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为什么被称为钧官窑时期?中国的钧瓷、官窑等都有哪些特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七八十年代为什么被称为钧官窑时期

  这一时期的钧瓷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工艺较为规范,釉色更富神韵。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为了适应钧瓷的发展,各厂家逐步更新了设备,原始的人工加工原料被机械所代替,手搅轮制坯改为机轮制坯。20世纪70年代后期,各钧瓷厂家全都建立了实验室,购置了大量用于钧瓷实验的仪器、仪表,使胎釉配方及产品检验有了科学依据,在总结规律,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规范了各种工艺流程。与此同时,各厂家鼓励艺人们大胆创新,解决了造型、烧制过程中的许多难题。一些老艺人根据釉料的化学成分在不同性质火焰中发生的变化,总结出了“平、快、准、狠、保”五字钧瓷烧窑法,不仅使烧成合格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40%左右,烧窑时间也由32个小时缩短到24个小时。此外,各厂普遍使用了倒焰式窑炉,1977年底,已烧出1.5米高的特大型“蛟龙闹环瓶”。
  其次,创新能力增强,造型不断丰富。各企业在进行技术推广、工艺规范、釉色改进的同时,更加注重造型的创新和提高。1983年,神垕镇成立了陶瓷职业学校,学制4年,招收了一批有志于陶瓷事业的工人子弟。各厂还选送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艺基础的工人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西北工学院深造,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比武和创新竞赛活动。钧瓷界第一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富安,就是涌现出的一位突出代表。在刘富安的带动下,仅钧瓷一厂完成的钧瓷造型就超过了300种。他与技术人员创作的“秀玉瓶”,曾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荣获了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全国一些知名大学纷纷将神垕作为创作科研基地,著名专家韩美林、刘焕章、周国桢、高庄、王家斌、王麦秆等先后来到各瓷厂实地创作,将雕塑艺术和现代艺术融入钧瓷中,使钧瓷造型由20世纪60年代的几十种提升到了数百种。韩美林曾先后数次来到禹州,以变形、夸张、抽象等特有的韩式语言,为钧瓷造型的突破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再次,注重品牌建设,影响日益扩大。到了20世纪80年代,各生产厂家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地方国营禹县瓷厂、禹县钧瓷一厂、禹县钧瓷二厂分别注册了“宝光”、“宇宝”、“瑰宝”商标。1983年,禹县钧瓷二厂将新创作的134种钧瓷珍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沉寂多年的钧瓷首次以集中的形式高规格地进入国人的视野,受到社会各界名流和国际友人的热捧。《人民日报》、新华社等10余家媒体对此作了集中报道,称之为“重放异彩的钧瓷”。1984年,禹县钧瓷二厂创作的“双龙活环瓶”在全国工艺美术陶瓷行业评比中荣获一等奖,禹县钧瓷一厂创作的钧彩瓷“焚香炉”、“象耳尊”荣获了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同年,禹县钧瓷二厂生产的“瑰宝”牌钧瓷和禹县钧瓷一厂生产的“宇宝”牌钧瓷,在全国第四届工艺美术品产品评比中双双夺魁,荣获了国家工艺美术百花“金杯奖”。随着一系列荣誉的取得,钧瓷在国内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兽耳瓶”、“象鼻尊”作为邓小平访日的礼品获得好评,钧瓷开始批量远销日本、墨西哥、瑞典等十多个国家,被誉为“火艺之冠”、“华夏瑰宝”。
  钧瓷的发展同时带动了神垕瓷业的繁荣,出现了炻瓷、日用瓷、彩釉瓷、园艺花盆瓷、仿古建筑瓷、卫生陶瓷、仿古工艺美术陶瓷等陶瓷业百花争艳的喜人局面。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已辉煌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民营窑口的崛起。

