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灭亡后,西辽的皇族究竟去了哪里?西辽河的源头是哪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西辽灭亡后,西辽的皇族究竟去了哪里

西辽(1124年-121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建立的政权,历三世三帝二后,享国八十八年。

西辽的建立者耶律大石是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原本效力于天祚帝,在辽朝即将灭亡之际出奔,于1132年在叶密立城登基称帝,建元延庆,西辽正式建立。

西辽灭亡

蒙古兴起后, 乃蛮部被铁木真部打垮,乃蛮部 太阳汗子 屈出律(又称 古出鲁克)及大量部民逃脱。他们奔往 别失八里,从那里又越过天山到达 库车。屈出律带领部下在库车山里东游西荡,既无粮食又乏给养,而跟随他的那些人已作鸟兽散。

1208年冬,屈出律只好去投奔西辽王朝的菊儿汗。屈出律到巴拉沙衮后,有一段时间为菊儿汗供职。当 花剌子模的沙摩诃末起兵反对西辽时,东方的属国、属部也起来造反,西辽处境困难。这时屈出律提出让他去纠集乃蛮旧部,以强大西辽的建议。耶律直鲁吉接受了他的建议,赏赐他许多财宝并封他为可汗。

屈出律到叶密立和 海押立一带收集自己的族人,又同其他部落结成联盟。他率领这支军队进入西辽直辖领地,大肆杀戮和抢劫。他向花剌子模沙派出使臣,约定夹攻菊儿汗,瓜分西辽土地。屈出律出兵击败西辽军队,遂劫掠乌兹干,又进攻巴拉沙衮,但被菊儿汗打败,士兵大半被俘。屈出律北走,重新集结兵力,等待时机。

1210年, 怛逻斯战役后, 花剌子模和西辽各自退兵。西辽军队纪律败坏,沿途烧杀抢劫,人民惊恐。当他们抵达巴拉沙衮时,居民们紧闭城门,拒绝他们入城。西辽军队的将领们告诉他们花剌子模已退兵。但居民们不相信,坚持战斗了十六天,最后被西辽军队用大象把城门攻毁。西辽军队入城后,屠杀三天三夜,有四万七千人被杀。西辽军队同时大肆抢劫,得到大量财物。但是这时菊儿汗财政困难,国库空空如洗。宰相马赫穆德巴依怕菊儿汗征收自己的财产,便建议把士兵抢劫的财物集中归国库。当将军们听到这一消息后,便各自带军队离开菊儿汗,煽动叛乱。

屈出律得知这一情况后,于1211年秋天趁 直鲁古外出狩猎的时候将其带军队突袭菊儿汗,攫取了政权。《 辽史》记载,“乃蛮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而据其位。”屈出律攫取政权后,表面上对菊儿汗很礼敬“尊耶律直鲁古为 太上皇,皇后为皇太后,朝夕问起居”,实际上是利用他来稳定自己的统治。耶律直鲁古在郁抑悲意中生活了两年,于1213年死去。耶律直鲁古史称末主。

屈出律为了取得契丹贵族的支持,娶了西辽王朝末代皇帝直鲁古之女忽浑公主,并依公主劝告,他由基督教改信佛教。由于花拉子摸国摩诃谟打着 伊斯兰教旗号向东扩张,屈出律在全国大力推行佛教,打击伊斯兰教。屈出律要 穆斯林改奉佛教,至少要穿戴契丹人的服装,并强制推行,引起人民群众的普遍不满。

1218年, 成吉思汗令 哲别率领两万骑兵征讨西辽。哲别尚未到达哈失哈儿城(今 新疆喀什),屈出律已逃之夭夭。哲别抵达后,曾派人向当地居民宣布 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得到居民们的一致拥护,使屈出律所到之处,均遭到抵抗,被迫逃往巴达克山谷(今阿富汗境内)。因山谷崎岖不平,行走困难,蒙古军无法深入。因此,哲别跟当地猎户达成协议;如果能捉住屈出律并交付于蒙古军,蒙古军不再向猎户索取任何物品。猎户因此包围了屈出律及其部卒,将其捉拿后,送交了蒙古军。哲别下令,将屈出律处死。同时,蒙古军顺利进入西辽都城巴拉沙衮(今吉尔吉斯布拉多内吉城),西辽—喀喇汗各地领主相继归附, 西辽国灭亡。

