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望闻问切什么意思(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分别指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分别指什么

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1、望诊

就是用眼睛望病人的整体和局部的情况。首先要看病人是不是有神,有神为眼睛明亮,神志清楚,语言流畅,反应灵敏;无神为目光晦暗,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语无伦次。局部的望诊,主要是望舌,舌的不同部位代表不同的脏腑,望舌包括望舌质和望舌苔两方面。

2、闻诊

闻就是用耳朵听,用鼻子闻。听包括讲话声、咳嗽声、呼吸声、呃逆声。凡气粗声高、重浊的都为寒症;气微声低的都为虚症,闻就是闻气味,包括口腔气味和各种分泌物的气味,凡是恶臭味重的,属热症,有腥味或气味不重的属虚症。

3、问诊

看病时医生要仔细询问病人的病情,流传有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均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妇女尤必问经带。

4、切诊

切诊就是切脉、候脉.切脉部位多在寸口,寸口为手太阴肺经之脉,因五脏六腑的脉都会合於此脉,所以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情况。一般常见的脉有浮脉、数脉、滑脉、弦脉.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一个了解情况,收集材料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选出正确的治疗方法。所以四诊是辨证论治的基础.

扩展资料:

在问诊时切忌给病人以暗示和误导,尤其与情志病人的交谈,“诈病”者的假诉,要有所识别取舍。

由于妇科问诊的专科性强,涉及面广,因此临证时,既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询问,又要态度和蔼,注意语言技巧,解除患者的顾虑和羞涩心理,获悉可靠病情,以便更有的放矢地进行望、闻、切诊。

切脉只是四诊之一,有些病变不是单凭切脉就能做出诊断,应该四诊合参,并宜结合现代检测手段才能全面认识疾病。如果片面强调切脉能知病变所在,会将学者引人歧途。脉的形态很多,令人难以掌握,兹将常见脉象的病理略述如下。病理描述难免有误。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是什么意思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望诊是医生运用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头面、五官、四肢、二阴、皮肤及排出物等,以发现异常情况、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闻诊是医生运用听觉诊察患者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嗳气、肠鸣等声音,以及运用嗅觉嗅患者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等,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问诊是医生询问患者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的诊察方法。切诊是医生用手触按患者的脉搏和肌肤、手足、胸腹、腧穴等部位,探测脉象变化及有关部位的异常征象,从而了解病变情况的诊察方法。

望闻问切的意思解释

指望色、闻声、问状、切脉。
望,观察气色。闻,诊听声息。问,询问症状。切,摸脉象。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
望闻问切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最早使用四字联称,则应处于《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望闻问切指的是什么意思

望闻问切,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出自:《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李时珍的望闻问切是什么意思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统称为四诊。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闻诊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问诊是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切诊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借以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

望闻问切的意思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望是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等;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问是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切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叫做四诊。

造句:

1、中医师都是经过望闻问切后,才对症下药。

2、古之神圣未尝不以望闻问切四者互相参考,审察病情。

3、那医生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医术十分高明。

4、望闻问切,谓之四诊,而望色居四诊之先,未有独凭一脉,可以施疗者。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