影子。

三、在主题上,《百年孤独》揭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实质与弊病,同时也揭示了人性深处的孤独存在。通过一个家族间众多人物之间的互不沟通,互不信任,人人孤独却又无法摆脱的孤独,人类与生具来的恐惧感。作者试图揭秘一个民族孤独的密码。同时,通过各种手法,刻画出了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的残忍,民众的盲从与愚昧,彰显了其社会性意义。而《平凡的世界》,其主题聚焦在个人奋斗与励志这一层面,其社会变革只是一个模糊的背影,缺少深刻的含意,缺乏作家独立的思考与独特的感悟,主题狭隘而肤浅。与《百年孤独》相比,缺乏深刻性与独特性。

当然,《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在中国读者中很受欢迎,而且读者评价很高的小说,我在很早之前也读过,也很喜欢。只是要与《百年孤独》相比较的话,确实在以上三个方面,还是相差较远。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无意贬低《平凡的世界》,也无意抬高《百年孤独》,有不同看法,欢迎大家评论留言,拒绝谩骂与爆粗口。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