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魏蜀吴三国实力对比情况如何?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三国时,魏蜀吴三国实力对比情况如何

在古代,国力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人口、兵员、土地面积上,在这里我们采用《三国志》的数据,来对比一下三国之间的实力差距:

蜀汉:“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馀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采绢各二十万匹”(《蜀书-后主传》)

东吴:“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馀艘”(《吴书-嗣主传》)

根据地图测算,蜀汉的面积大约为106万平方公里;东吴大约为145万平方公里。

有关曹魏,陈寿没有记载其禅位时的相关数据,但是根据后世地图测算,其领土面积在灭蜀汉前约288万平方公里,人口在灭蜀汉前约为一千三百万。

这三家一对比,就可以知道——魏国对蜀汉和东吴的优势是压倒性的,南方的两个国家联手都未必抵挡得住北方,真不是一句空话。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名之一,和《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称之为古典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里有哪些故事比较精彩

非常感谢大圣悟空的信任邀答!只是对于邀答所列前面两个问题,吾人无甚研究,认识肤浅,难以解答;于是就从后面的问题中选了一个相对熟悉的来作答。

《三国演义》作为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半文半白,七分历史,三分虚构,深得读者喜爱,流传最广。其中精彩的故事更是比比皆是。譬如:“桃园三结义”让人感动于刘关张的肝胆相照,义薄云天。“连环美人计”不只让人陶醉于貂蝉的闭月之美;更是钦佩她巾帼不让须眉,为拯救天下苍生不惜牺牲自身清白的爱国爱民精神。“长坂坡赵子龙单骑救主”令人惊叹于白马银枪赵子龙的英俊勇武;又让人为他救得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身涉险境而叹息。“三顾茅庐”让人感佩于刘备求贤若渴之诚意,又令人为诸葛亮隐居隆中而知天下事,更定下三国鼎立,复兴汉室之谋略而喝采。“刘备招亲”让人惊叹于诸葛亮之神机妙算,又令人神往于刘玄德美美的艳福。精彩的故事还有很多,如“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煮酒论英雄”“赤壁之


战”“草船借箭”“空城计”“张飞战马超”“七擒孟获”等等,不能尽述。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对于诸葛亮的形象分析是怎样的

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可以说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精粹。其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更是塑造了人们心目中三国时代群英争霸的故事。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登陆央视,作为中国历史经典名剧,它在中国电视剧史上的地位,是无比具有分量的。

电视剧《三国演义》它尊崇了原著,娓娓讲述了东汉末年山河破碎之时,魏蜀吴的发展与灭亡。各路豪杰出于乱世,亦欲拯救于乱世。在那个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年代,国与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军事掠夺,还有人心叵测的政治斗争,生动的诠释了三国时代的兴盛与没落。而其中被称为古时智者的诸葛亮,更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诸葛亮在三国中的地位,是三国时期的蜀国的丞相,在历史记载里,他被赋予了军事家,政治家等许多的殊荣。而其何以一战成名,则是助刘备与赤壁之战中打败曹军,并攻占荆州,让三国时代,三国鼎立。在剧中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风度翩翩器宇不凡,他的足智多谋让敌军连连溃败。在三国之争中,司马懿,诸葛亮,可以都排的上名号,然后诸葛亮之所以能有好的口碑,是因为他内心较为纯良,所谓的野心,也仅仅是辅佐好一代的君臣。而司马懿与之相比,他的聪慧则是想成为帝王,而不是辅臣。

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可谓是观众心中较为印象深刻的一个版本。尤其是他羽扇纶巾为君主出谋划策之时,俨然一位奇才。通过很多史书还有荧幕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法度严明,知人善任,在剧中体现的是十分的明显的。从著名的“挥泪斩马谡”到“三气周瑜”,他对于心中仁爱的部分,自我克制的是十分隐忍的。诸葛亮心中对于“恢复汉室”的伟大抱负,是十分执着的。于是他深知想要辅佐好君臣就要让自己习惯于战乱之时的厮杀与尔虞我诈。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物,其实在最初是怀才不遇的。他的才情与抱负促使自己的本性,是十分的清高的,这种清高与自负,是因为他能承担的其岁月的孤独,也能放的下对于世间权利的贪欲。直到“三顾茅庐”事件后,诸葛亮被对方的真诚所打动,他深知伴君如伴虎这个道理,所以在三国之争中,他并没有称帝王之意,而是鞠躬尽瘁的辅佐自己的上级,可以称的上是十分的尽职尽责的。

深究诸葛亮的生平,会发现,这个人物能有相当大的才情和抱负,是因为其家族本就是学识渊博之辈。他最初所创作的“隆中对”被刘备称赞,而诸葛亮选择刘备,则是二人抱负的一致,三观的统一。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诸葛亮才华不被认可的时间里,刘备看出了他身上的熠熠生辉。

所以回顾《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对于三国鼎立的剧情促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的智与谋让兵戈相见的年代,有了一丝文人气质的博弈,这种老祖宗的智慧,则是我们现代人所值得学习的。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张冠李戴的故事

《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正史,而罗贯中是尊刘贬曹的,自然会多替刘备讲话。为了塑造刘备的伟大形象,就将很多别人的光辉事迹,移花接木给刘备这边的人。那么《三国演义》有哪些张冠李戴的故事呢?

一、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虚构的,事实上根本没有可操作性,十万只箭二十只船,每只船承受五千只箭,每只箭二百五十克,那么一只船承受三千斤重量,不沉船才怪。而且曹操也没那么傻吧,假如射一阵火箭,诸葛亮岂不成了烤乳猪。

不过,正史上倒是有孙权借箭的记载。说是孙权乘轻舟到江对岸观察曹军部署,曹操发现后,令军队射箭,很快孙权的船因为一侧负重太多倾斜了,于是孙权下令将船掉了个头,很快两边平衡了。

二、火烧博望坡

火烧博望坡这事其实是刘备干的,刘备混了大半辈子很少打胜仗,唯一一次打了胜仗还被罗贯中挪给了诸葛亮,刘备泉下有知,不气死才怪。

刘备博望坡放火的时候,诸葛亮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当时还在隆中种地呢,要等五年之后,才出来找工作。

三、三英战吕布

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最有名的桥段,吕布以一敌三,勇不可当,最后虚晃一招,还能轻松逃离,不愧三国第一猛将。当时关羽、张飞和刘备刚刚崭露头角,还没什么名气。

事实上三英战吕布根本没有发生过,当时刘关张三兄弟依附公孙瓒,刘备是个小队长,关羽和张飞只是小小弓马手,而公孙瓒根本没参加讨董卓行动。其实打吕布的另有其人,他就是孙权的爸爸孙坚,三国里面能单挑的过吕布的,也只有孙坚一人。

四、空城计

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诸葛亮独自一人在城楼装神弄鬼,司马懿愣是被绝妙琴声感化,主动退兵三十里。这个太离谱了,司马懿如此聪明的人,难道不会先派五千军马攻城试探一下,或者让弓箭手万箭齐发,如果这样,诸葛亮还不被射成筛子。

曹操倒是对吕布使过空城计,吕布有勇无谋,谋略比司马懿差十万八千里,以他的智商确实能上当。

罗贯中确实是个乾坤大挪移高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