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壁车轻郎马骢是什么意思?表达“南高峰北高峰”的诗词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06

油壁车轻郎马骢是什么意思

油壁车,指用油漆彩饰的车,这里用了一个“轻”字,使调韵味大增,既表示了车的轻快,更把恋人相逢前的快乐与欣喜刻划得淋漓尽至。

出自宋代康与之的《长相思·游西湖》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译文

南有高峰,北也高峰,两峰之间,一片湖光锁在烟霭迷蒙之中。春天来了,面对美好的湖光山色,愁绪万千种。郎的情意浓浓,妾也情意浓浓,妾坐油壁香车,郎骑青骢宝马,记得,在九里松初次相逢。

从西湖景物写起。“南高峰,北高峰”二句写山。南北两高峰是西湖诸山中两个风景点。南高峰旧称“高一千六百丈”(今实测为海拔256.9米),风景葱倩,登临远眺,可以把西湖和钱塘江景物尽收眼底。北高峰在南高峰西北,遥遥相对,海拔314米。

比南高峰略高。景观与南高峰不相上下。因为两峰景别致,故作者特别拈出,以概括西湖诸山之胜。—这样措词,也是词调格式的原因。

表达“南高峰北高峰”的诗词是什么

表达“南高峰北高峰”的诗词是:《长相思》又名《相思令》。

  1. 《长相思》又名《相思令》,是只有三十六个字颇具民谣风味的小令。这首词以西湖山水为背景,通过女方对湖光美景的感觉和内心活动,描绘了一对恋人相爱相思和相会的情景。

  2. 原文:长相思

    袁正真

    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浓。湖山图画中。

    采芙蓉,赏芙蓉,小小红船西复东。相思无路通。

  3. 词人袁正真,本为南宋宫人。1276年,元军破临安,谢太后乞降。不久帝后三宫三千多人迁北上元都。当时身为琴师的词人汪元真三次上书,求为道士而返回江南。在其辞别元都将要南行之际,南宋旧宫人为之贱行,并赋诗相送。恭帝德佑二年临安(南宋京城,今浙江杭州)沦陷,随三宫一同被俘往元都,存词一首。袁正真这首词即作于此时。

  4. 这首词出于《宋旧宫人诗词》,从这首词的题材、风调,乃至语言,都很像一首描写男女相思的情诗。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作者租用的一种形式而已,其深意在于表达作者的亡国之恨和思国之苦。

  5. 《长相思》本是唐教坊曲名,后来演化为词牌,是词牌双叠中最短的。全词共三十六字,前后片开头二句多用蕴韵。这首词起笔自然,结笔高明,写景写事,娓娓道来。笔锋辗转,双关妙语,亮出心曲。作者用韵精确,多用比喻,有乐府民歌之神貌。在表达家国之恨,故土之思这个主旨时,从容不迫,举重若轻,情至文生,可以看出词作者超凡的才情笔力。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

南高峰的历史文化

南高峰又名南山,因南方在八卦中为巽位,故又称巽峰,为马日山的余脉。据南宋大诗人陆游《严州重修南山报恩光孝寺记》的记载,早在唐未就有和尚在此修行,“结庐于山之麓,名广灵庵”。宋仁宗庆历年间(104l—1048),扩大为灵寺。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迁于山顶。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赐名天宁万寿。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改名报恩光孝寺。明初复名天宁寺。北宋时曾建有七层宝塔,“与寺俱毁于宣和之盗”,后又历有兴废。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复建七级砖塔,至今犹屹立峰巅。时任巡盐御史的鄢懋卿到严,应地方官绅之请,写下了《卯巽二峰建塔记》,洋洋洒洒千余言,文采飞扬。后人因其依附严嵩,人品低下,故地方志中将作者换成抗倭将领胡宗宪。此记已刻石勒碑,现仍存南峰塔的底层。
20世纪80年代初,旅游部门对南高峰进行了规划建设,植梅数于株,以应“梅花城”之说。初春时节,梅花绽放,暗香浮动,来此探梅游山者很多。又新建了乡贤祠和书画碑廊,塑三国建德侯孙韶,唐刘长卿、杜牧,宋范仲淹、陆游像于乡贤祠,刻宋代严州城图和历代名篇嵌于廊壁,成为一方文化名胜。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