西辽河的源头是哪里

辽河主流上游老哈河汇合西拉木伦河后,称西辽河。西辽河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台河口分为南北二支,南支为主流西辽河,北支为新开河。二河于双辽汇合后南下,至福德店汇合东辽河后始称辽河。经铁岭后转向西南,至六间房再一分为二,一股南流为外辽河,在三岔河与浑河、太子河汇合,称大辽河,经营口市注入渤海;另一股西南流称双台子河,经盘山南汇绕阳河后,注入渤海。

金灭了辽,为何却放任西辽存在

因为隔得太远了。金国和西辽中间隔着大草原和大沙漠,谁进攻,谁吃亏,最后金国索性就不进攻了,默认了西辽的存在。

公元1124年,西辽的开国皇帝耶律大石认为辽国天祚帝无法完成复兴辽朝的大业,于是他就杀掉了天祚帝派去监视他的人,自立为王,决心自立门户。

当时辽军基本被金军杀的全军覆没,其富庶领土也基本都被金军占领,耶律大石审时度势后认为,立即反攻是不可能了,他眼下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远赴漠北,整合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后再反攻。

于是在同年,耶律大石便率领两百铁骑出奔大漠,直奔漠北重镇可敦城。

耶律大石到了可敦城不久后,突然从南方传来了天祚帝兵败被俘的消息。

由于耶律大石是当时仅存的辽国高官中,级别最高的,因而他便不出意外的成为后天祚帝时代,辽国残余势力的最高领导人。

当时,他不仅获得了可敦城的两万辽军精锐铁骑的指挥权,同时也还获得了草原上十几个部落首领的支持,可谓是小有实力。

听说耶律大石在漠北草原领导契丹民族死灰复燃,金国大将完颜宗翰怒了。他深知耶律大石的才干,知道给他机会,以后必然会是金国的大患。于是他就极力向金太宗完颜晟游说,要求出兵攻打可敦城。

但是由于当时金太宗已经下旨攻宋,金军的主力全员开拔,准备南下,没有多余的力量可供完颜宗翰北征可敦城,因而耶律大石就侥幸的躲过了这一劫。(完颜宗翰就是金国五大贝勒之一的“粘罕”)

其后,金军南下,两年时间摧毁北宋,面对富庶的中原,女真人都开了眼,沉迷在了纸醉金迷和掠夺中原财宝上。对漠北草原那块鸟不拉屎的地方,没兴趣,对耶律大石的威胁,慢慢也就遗忘了。

在宋金交战期间,耶律大石认为继续在可敦城待着没前途,毕竟草原人口就那么多,不足以与金国对抗。于是他就在金军主力无暇顾及他的时候,率主力西征,去到了西域扩充地盘。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听说耶律大石去西域抢地盘后,完颜宗翰高兴了,他当即再次向金太宗建议,乘耶律大石不在之机,攻打可敦城,端了他的老巢。

但是由于当时金国大将完颜宗弼在黄天荡被南宋大将韩世忠给围了,金太宗手上没有多余机动兵力。于是他就只给了完颜宗翰一万人,让他去打可敦城。

这一万人,本来就不多。而且还是临时拼凑出来的杂牌军(由燕云地区的汉人和女真人组成的杂牌部队),再加上完颜宗翰事先没有做好后勤准备,仓促出击。因而这一万多金军出击后没多久,后勤就断了,还没走到可敦城,就因为断粮,灰溜溜的逃了回去。

回去后,完颜宗翰再次提议攻打可敦城,但金太宗没理会他。

其后,南宋和金国的战争规模升级,金军主力沦陷在中原无法自拔。再加上当时成吉思汗的太爷爷合不勒汗大闹漠北草原,多次击败金国的边军,并还曾一度攻取金二十七团寨,搅得金国北面一片大乱,使得金国陷入了两面作战的窘境。(金灭辽后,原本臣服于辽国的蒙古首领合不勒汗趁机独立,一度统一草原,与金国对抗)

为了避免三线作战,金太宗就直接否决了完颜宗翰攻打可敦城的提议,并警告他,不要没事找事。

金太宗不想找耶律大石麻烦,但耶律大石在西域站稳脚跟后,他可就要找金国麻烦了。

毕竟灭国之恨不共戴天。

公元1134年,离开故乡已经整整十年的耶律大石决心报仇。他派大将萧斡里剌率七万大军东征金朝。

大军出征之前,耶律大石非常激动,据说一连几夜,他都没有睡觉。

然而,辽军的这次行动非常失败,就跟五年前完颜宗翰的那次北征一摸一样。萧斡里剌带着七万大军在大漠里转悠了几个月,始终没能走出去。其间,随军的牛马多病死,辽军后勤保障中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