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釆 | 肖琦麟:守舌尖安全 护新芽成
发布时间: 2023-07-11

守舌尖安全 护新芽成长

——访秀屿区政协委员、新之芽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琦麟

作者:林文坤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份学生营养餐的出炉要经过三关——一是质检关:专业人员要对食材进行检测,查验“一品一码”,合格后再送入中央厨房;二是营养关:食材经过冲洗、绞切、沥干、保鲜、烹饪、调味等多道专业烹制工序,确保食品营养美味;三是配送关:热腾腾的快餐进行分装、快速配送,经校方验收后方可送达学生餐桌。日前,笔者在福建新之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时,公司董事长肖琦麟介绍:“目前我公司占地6000多平方,投资2000万元,在岗员工近300人,以经营配送学生营养餐为主业,建有10万级的无菌生产车间,有30多道制作工序,达产日可供餐30000份,目前日供餐16000多份。”肖琦麟的介绍,让我们领略现代化食品科技企业的高端与大气的同时,也让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际遇点燃了初心

肖琦麟先生1984年出生在仙游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学到中学,他看到一些同学远离学校“寄午”用餐的不便和家长接送的辛劳。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何解决学生在校就能吃上营养餐,成为他的一桩“心事”。

从福州大学毕业后,肖琦麟应聘到可口可乐公司工作,在一次活动中,一位年轻的妈妈一手提着书包,一手拖着儿子,焦急忙慌挤进人群,点着两瓶可口可乐和一袋面包并催促工作人员抓紧结算。原来是那位妈妈在家做午餐时,煤气突然用完,又担心误了孩子上学,就急忙到现场想买点食物让孩子带去学校吃。

展开全文

当时的一幕让已为人父的肖琦麟印象尤为深刻。自己两个孩子一天8趟的家校接送,让爱人精疲力尽,也让肖琦麟又怜又痛,心想如果孩子能在学校里吃上安全的营养餐,那该有多好呢!少年求学的际遇,青年创业的思考,进一步点燃了他选择从事学生营养餐的初心。

2020年,一个偶然机会,肖琦麟接触了中央厨房这个行业,他想为学生送餐正是学校托管的配套服务之一,应该是个有前途的朝阳产业。此时,90后的林晨也敏锐地洞察到这个商机。两位年轻人一拍即合,“北上南下”考察市场,学习学生营养餐制作配送流程。经过前期考察调研,两位年轻人说干就干,双双辞去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合作组建团队,创办中央厨房,并取意南宋袁说友《和程阁学送小春茶韵》中“物物呈祥岂偶然,新芽新味更新年”的诗句,把公司命名为“福建新之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蓝图砥砺中绘就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中央厨房因对厂房标准及周边环境有较高要求,不是因为厂房结构不合适,就是因为周边有潜在污染源,在公司进入建设阶段,光前期选址就在莆田花了5个月时间。

创业虽然艰辛,但肖琦麟和林晨无怨无悔,一次偶然机会,一位区领导推荐项目最好落地笏石工业园区的宏宝厂房,两位创业者连夜到现场考察,当场拍板租房,引进设备。2021年春节,省外一些地方疫情蔓延,不但装修团队不能进场,连建材都不能顺利入莆,真是一波三折。直到当年5月投产时,莆田市课后服务仍处在起始阶段,餐数仅1000多餐,才配送了一个多月又进入暑假。秋季开学时,又碰到莆田发生疫情,直到10月18日全市中小学陆续复课,公司前后历经近16个月才算成规模投产,为学生送上营养餐。

当笔者问到食品安全卫生问题,肖琦麟显然胸有成竹,他说道,虽然目前国内学生营养餐还没有标准规范,但我们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为学生制作配送营养餐,这是我们的初心和责任。作为一名区政协委员,我在下一步履职调研中,将围绕如何安全配送学生营养餐这一提案,为行业探索规范标准,让每一位学生都吃上健康卫生的营养餐。

