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孔子是丧家狗是骂孔子吗?孔子“周游列国”其实就去了山东和河南,为何被骂“若丧家之犬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为什么说孔子是丧家狗是骂孔子吗

孔子周游列国,诸侯不能用,各国群臣嫉妒诽谤谋害他!曾经在郑国与弟子们走散了,独自站在城东门外,郑国有个人看到子贡就告诉他:东门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但是从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狼狈不堪没精打采的像个丧家之狗!

子贡找到老师后如实的把这个人的话告诉孔子,孔子回答说:相貌不是很重要,形容我像丧家之狗,对极了,对极了!

于是至蔡,楚王使人礼聘孔子,蔡国群臣迫害孔子,围困孔子,使不得行!粮食吃完了,群弟子们饥饿交困,然而孔子给他们讲课,诵诗,歌唱,弹琴不断!

弟子们愤愤不平不高兴了!于是孔子问子贡,诗经上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上行走,我的学说不对吗?我怎么会到如此境地呢?子贡答到:夫子的学说太高深了,天下诸侯没有能理解接纳的,老师您应该降低一些标准要求!孔子答:子贡啊,良农能播种却不能保证收成,良工能巧夺天工而不能尽顺人意,你不努力研修你的学问,而降低标准偷合取容,你的志向不远了!

子贡退出孔子又以同样的话问颜回,颜回答道:夫子的学说博大精深,天下诸侯不能理解容纳,虽然不能接纳,这有什么关系?不容才能显示真君子!学问不修是我们的耻辱,既然学问道理已经研修的很好了,但是君主不能用,这就是各国君主的耻辱了!这样才能显示真君子,有什么可惜的呢?

孔子听后笑着说:讲的对啊!姓颜的小伙子!假如你有很多家产,我来给你做管家!

孔子“周游列国”其实就去了山东和河南,为何被骂“若丧家之犬”

孔子“周游列国”

凡是都有其两面性,一面是正面积极的态度,一面则是负面消极的观念。不仅仅是孔子,任何人都是如此,所以就连孔圣先贤都会遭次“待遇”何况大多数的人呢?存在即合理、诸子百家诸多学说难免也有其冲突。

墨家与儒家对于墓葬与葬制就有着许多的矛盾点,百家争鸣,也是一种文化的革命,孔子走这么一遭不也是布道、宣讲自己的学说、学术观点吗?而那个时候声音太多、观点太多,各国都寻找适合自己国家的治国安邦之道、从法、从儒、从道各有其说以及其观点。

孔子学说也并非任何国、任何人都接受,他也仅仅代表他孔子“集团”的儒家观点,并非代表社会与文化的统一,所以产生怎样的言论都是正常的。

圣人孔子为何嘲笑自己是丧家之犬

因为看得明白,本来就是,所以圣人只是如实言,并无不妥,成为圣人,圣言影响千秋万代也不过是后来事,

孔丘游说诸侯,如丧家之犬周游列国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鲁国大司寇、代理国相的孔丘,把鲁国治理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大有崛起称霸之势,而就在这个时候,却被迫辞职,离开鲁国而周游列国,被隐者形容为累累然如丧家之犬,其真实原因,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鲁国中了齐国的离间之计,逼迫孔丘辞职。

齐国与鲁国不断处于战争状态,向来是齐强鲁弱,但在孔丘任职后,把鲁国治理的蒸蒸日上,大有赶超齐国之势。齐国感受到了压力,于是,齐景公采用离间之计,派人送给鲁国80人的美女乐队和120匹文马,陈列在鲁国南门外,日夜歌舞,结果,勾引的鲁定公和执政大夫季桓子三日不上朝,怠于政事,并疏远了孔子。孔子看到这种情况,只得选择辞职。

二、在上层腐败堕落的风气下,廉洁奉公的人必然会受到排挤和打压。

孔子不但自己廉洁奉公,正直无私,就是对其弟子们也严格要求。在那世风日坏的社会里,硬是保存着一支公正廉洁的政治团队,大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贪我独清的圣贤气概。孔子在代理国相期间,为了鲁国的江山永固,采取了打击豪强势力的——堕城行动,这也招致了鲁国豪强“三桓”的反对,在政务上逐渐架空孔子,这也导致孔子被迫辞职,离开鲁国。

三、孔子有伟大的理想,周游列国是要实现这种理想。

可以说孔子心目中,有两个伟大的理想,一个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的、尧舜禹圣贤时期的大同社会。

再一个就是讲究仁义礼智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守制度,各安其事,融洽和谐的、周公旦提倡的小康社会。如果不能实现大同社会,那么,就应该实现小康社会这一理想目标。

孔子想在鲁国实现小康目标,最终失败,他又想在其他国家如卫、陈、宋、郑、晋、楚等国家寻找实现这一目标的机缘,结果依然没有找到这种机缘。以至于被郑人说成:“其颡似尧,其肩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还欣慰地笑着说:然哉!然哉!但是,由此可见孔子的道德依然被人们所认可,如郑人说的“其颡似尧,其肩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就是称赞孔子兼有尧的道德品质,有皋陶的执法公正的廉洁形象,有子产的贤明,虽有禹的有功于民,但缺少禹的亲自劳动。

孔子虽然周游列国,小康理想没有能够实现,但是,退而求其次,孔子还是作了一个巨大的功德——立言。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据此编订了《诗》、《书》、《周礼》、《乐》,《易经》、《春秋》,与弟子合著了《左氏春秋》、《国语》等。假如没有孔子及弟子们的传承,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可能很多就将要被湮没了。

为什么司马迁说孔子周游列国,四处求官,得不到礼遇,沦落为丧家之犬

实在郑国走散了而已,不是一直都是丧家犬

这个描述也是郑国人说的,被记了下来,当时可能觉得比较风趣,并没有多想

多想就比较深入了!

孔子因为在鲁国待不下去了,不得已出来游历14年,初出茅庐的时候,心中是有一番雄心壮志的,绝对不是漫无目的的四处结缘收徒,只是走过了一村又一寨,心里越来越慌,他的恢复周礼,实现王道乐土的伟大理想,不仅仅在自己的祖国鲁国不能得到实施,在其他国家一概都受到了冷遇,没有一个国君愿意接受他的思想,有接待他也是一种猎奇当做有趣的事情来看待,所以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心就冷了,仕进的愿望一次次破灭,又不得不鼓起勇气,走向下一个国家去碰碰运气。

这样的体验,难道不正像是一只失去了家的狗,走进一家门,被陌生的房主拿着棒子驱赶出来一个样子么,所以孔子哭笑不得的长叹一声:把我称为丧家之犬,真是这样,唉,确实是这样!

他的身体没有办法找到长久的寄托之所,他的理想没有办法找到用武实施的地方,这不也是一只思想上的流浪狗么?

当然,他绝对没有想到,不久的将来,他将称为数以亿万计的人的精神领袖,他的思想穿越几百万平方公里上的兴衰成败。

所以说,人不要因为一时的际遇而放弃理想,孔子一无所获游历14年后,最后回到了鲁国,在那里继续开坛授徒,坚定的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才有了后面儒学大显的基础!

有如“丧家犬”的孔子,如何成就千古圣人

不敢妄议……孔圣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