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的历史(南北朝的历史波澜壮阔,精彩程度不亚于《三国演义》,为什么关于南北朝的电视剧很少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南北朝的历史波澜壮阔,精彩程度不亚于《三国演义》,为什么关于南北朝的电视剧很少

怎么拍呢,除了南朝,北边都是少数民族入手。屠杀中原的历史。现在接受不了的。也拍了几部的。楚乔传,琅琊榜。

中国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时代是什么时期

我自己最喜欢的几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首先是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齐国,不光是因为齐国有管仲和青楼,也不光是因为齐国有海鲜吃,那个时候饭做得不太好,只有脍、炙两种手段。 那是知识分子最美好的黄金年代,你有上、中、下好几条路可选。

上也许能成为诸子百家,那你就太高兴了,也许嘛,大师辈出的年代你被激发了,而不像今天,大家比着秀智商下限;中你可以布衣立谈成卿相,也许你就站在君主的门口聊几句,献个策,就进了中央,苏秦甚至创造了同时佩六国相印的世界纪录,挂身上都背不动;

再下,也可以去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家里头当门客,跟公子聊聊天,替公子看看书,大家喝喝酒。我觉得那是一个美好的知识分子的时代,甚至比同时代的希腊还要好。

那是一个轴心时代,这边有诸子百家,那边有希腊璀璨的大师们出现,南边还有释迦牟尼顿悟了。那是一个伟大的思想飞跃的时代。能生活在那个时代,就算吃得差一点儿,也觉得很幸福。

或去唐代,当然最好不要经历安史之乱,好事儿都得叫咱赶上,最好是安史之乱之前就已经死了,生前经历了唐初一直到盛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与大诗人们一起结交、云游、写诗,甚至可以上殿去脱了鞋,醉草吓蛮书走起。那个美好的时代,是伟大的诗人时代。

再不济就去宋朝,最好是在仁宗时期,不要看到后面改革、党争那些事儿。只跟苏家兄弟一起游于赤壁,杯盘狼藉,不知东方之既白。也可以写文章骂皇帝,破口大骂也没关系,最多就被发配去旅游嘛,到处去看看。

求《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类似的小说

谢谢悟空问答邀请!

推荐你读四川作家周克芹的作品。

“周克芹(1936年10月28日——1990年8月5日),本名周克勤,中共党员,四川乡土文学作家,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一座丰碑’。他的小说直面人生,以农民为题材,影响了后来一批作家。

1936年10月28日,周克芹出生于四川省简阳县农村,1958年毕业于成都农业技术学校(现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代表作有《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勿忘草》、《山月不知心里事》 等。

1958年从农校毕业后回乡务农,先后当过农民、民校教师、生产队长、大队会计、农业技术员、公社和区干部。1963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1979年调入四川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同年出版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该作品1982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而且位列榜首;短篇小说《勿忘草》、《山月不知心里事》分别获1980年和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现代作家》主编。1990年8月5日在成都病逝。

周克芹是一位以自己的情感和灵魂拥抱社会生活的优秀作家,先后被欧洲欧罗巴出版公司列入《国际名人录》;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列入《世界名人录》和《世界著名作家传略》。”

(以上摘自百度)

从周克芹生平和文学成就可以看出,他和路遥一样是农村走出、写农村的作家,并和路遥一样,成就巨大,英年早逝。

并且当年周克芹名气比路遥大得多。

茅盾文学奖,周克芹是第一届,路遥是第三届,并且周克芹是名列榜首。

周克芹的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一出,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这两家最有名的制片厂争着拍摄,官司打到文化部,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新闻。结果是经调解,分别拍摄一部,周克芹参与了八一厂剧本的编写。

两厂争拍,一时新老影星云集,包括饰演许茂的李纬,他是中国电影史甚至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伟大的费穆1948年导演拍摄的《小城之春》的主演。该片于1948年上映,1995年,被评选为中国电影90年历史上10部经典作品之一;2005年,被金像奖评为百年百大电影第一名;同时也被英国电影杂志《视与听》846位影评人评为影史TOP250的127名(获得13票)。

还有田华,22大影星之一;还有李秀明,凭此片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还有刘晓庆;还有斯琴高娃;还有张金玲;还有李凤绪;还有贾六;还有王馥荔;还有张连文……

请看当年轰动中国的报道:

“1981年,两家大的电影制片厂北影厂和八一厂同时拍摄了同名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罕见的撞车事件。”

两个厂拍摄此片的导演都是第三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李俊和王炎,官司打到了文化部,结果是两家制片厂同时拍摄。

一部在四川简阳拍,一部在四川内江拍。

“更有意思的是,这部影片竟然同时拍摄了两个版本:北影厂版和八一厂版。其中的演员都是当时的大牌,这部家喻户晓的经典影片。几乎集中了当时最有名的女演员。剧照上每一位扮演者可都是当时老百姓们耳熟能详的大明星!”

2009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又拍摄了电视剧。

基于以上情况,我向你郑重推荐中国新时期文学里程碑作品之一、作家周克芹的代表作之一《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绝对能和《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媲美的,并且,路遥或许受到过周克芹的鼓舞和影响。周克芹比路遥大十多岁,1954年18岁时,他的小说处女作《老盐工袁大爷》就已在成都《工商导报》上发表。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写作为当时农村题材的写作开辟了道路,夺取了成就,造成了声势。

最可敬的是,周克芹1979年就已经成为专业作家,但他并没有离开农村,被当地农民称为“农民的知心人”。他1973年出生于简阳农村的小女儿周雪莲回忆说,他一生竟没有舍得吃一根冰棍。1990年因肝病去世(这一点竟也和路遥一样)时用了五年时间来写的长篇小说《饥饿平原》写出初稿尚未修改,就已同时在构思另外两部作品。也许由于对农村和农民太了解,对改革开放前农村状况的思考太深入,对于贫困、饥饿甚至倒退的思考太深入,他总有许多话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写出来告诉人们。

在这百忙之中,周克芹还关心着全川乡镇文化建设,特意抽出宝贵时间,和乐山诗人周纲一道,前往川南乐山市清溪镇,采访退休教师邓慕清老师。

邓老师退休后发挥余热,应邀创办镇文化站,辅导各单位文化活动,帮教失足青年,为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兴办文化茶园,组织训练女子龙灯队并参赛夺冠,白天如此劳累,夜里还和也是退休教师的丈夫一道为供销社青年职工补习文化……把镇文化站办成了省先进,令同样出席先进会的周克芹感动不已。

对于周克芹的文学贡献和他的代表作《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有文章这样评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这个《决定》用了三个“很”字描述当时农村状况:‘农村生产力水平很低,农民生活很苦,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很薄弱’。这种‘很低、很苦、很薄弱’的状态,表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到了亟需改革转变的历史关头、亟需寻找和建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体制来改变落后的面貌。当此时代呼唤改革之际,周克芹1978年创作、并于1979年发表的长篇乡土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犹如金鸡啼晓,以其悲怆沉郁的文学话语再现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艰难曲折的历史际遇,发出了时代变革的先声,震动了新时期的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