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美术馆陆续接收哪些艺术家捐赠的作品?有谁知道87版红楼梦剧中字幕是哪位书法家写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近年来中国美术馆陆续接收哪些艺术家捐赠的作品

近年来,中国美术馆陆续接收了艺术家或家属捐赠的李平凡、刘迅、张仃、华君武、赵望云、唐一禾、滑田友、文楼、吴作人、靳尚谊、吴冠中等艺术家的作品,馆藏品与日俱增。

有谁知道87版红楼梦剧中字幕是哪位书法家写的

87版电视剧《红楼梦》
片头题字:沈尹默
本剧字幕由李纯博题写。
李纯博 男,回族,1964年6月出生,北京人。毕业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现任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戏曲音乐部导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委员。主要贡献:自1978年获北京市青少年书法比赛第一名后,又多次在国内外书法大赛中获奖。入选《中国当代书法作品集》等30余册书法专集,并被《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等多部辞典收录。已出版个人书法字帖12册。曾为包括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在内的上百部电视文艺、专题类节目题写片头、字幕。1994年12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成功地举办了首次个人书法篆刻展,成为该馆举办书法个人展最年轻的书法家。还录制、制作了大量的电视戏曲节目,同时亦获得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等多种奖项,1997年、1998年出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1999年任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总导演。

大家对灰娃和张仃的评价

“张定和灰婴”这个话题酝酿了很久,但迟迟没有动笔。

作为两位老人的老朋友,我认识他们很多年了。他们的声音、笑容、举止、眼神都历历在目,但我不敢说我已经完全理解了他们。

和两位老人的相处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也让我越来越感受到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

的缺席。他们是真正的艺术家,境界之高,气质之纯,绝非当今艺术界最重要的人物可比。然而艺术巅峰上的无限风光,浮躁的“聪明人”欣赏不了,和我自己一样平凡的人只能望而兴叹。

因此,我决定用最真实的方式讲述我脑海中的张定和灰婴的故事。

遇到灰宝宝有点巧合。1982年春,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此时,250年法国绘画展正在中国美术馆轰轰烈烈地展出。我喜欢看画,在那里我有幸认识了一位留法归来的女艺术家——北京大学物理系外语系教授郑振庭先生。一个星期天,应郑先生的邀请,我去了她在北大朗润园的家。临走时,郑先生突然决定去镇上看一个朋友,并告诉他的地址。真巧,离我住处只有一楼,于是我们一起出发了。敲开建外李永安社会科学院宿舍7号楼的门,我看到一位五六十岁的聪明善良的妇女正和她的朋友们忙着纪念王森然。她是灰色的婴儿。

这是我第一次和灰宝宝见面。从此,我们开始了持续了20多年的交流。我常常想:人际关系的聚散,都是被一只看不见的巨手暗中操控的,这就是所谓的命运。那么我和灰宝宝是什么关系呢?至少就我而言,是她身上的一种高贵淳朴的气质吸引了我。我们这一代人,生长在“文革”的文化沙漠中,对这种高贵和质朴有着久违的亲切和向往。

灰婴是一个传奇人物,经历了人生的巨大磨难,出生入死。12岁,我去了革命圣地延安,在儿童艺术学院学习生活,在那里度过了我玫瑰色的少女时代。革命胜利后,沉重的打击接踵而至。先是一个年轻的恋人在韩国去世,接着是一场几乎要了她的命的又长又重的病,接着是精神分裂症,接着是第二任尊为师的丈夫去世。然而命运并没有击倒她,艺术之神的召唤让灰婴在黑暗王国找到了自救的方法,濒临崩溃的精神得到了修复。于是,贫瘠而空虚的中国诗坛诞生了真正可以重获尊严的艺术。到我遇到灰宝宝的时候,她已经有了一个坚实的精神家园,变得坚强而冷静。在她身上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杰出校友

庞薰琹,(pángxūnqín)(1906~1985),字虞铉,笔名鼓轩。祖籍塘桥,庞鸿文之孙。著有《薰琹随笔》。组织“决澜社”,举办“决庞薰琹庞薰琹澜”画展,蜚声艺林。是我国知名画家。他的创作,题材广泛,态度严谨,独具风格。曾深入贵州80多个苗寨,考察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创作《贵州山民图卷》,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感人魅力。其代表作有《地之子》、《路》、 《贵州山民图卷》 、 《瓶花》等,享有盛誉。
吴冠中,(1919年~2010年6月25日),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入选“2012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经典人物”。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1950年秋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
张仃,(1917年05月19日—2010年02月21日),号它山,辽宁黑山人;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漫画家、壁画家、书法家、工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曾担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壁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黄宾虹研究会会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院长、《1949—1989中国美术年鉴》顾问等职务 。
白雪石(1915.6.12-2011.4.22),斋号何须斋,北京市人,自幼习画,早年师从赵梦朱,后拜梁树年为师,1937-1948年期间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同时参加湖社画会和中国画研究会;后执教于北京师范学院、北京艺术学院,后在中央工艺美院任教,还兼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会长;多次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等绘制巨幅国画;多次出国举办画展;他的山水画师宗北派,旁及南派,广采博取,兼收各类画种之精华,具有宋画之严谨,元画之轻快,水彩画之秀润,版画之纯净而具装饰美;其中尤以桂林为题材创作的青绿山水画最能体现和代表白雪石的绘画风格。
丁绍光,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外十余所大学名誉和客座教授,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长,美国世界美术家联盟首任主席。
汪亓,1994年9月—1998年7月,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系(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系)。现为故宫博物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团委书记,馆员。
赵农,现为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图书馆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
徐放,1983年7月中央工艺美院工业美术系室内设计专业本科毕业,1986年2月中央工艺美院室内设计系研究生毕业。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市,新南威尔士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研究部环境与空间设计学科主任,教授(4级),博士生导师。院长亚太区事务助理。
李英杰,曾任:总后3540厂总工程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朝阳区工业局副局长。现任:《设计》杂志社社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总后军需工业学院客座教授、奥加美术馆和奥加饭店董事长。
刘元风,1982年1月,毕业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设计系,现为北京服装学院二级教授、院长。
李游宇,文革后77级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毕业生,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上海汉光陶瓷公司董事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刘春华,196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历任北京出版社副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