学生营养餐不仅生产要“零事故”,而且制作要“全透明”。在新之芽公司,笔者看到,中央厨房与外界用玻璃作全封闭隔离的设计,让一盒饭、一道菜在一条明厨亮灶的“时光隧道”中完成,不仅可以看到制菜全过程,而且将生产过程通过小程序对用餐学校、家长实时开放,提高监督的透明度,真正让学生吃得开心、家长订得放心。

谈起在秀屿兴业的感受时,肖琦麟显然对营商环境很满意,他满怀信心地说:“区领导对新办企业能扶上马送一程,给予很多关心和支持,这是我们勇毅前行的动力!”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公司的学生营养餐订数从最初的一千多,至现在一万多,增长整整十几倍!如今,肖琦麟经常向一些商界朋友推荐秀屿优越的地理、便利的交通、发达的物流和宜商的政策。

临危显示出担当

“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既是传统文化倡导,也是现代价值取向。肖琦麟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他。他深知:学生餐只有配得营养,才能吃得健康。少年强则国强,只有学生体魄健壮,中华民族才能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光之所达尽美好,人怀善举洒暖阳。肖琦麟不但对弱者扶贫济困,对社会同样有担当。2021年9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袭击秀屿,全区封控,人员静默,物流停滞,莆田多处隔离点的后勤保障紧张,新之芽临危受命。

鉴于疫情期间人手不足,肖琦麟立即召开“战时”复工复产动员会。他和林晨等与员工在办公区休息,一连数日连轴生产,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确保“防疫餐”保质保量优价供应。

同时,在成本翻倍的情况下,疫情餐从原先70元/天主动降价到50元/天,用实际行动支持秀屿抗疫。不仅如此,疫情期间,肖琦麟还向我市疫区捐赠一车泡面、矿泉水、八宝粥等物资,积极响应区政协号召捐款人民币10000元用于购买负压救护车,向隔离点捐抗疫物资……

善举折射出爱心

“送来的这2000元慰问金,对我们家不仅是物质上的慰问,更是精神的慰藉。衷心祝愿新之芽健康成长,为弱势百姓挡风遮雨……”这是封来自莆田附属医院一位病人的致谢信。

这位病人的妻子原是新之芽公司的员工,丈夫突然病倒住院,事急之下只能先辞职去医院照顾丈夫,这样就不能按规定享受公司一个月(暑期)带薪休假补贴,这对员工来就有一定的委屈。公司的规定显然不能突破,但员工的家庭也确实困难。肖琦麟得知情况后,马上安排人员带上2000元慰问金前往医院看望,并鼓励病人先好好养病,待康复后邀请他妻子再入职公司共护“新之芽”,使其一家人感动不已。

创业伊始,肖琦麟和他的团队就用实际行动真心呵护祖国的“新芽”。有一对双胞胎,父亲犯事入狱,母亲抛下孩子远走他乡,仅靠奶奶卖菜维持一家人生计。听到这个消息,他便主动为这对双胞胎减免餐费,让孩子吃上“免费午餐”。后来,这位奶奶特地带上亲手做的一袋地瓜粉到学校,央求孩子的老师送给她心中的“好人”。受这份人间大爱感染,老师郑重找出一张卡片一起装入,并在卡片上写下:光之所达,尽是美好!创业以来,肖琦麟为所服务的学校20多名贫困生减免一年多的餐费。

一位边防军人曾这样表白,“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化用在肖琦麟及其所创办的企业上同样可行:“清澈的爱,只给学生。”有人说,成功的秘诀就是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点。

诚然,作为区政协委员的肖琦麟一直都在努力,他注重到基层开展调研、收集民意建言献策,每一条意见建议、每一项协商成果,都传递着一名政协委员为民履职的温情与温度。

委员风釆① | 陈文全:“海岛守护人”

委员风釆② | 林长征:秀屿万达的长征者

委员风釆③ | 潘世锋:木材行业的先锋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