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今年夏季没有大面积高温,就已经立秋了,立秋后还会升温吗?下周立秋,农村俗语“立秋不落雨,二十四只秋老虎”啥意思立秋下雨好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为何今年夏季没有大面积高温,就已经立秋了,立秋后还会升温吗

已经是24节气的立秋,很多人听到立秋二字,感觉已经进入了秋季,但明明夏季才刚进入不久,今年还没怎么炎热,怎么就立秋了呢。尤其是华北地区,今年夏季只有局部炎热,大面积相对凉爽。

其实立秋只是农耕文化上的节气,更多是古代为了适应农业生产而制定的, 而从实际的太阳与地球角度上来看,此时太阳还是直射北半球,昼长夜短,我国还处在夏季。并且过了立秋后,天气还可能越来越热,因为当下更好处在三伏天中的“中伏”,后期还有末伏,这一段时间才真正是我国夏季最炎热的时候,也是为什么学校暑假选择这一段的原因。

当下我国除了西北沙漠、长江流域局部高温以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相对凉爽,甚至往年较为炎热的华南地区,近段时间气温也不超过35度,还没有达到高温的临界点。今年入夏以来的高温多呈局部出现,比如前段时间京津地区高温、河南中部高温、福建东南部高温等,再到当前长江流域高温,都是局部出现。

之所以今年夏季还没有出现全国性大面积高温, 主要与我国大范围降雨有关,从6月份开始到当前,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降雨沿着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黄淮流域,再到东北松花江、嫩江流域,几乎覆盖整个中东部,且降雨连绵,降雨云层存在大大减少了太阳照射地表时间,所以整体温度偏凉爽。

从节气上讲,我国真正开始降温的节气是秋分,秋分时节,太阳基本直射赤道,且逐渐向南移动,此时开始昼短夜长,太阳照射我国日时间逐渐变短。而立秋和秋分之间还有处暑、白露两个节气,特别是处暑时节,经常会发生大面积高温,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秋老虎”,所以立秋后还会出现升温,且时间不短。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下周立秋,农村俗语“立秋不落雨,二十四只秋老虎”啥意思立秋下雨好吗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传统上认为立秋是一个季节的转折点,当立秋到了,秋天也就到了。但是在气象学上却不这么认为,只有当地的连续五天以上的平均气温是在22℃以下,才表示这个地区的秋天到了。而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各地的气候情况不同,因此不同地区进入秋季的时间早晚也不一样。立秋在公历的时间比较固定的,每年都是在8月7日或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35°时就迎来了立秋节点,今年立秋是8月8日(农历七月初八)。

其中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而“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因此立秋表示的是暑去凉来,秋天就快要到来了的意思。在古代的时候,对于立秋是很重视的,古人把它当作是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每到立秋这一天,皇帝还会带领文武百官来祭祀迎秋,祈求农民有大丰收。即便是到了今天,农民对于立秋节气依然还是很重视的。

俗语“立秋不落雨,24只秋老虎”的意思是说,在立秋节气的时候,如果这一天没有下雨,那么就预示着这年秋季的雨水比较少,还有可能出现“秋老虎”天气。而24只秋老虎,并不是实数,指的是天气还会继续热上一段时间。这里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秋老虎”。

秋老虎是指在三伏天以后,短期回热之后所出现的一种高温天气,一般是指温度达到35℃以上的天气。其一般是发生在8月中下旬到9月之间,每年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短则半个月,长则两个月不等。有的年份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这种天气的特点是早晚比较清凉,但是在中午的时候却是高温、暴晒,其炎热程度甚至还要比三伏天更厉害,甚至有热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古人所总结的俗语,说立秋这天不下雨,后面有24个秋老虎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并且是有一定道理的。古人把立秋这天下雨了,称之为“顺秋”,这样的年份在立秋以后,雨水会比较充足。反之,如果立秋这天没有下雨,那就被称之为“反秋”,雨水比较少,极有可能会出现“秋老虎”天气。这是因为在立秋这天如果下雨了,那就不仅会带来降温,而且降雨还能缓解旱情,这样地里的各种秋收作物得到雨水的湿润了,自然长势会更好,等到秋收季节了,产量自然更好。

同时立秋降雨了,也意味着这是一个好兆头,因为“一场秋雨一场寒”,预示着闷热的天气将要结束,凉爽的秋天就快要到来了。如果立秋还不下雨,继续是高温、干旱天气,人热得烦躁是小事,农作物的产量受到影响,那农民就会饿肚子了。

但是立秋以后还会继续热上一段时间的,真正凉爽天气,一般都要等到立秋以后一个月左右。

各位朋友,你认为今年会出现秋老虎天气吗?

立秋之后’’三不睡、三不做、三要吃’’是指什么

三不睡分别是:

1.不睡晚觉

立秋后白天一天比一天短,夜晚越来越长,不像夏天。立秋后熬到特晚睡觉不利于休息,会引起睡眠不足。

2.不睡午觉

秋天白天越来越短,而且白天必须在有效的时间里把工作做完,到秋季一般不睡午觉,以免影响工作耽误干活。

3.不睡懒觉

不睡懒觉,不仅秋天要克制,一年四季都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从而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懒觉会使人懒散没精神。

三个不做

1.不要凉水洗澡

夏季用凉水洗澡可以,而秋天天气转凉,就别用凉水洗澡了。到了秋天本来温差就较大,用凉水洗澡更易生病。

2.不要吃冷饮

夏天已过去,秋天较凉爽,所以不要吃凉东西以免闹肚子,引起身体不适。

3.不要暴饮暴食

因为夏天闷热没心情吃东西,到秋天就想把夏天所失去的补回来,所以千万别暴饮暴食,让我们的胃忽大忽小的难受。

三要吃

1.要多吃肉

一夏天都没吃油腻的肉类食品了,在秋天要“贴秋膘”,所以肉肯定要多吃,把夏天没吃的都补回来,当然要合理的吃。

2.要多吃水果

水果一定要多吃,到秋天温差较大,人的身体抵抗能力受到影响,所以要多吃水果而增加免疫力。

3.要多吃蔬菜尤其是豆角

要多吃蔬菜!不仅秋季多吃蔬菜,一年四季都要多吃蔬菜,喜欢养生的朋友更喜欢吃各种绿色蔬菜。当然秋天更要多吃豆角,豆角具有祛湿健脾帮助消化的特效,所以秋天一定要多吃。

农村俗话“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说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吗

农村俗话说:“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说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吗?

这句俗话的意思是,如果立秋节这天没下雨,那就说明这个秋季定会久旱无雨,秋季农作物就会因干旱减产一半。

今年立秋节是8月8日,这一天我们这里没有下一滴雨,这是个不好的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