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一年级妈妈的感慨(家有一年级小朋友的家长,是如何度过这个磨人的时期的呢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家有一年级小朋友的家长,是如何度过这个磨人的时期的呢

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刚好我家孩子今年也上一年级。从9月份开学到现在过去两个多月了,我没有暴怒,也没有吼叫,而孩子的学习也不错,几次小考都挺好。我是怎么陪伴孩子度过这段日子的呢,分享一下我的方法,或许会对您有所帮助。

我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告诉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儿。并且也是这么做的。收拾书包是自己的事,写作业也是自己的事儿,自己要负责好。我没有帮他收拾过一次书包,没有看着他写过一次作业。刚开始他的确会丢三落四,但是挨批了,自己就会想办法,几次过后做的好好的。写作业也是,回家第一件事儿就是写作业,等我下班回家就写好了。刚开始还会等着我回家告诉他作业是什么(老师发到家长的手机上),后来觉得这样拖拖拉拉浪费了他的时间,就在放学时老师说的时候认真的记下来。回家很快就写好了。就有时间做其它的事情了。

我没有陪他写作业,但是当他遇到困那时,我会及时的给他支持,但也只是教方法而已,事情仍然是他自己的事情。刚开始学习拼音的时候,孩子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声母和韵母的组合拼读不会读,老师教的跟不上。孩子自己也着急。我就想出思维导图法,和他一起把声母和韵母的拼读分类组合,这样就发现了规律,便于记忆和掌握。然后,让他当我的老师,教我读。我自己开始在家里随口拼读看到的东西,他觉得很好玩,也开始学我一样去拼读。无形之中引导孩子进行了反复练习。慢慢的就找到了感觉的,最近明显好很多。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学到了一种学习的方法,让孩子有了自信,也帮助他度过了难关。其实,我就是教了个方法而已。

比起眼下的学习,我更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习惯。当下的成绩好坏是一时的,而且一年级的成绩往往有很大的水分,并不能说明什么。但在12年学习生涯的开端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无比重要的,决定着未来的学习。比如说阅读习惯,时间管理,主动性等等,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关注的事情。

如果您想改变目前的现状,给您两点建议:

1、把孩子的事情还给孩子,把孩子的责任还给孩子。给他信任和鼓励。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们提供适当的帮助就好。如果我们比他更急,那学习就会变成是妈妈的事儿,是妈妈逼我干的事儿,你想想长此下去会怎么样,要么敷衍你,要么对抗你,又怎么能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我们一定要明白,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激发孩子的主动性。

2、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收起暴怒和吼叫,请给孩子一点时间,让自己多一点耐心。从幼儿园到一年级对孩子而言也是莫大的挑战,既要适应环境的辩护啊,又要适应学习方法的变化,换做是我们,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耐心和理解。有了妈妈的支持,他会慢慢找到节奏,找到方法和自信。而我们的坏情绪只会打击他的自信,让孩子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觉得他不行。这样更糟糕。

一年级对孩子而言是个挑战,因为他要面对变化。对于我们家长同样是挑战,我们要开始面对孩子的学习,孩子的成绩,尽管无比着急,但我们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们要做的不是发脾气,而是用我们的理解,信任,耐心、方法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难关。

小学一年级的家长,你们焦虑吗

我家大宝今年上小学一年级,说实话,不焦虑是假的,但是,经过对学校的了解和老师的沟通,焦虑缓解很多,更重要的是,我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度过幼小衔接这个阶段。

我们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孩子的担忧。孩子能适应小学的课程吗?上课能认真专心听讲吗?知不知道喝水啊?上厕所能不能行啊?和小朋友相处的怎么样?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我们自己心里。我们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孩子在家能独立地吃饭、画画、看电视,能自己掌控时间,能自己去上厕所,那么,在学校也同样能做到。只不过,面对学校这么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孩子需要去适应,需要时间去缓解自身紧张、恐惧的情绪。

今天是正式开学第一天,早上五点多,正在熟睡的大宝突然间就哭起来,先是在爸爸怀里哭,后来又跑到我怀里哭,我问他怎么了,他也不说话,孩子爸爸说,我能理解他,让他自己平复一下。他在那里哭,我就抱着他,轻轻拍他的后背。大约过了两三分钟,他自己不哭了,在床上躺了一会,就说要起床,今天有开学典礼和升旗仪式,很期待的样子。看他没什么问题,我就去准备早饭,吃完早饭爸爸送大宝去上学。

孩子的情绪需要宣泄,家长的情绪则需要收敛,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来,否则,孩子没啥事儿,家长紧张焦虑的情绪会影响到孩子。

蒙台梭利说:“没有人能代替孩子的成长”。家长能做到就是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他足够的信任和安全感。

只要相信孩子没问题,孩子就一定没问题。

孩子的成长既不是百米冲刺也不是马拉松,这个过程压根就不是一场比赛,那是属于他自己的探索之旅,发现之旅。

在这段旅程中,你越焦虑孩子越紧张,你越淡定孩子越从容,你佛系一点,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和潜力才会无穷大。

让我们一起做一个不焦虑的家长!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