中国的钧瓷、官窑等都有哪些特色

中国最早的官窑,宋代官窑、元代枢府窑、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都是历代著名的官窑。宋代“官窑”号称“五大名窑”之一,分有“新官”、“旧官”之称,前者为南宋官窑,后者为北宋官窑。产品也称“官窑器”,是对民窑器而言;官窑器多按颁发式样承做。宋室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另立新官窑,先置修内司官窑,后立郊坛下官窑,修内司窑址迄今尚未发现,现已确认的只有杭州乌龟山郊坛下官窑一处,专烧青瓷。

钧瓷

钧窑有两大特色,即乳光釉和窑变。钧窑的基本釉色是深浅不同的各种青色,可分为天蓝、天青、月白三类。由于在釉中渗入铜红釉,烧成后就出现变幻莫测的红色窑变,有玫瑰红、砂珠红、海棠红、茄皮紫、胭脂红、鸡血红许多种。整个器物红紫相映、青白相间,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钧瓷区别于其他青瓷的另一特色。钧釉中的紫色是特别引人注目的,各种紫色是由于红釉与蓝釉互相融合的结果。钧瓷釉面上有一重要特征是“蚯蚓走泥纹”,即在釉中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后人在仿制宋代钧瓷时就无法烧出同样效果,因而是否有“蚯蚓走泥纹”成为鉴定宋钧瓷的重要依据。宋钧瓷另一特征是器外底普遍刷一层芝麻酱色釉。

哥窑

哥窑最主要、最奇妙、最令人称道、又最被人忽视的特征,即所谓“攒珠聚球”。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显然,“攒珠”指的是哥窑器中之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和外壁或内身和外身上。

定窑

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定窑窑址位于河北曲阳涧磁村,唐代的定窑白瓷具有与邢窑白瓷相似的特征。定窑器物的底足类型不多,主要分为平底与圈足两大类,而其圈足具有与其它窑口器物圈足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北宋中期以后覆烧成型的定窑器上。定窑器物,尤其是碗类器物,大都有些变形,若是完整器。

汝瓷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地处汝州而得名,盛于宋,终于明。所烧陶瓷精美绝伦,在中国陶瓷史上享有盛誉。汝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汝官窑以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晶莹多变取胜。

现在钧瓷是不是没有官窑一说

钧瓷是没有官窑的。宋朝的官窑指的就是官窑、汝窑和哥窑。钧瓷属于窑变瓷,颜色比较艳丽,不符合宋朝皇家的审美。

宋代的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有什么特点,怎么区分

1、汝窑特点:釉色以天青为主,用石灰一碱釉烧制技术,釉面多开片,胎呈灰黑色、胎骨较薄。

区别:钧瓷与以上四大名窑最大的不同,是在釉中加入了铜元素,创造性的烧出了五彩斑斓的窑变紫红色釉,开铜红釉之先河。

2、官窑特点:釉层丰厚,有粉青、米黄、青灰等色;釉面开片,器物口沿和底足露胎。

区别:汝窑采用满釉支烧工艺,器物底部会留有支钉痕,多为3~5个,也有6个的,器物以盘、洗较多,另有碗、碟、瓶等。

3、哥窑特点:由于釉中存在大量气泡、未熔石英颗粒与钙长石结晶,所以乳浊感较强。釉面开(小开片),细纹色黄,粗纹黑褐色。

区别:哥窑主要瓶型有瓶、尊、碗、盘等,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4、钧窑特点:以烧制铜红釉为主,还大量生产天蓝、月白等乳浊釉瓷器。

区别:器物主要有各式瓶、炉、洗、盘等,相传哥窑是从官窑发展而来,常说官哥不分,一般“开大片为官,开小片为哥”做为简单判断。

5、定窑特点:白瓷釉层略显绿色,流釉如泪痕。北宋后期创造覆烧法,碗盘器物口沿无釉。

区别:定瓷光泽柔润,釉面可可见“泪痕”和“竹刷丝纹”,定窑常以雕刻来体现它的纹饰之美,雕刻图案以花果、禽鸟比较多见。

扩展资料:

中国的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北宋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也是传统制瓷工艺繁荣昌盛的时期。

当时,制瓷业空前繁荣,大江南北名窑迭起。现今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