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春秋和战国,洛邑一直是“天下之中”吗?国家为什么禁止交易青铜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西周、春秋和战国,洛邑一直是“天下之中”吗

谢邀!先说说天下之中,顾名思义一个朝代或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即国都所在的地方。

知道了天下之中的含义,我们再说说雒邑是不是西周、春秋和战国的天下之中。很显然西周的天下之中在镐京,春秋和战国事实上已经没有天下之中了。

西周即周,也叫成周,是由周文王和周武王父子协力建立的。周人刚开始从关中西部宝鸡岐山兴起,人们习惯上把起初的周称作岐周或宗周,后来周人政治中心东移,先后分别定都沣京和镐京,并以丰镐为天下之中,武王姬发于公元前1040年通过牧野之战,彻底消灭了帝辛商纣王,夺取了整个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一统王朝,尔后周人通过分封和宗法控制天下,依靠礼乐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天下得到了融合和大治,直到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镐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为了把以镐京为中心的周朝与东迁后以雒邑为栖身之地、事实上已经不存在的周朝加以区分,历史学界便把平王东迁前以镐京为京师的周朝称作“西周“,故,我们说西周的天下之中在镐京。

天下之中是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义上的中心,绝不是指地理位置居中的地方,就如同现在,洛阳尽管可能是中国地理位置居中的地方,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在首都北京。

由于西周当时的京师在镐京,所以镐京理所当然名正言顺是当时的天下之中,至于雒邑,乃周公姬旦营建,周人之所以营建雒邑,因为雒邑对周人来说具有很高的军事防御价值,坚守雒邑,西可以护卫京师镐京的安全,东进能控制东方诸侯,军事战略位置相对重要,故武王当年有意在此建城,用来镇守和威慑天下,周公还武王当年夙愿,营建雒邑并在此屯兵,确保了周朝八百年江山。

如果雒邑是天下之中,那只是平王东迁以后的事。平王在历史上东迁,皆因申侯勾结犬戎发生叛乱,京师镐京惨遭生灵涂炭,周幽王被杀于骊山脚下,平王继位,考虑到镐京不再安全,不得已而迁都于雒邑,其实此时的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中国历史从此也进入春秋战国时期,雒邑这个天下之中也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可以说,雒邑压根就不是什么天下之中,真正的天下之中是镐京,随着秦人后来崛起,关中天下之中的位置又得以恢复,谱写了周秦汉隋唐中国古代历史的辉煌和荣耀。谢谢!

国家为什么禁止交易青铜器

青铜器,尤其是先秦时代的青铜器,是中华文明的有力证明。它记载着原始社会末期以来包括夏商周三代的重要史实。从冶金科技,艺术造型,王朝历史,方国,文明礼制,军事征伐,法律,婚姻外交,土地制度等,都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大家知道,我国历史,越早的,史书记载越简陋,有了这些青铜器包括带有铭文的青铜器,对历史的研究补充,就越来越深入精细,许多文献典籍没有记载的内容,就靠青铜器铭文等进行研究,并且收获颇丰!

青铜器涉及到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概括起来有①青铜农业,这是人类第一次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对于采矿,冶金,铸造都意义重大。②青铜武器的使用,不仅仅是在战场上有效地多战胜敌人,而且也是人类战胜毒蛇猛兽,战胜恐惧的强大精神武器。③青铜礼器的大量出现,形态各异,精美异常,标志着华夏文明向高级程度飞速提升,也代表了社会财富的积累。④相当多的青铜器带有铭文记载着大量古代信息,涉及社会的多个方面,是历史的记载,是文字学,语言学,书法学不可替代的第一手资料,价值不可估量。举例来说1《毛公鼎》海内吉金之冠,文字沧渊,严谨而又舒展。文字接近五百个,足足胜于《尚书》一篇。2,《利簋铭文》是第一个记载武王伐纣历史大事的可靠资料。利用它,历史学家们,终于考证出商周交替的准确年代,历史价值重大,不言而喻。3《杨簋铭》是西周一部不可多得的法律诉讼记录。4《虢季子白盘》《兮甲盘》是周王朝对外用兵的记录――“搏伐玁狁”,可以和“诗经”有关事情互相印证。《过伯簋》是“昭王南征”的记录,可以和《左传》《史记》互相印证,即是历史学家的“二重证法”。

《过伯簋》“过伯从王伐反荆(楚),浮金,用作宗室宝尊彝”,文字霸气。

其青铜器中的吉金文字,代表着上千年不可或缺的一代书法艺术,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是书法家,金石家们学习研究金文的绝佳资料,格外受到珍视。

旧社会,珍贵的青铜器时时有流出海外者,叫人痛心。如今国家繁荣富强,这些珍贵的青铜器决不会再次叫它随意买卖,损毁,甚至流落他乡,它是中华文明的无价瑰宝!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决不允许非法交易!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