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楷书四大家没有褚遂良?褚遂良的书法到底强大在哪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为什么楷书四大家没有褚遂良

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竟然没有褚遂良,是很有意思话题。主要与书法字体发展规律有很大关系。古代经典书法之所以得到人们广泛认可和流行,需要有三个条件:1艺术性,2审美性。3关键的实用性。

从这三点硬件来看,并非褚遂良体不如四大家,从艺术性来书,褚遂良毫不逊色于四大家,相反,褚遂良体结体严谨优美,笔法瘦劲有力,他处理笔法的曲线流美和顿挫的节奏韵律美,使书法行笔更富于音乐感;此外,他对书法线条的笔断意连也有着极出彩妩媚之亮点。

清代钱泳《履园丛话》形容为“美如婵娟,不胜罗绮”。确实是让其他楷书四大家无法企及的高度。是作为书法步入成熟时期所必然会产生的唯美主义倾向的典范。用笔更高妙,更复杂,笔法结构难度较大,也就是说艺术性,优美性都很好。

但正由于以上原因,导致笔法方面书写性,应用性这一点上没有其他四家来得更方便易学。

比如,褚遂良的书法中最明显特征是复古型,他融入了隶意一波三折波磔较多,并且对隶书的某些装饰笔法加以华美的突显和发挥,比如他会在横画的收笔来那么一个巧妙重顿处理。他把楷书的长方结体写得如隶书那么扁方。

与同时代楷书四大家“颜,柳,欧“相比,前三家都是笔画结体更变得简便易写,把复杂的笔画结体尽量简洁化,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相反褚遂良似乎是在复古,往回走。

我们知道王羲之变钟繇隶书体楷书为今体楷书,那么褚遂良却是又返回到隶书的稚妍中去强调炫技唯美笔法高妙。所以导致其书体难度较大,笔法更难,这也是他曲高和寡让许多初学书法者只可远观难以进一步学习的原因。

书法发展规律就是从繁琐到简易过程篆书——隶书——钟王楷书,王羲之正是因为变革了钟繇隶书体,变得很简易王羲之今体楷书,才得到共识的一流行,然后初唐四大家到宋四大家,到目前公认的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的确认,基本是明清以后,科举考试,方便实用,加皇帝官方提倡综合作用的结果。

因为这四大家除了艺术性,优美性,还具备都书写方便,应用型广,也就是社会的发展规定了褚遂良可以为唐代楷书提供一个崭新的类型和优美性的高度,但却无法使书法历史的车轮倒转。

——王羲之《兰亭序》

——赵孟頫临《兰亭序》

有人说,那么赵孟頫也是复古魏晋“二王“笔法。为什么却进入了楷书四大家?因为赵孟頫更简洁流美被誉为“行楷“,书写方便,临写容易入手,可以看出赵孟頫书法其实是王羲之笔法的浓缩简化版,这从《赵孟頫临兰亭序》对比《兰亭序》神龙本就能看出来。

这也是能解释近年为什么“二田“群众基础好,却得不到书法家好评原因,因为二田容易学,好看,方便,但书法界人士强调艺术性,所以导致目前两极分化的势态。

褚遂良的书法到底强大在哪里

一代大文豪苏轼曾这样评价褚遂良的书法“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覆不已,乃识其奇趣。”在苏轼的这句中“书骨气深稳”这五字便形象概括了褚遂良书法的强大之处,自古以来书家要表现出书法的“书风”相对容易一些,因为不同的个性就有不同的书法风格,然而要体现“书骨”那就没那么简单容易了,

之所以说书法的“书骨”难以体现,那是因为这关乎于书家自身的文化抱负与信仰,古人常说的“人可以有傲骨,不能有傲气”,就是这个道理,换句话说只有有傲骨的书法家才能创作出有“书骨”的书法;有宋四家称号的米芾这样评价褚遂良书法“清远萧散,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王当,窈窕合度”,“王当、合度”这四个字就说明了其书法的巨大气场,

俗话常说“字如其人、相由心生”这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要知道书法还可以用作于欣赏,褚遂良还是唐朝有抱负的书法家,深受唐太宗器重,所以褚遂良的书法总是有着“大家风范”的气场;褚遂良草书之法,千变万化,妙理无穷,笔力雄赡,气势古淡。

褚遂良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褚遂良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虞世南死后,经魏徵荐举为侍书,《伊阙佛龛碑》是褚遂良楷书之最大者,字体方整挺拔,是初唐楷书的标准。这也足够说明了褚遂良楷书的影响力之大和地位之高。

楷书四大家中,赵孟頫,可否被褚遂良取代

我非常喜欢褚遂良的书法,但若论楷书四大家还是赵孟頫合适。赵在唐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在唐代法度森严的基础上,多了一絲灵动和自然。个人浅见,由君一笑。

初学楷书,褚遂良的和赵孟頫的哪个更容易入门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刚好本人也非常喜欢这两个大家。个人感悟:

1.褚遂良笔法更加丰富,尤其是《阴符经》,相当于技法大全,等于是给喜欢练二王体系的人最佳范本,毕竟距离二王时间不是太长,再说褚也是重要传人。(来源于黄简书法讲座)

2.赵孟頫更贴近现代大众审美观,无论真行草,且还有多种搭配,字帖又丰富,总有一款适合你的。所以刚入门的都想跃跃欲试。但入门就练赵体,会发现其实有点难度,怎么都写不出他那种飘逸的感觉,说白了,就是要有功底。

3.刚好本人练字接近一年,先《九成宫》,又见赵的好看,写《千字文》,讲座看见笔法很重要,又练《阴符经》。回头看,哪样都没成。

总结:练字系统性很重要,心态很重要,有好的老师和圈子也很重要。我全缺,只有兴趣,也很重要。

褚遂良的《倪宽赞》适合初学者吗

谢谢悟空邀请!褚遂良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此帖笔画疏瘦、古雅绝俗、笔势轻灵、清秀美丽、安详而闲雅。

笔法用笔有何特色?需要掌握哪些基本技巧?

点的写法:由轻到重尾部拖笔出尖。形如三角。

长横的写法:入笔切笔重中段轻细,尾部略向右下顿笔出锋。

长竖的写法:先直笔向下,然后折笔向右一小段再折笔向下行笔。未端略顿笔。

撇的写法:切笔向左下出锋,中段略弯曲。

竖弯钩的写法:借鉴隶书竖弯钩的写法,出钩呈燕尾,含隶意。

捺的写法:露锋入笔,一波三折,尾部呈较厚重的三角形。

写长笔画时,注意手腕不要贴在桌面上,这样活动范围要大一些,运笔灵活。临帖时还要注意此帖带有行书笔意,注意呼应牵引关系。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下图为褚遂良所书《倪宽赞》局部。)

学褚遂良体应先练他的哪个字帖

褚遂良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初唐四家之一,他的书法开一代新风,是二王笔法体系下风格创新最成功的一位书法家,写中楷能写出二王风貌的书法家,他算一个,元代的赵孟頫算一个。

现在都在说书法史欠褚遂良一个公正,他的楷书应该被列为楷书四大家之一,按照他的水平来说,的确是能够进入楷书是四大家的,但是楷书四大家的评价标准却容不下他。

楷书四大家是因为适应科举而选出来的,更看重的是结构,而褚遂良的书法用笔虽然灵活,但是结构潇洒不严谨,不适合参加考试。不能入选也很正常。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