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亲戚反对的爱情要继续吗?恋爱心理学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怎么回
发布时间: 2023-07-06

父母和亲戚反对的爱情要继续吗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两个人合不合适,要不要在一起,不要问任何人,去问自己的心。 如果是刻骨铭心的真爱,别人的反对就不要管他了吧。

在两个人都是正能量的人这个前提之下,说说我的看法。

一、若属于同居长干,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深意笃,彼此互相了解,一生默契,这挺好呀,要珍惜才是,为什么要因为别人反对而不继续呢?

二、若是同学关系,尤其是大学的同学,同窗苦读,朝夕相处,互帮互学,学情深厚,彼此互相青睐,学久生情,这挺好呀,要珍惜才是,为什么要听信别人的话而分开呢?

三、若是单位的同事,共事本身就是缘分嘛。何况咫尺之交,和乐融融,遇事同商共谋,有共同的追求和价值取向,这挺好呀,要珍惜才是,怎么能因亲属反对就影响了美好姻缘呢?

四、若是朋友介绍,也没关系。处上一段时间,走上一段路程,来一段灵魂的碰撞,彼此相互合拍,倾心对方,这挺好呀,要珍惜才是,为什么父母反对就了结了姻缘呢?

五、若是网上偶遇或是平时奇遇,那也没什么不好。千里姻缘一线牵嘛。人总是从不认识到认识,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不了解到了解。这个过程也正是爱情升温或取舍的过程。适合的,我们在一起吧;不合适的,我们再见吧,不也是多个异性朋友吗?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别人是没有发言权的,我觉得。

不过,话又说回来,父母的话不是什么也不听,虎毒不食子,何况父母是生你养你的人,他们肯定是希望你好的。然而,父母毕竟不是“当事人”,他们无法全面的了解你的心理状态,爱情状况,工作情况等等,因此他们的话作为参考罢了,时间长了他们会慢慢理解你的。

这里要着重强调一点,孩子在爱情婚姻上听父母的话与否,与传统的“孝”不能抢拉硬扯,硬性关联。再说了,父母也不能跟我们生活一辈子,以后的生活要我们自己去过的呀,在现代社会里,因父母之命而断送了子女婚姻幸福的事不乏其例啊。这里,也给做父母的敲一下警钟!

当然,如果你自己对眼前的爱情都不看好,那这段感情还是早点结束为好。要记住的是,世界上没有哪一份感情尽如人意,只求无愧于心罢了。

总之,在爱情问题上,如果对方人品不差,见到后就心仪,就有感觉,处久了甜蜜感浓浓的,温馨感甜甜的,粘稠度高高的,信任度强强的,那你为何要总是听别人的呢?就是他(她),准备结婚吧!

恋爱心理学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怎么回事

恋爱心理学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怎么回事?

相信题主和读者一定看过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按照百度百科的资料: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学家德斯考尔等人在对爱情进行的科学研究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父母或长辈干涉儿女的感情,这青年人之间的爱情也越深。就是说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更强烈,恋爱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牢固。这种现象就被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为什么会有这种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这里我们必须要从亲密关系中两个重要的因素谈起:激情(Passion)和亲密性(intimacy)。

什么是激情?

毫无疑问,激情其实是一种主观感受状态。激情涉及对伴侣的强烈的积极的情感。性的欲望和活动经常被认为是充满激情的爱情的重要组成部分。Hatfield等人(1987)将激情的爱定义为涉及对他人强烈的吸引力。这些感觉的典型特征是生理唤起和以多种感觉与他人结合的强烈期望。 如果这个人是一个符合条件的性伴侣,那么充满激情的爱也会包括性吸引力和欲望。这里,主观感受状态(The subjective feeling state)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以主观感受到的强度(或称唤醒的程度),可能是准确衡量激情程度的标准。 渴望与TA在一起,对TA的积极反应而感到快乐的程度,以及对TA的拒绝所产生的绝望程度,都可以作为激情的重要指标。

而按照Hatfield等人的定义,激情式的爱是“一种狂野的情感状态;温柔的、带有性欲的体验;狂喜和痛苦、焦虑和解脱、利他和嫉妒共同存在形成复杂的情绪体验。”那么,问题来了,激情这种强烈的生理唤醒程度又是哪些因素引起的呢?

容易唤醒个体的激情的因素有哪些?

推动激情式的爱的生理唤醒受许多因素影响。心理学家们发现,下列因素是最主要的几种:

  • 性的欲望
  • 害怕被拒绝的恐惧
  • 要了解某人带来的兴奋
  • 父母或者情敌的压力带来的失败感
  • 与爱人争吵带来的愤怒
  • ……等等

上述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生理唤醒。而一旦这种生理唤醒起作用,那么,主要的特征表现就是:不管这种爱的原因是什么,它都有下面几个特点:

  • 对方占据自己的思想
  • 爱情使人们脑海中充满对方的形象
  • 他们把对方理想化
  • 认为对方在所有方面都是完美无缺
  • 通常来得快,去得也快
  • 这种爱情的体验虽然强烈,但却很脆弱和短暂

从这里可以看出,《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而来自家庭的这种压迫,使得他们有了强烈的生理唤醒!但这种强烈的生理唤醒,为什么会导致他们反而爱得更深?这涉及到爱情中的另外一个重要成分:亲密性。

激情和亲密性

激情和亲密是爱情中的两个最突出的成分(Hatfield,1987)。相信大多数读者对这个假设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问题是,这两个因素是密切相关的吗?

有一些研究显示出激情和亲密性有着强烈的正相关,尤其是许多横断面调查研究中大多支持这个结论(例如Patton&Waring,1985),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些纵向研究的调查结果的话,就会发现这两者之间关系其实相仿复杂,并不是一定存在着正相关!你发发现,在亲密关系刚开始建立的时候,激情在浪漫关系的早期阶段,通常被认为是很高的。 相比之下,亲密性可能会在恋人之间的关系持续多年后,才达到其最高水平,而那时激情已经消退!

因此,激情并不与亲密性本身有密切联系,而是一种与亲密性的变化密切相关。概而言之,激情其实是对亲密性增加的主观知觉(subjective perception of increasing intimacy,Baumeister & Bratslavsky, 1999)。 用数学术语来说,激情是亲密性随时间推移的一阶导数的函数,用公式表示就是:

这里P表示激情,I是亲密关系,t是时间。因此,当亲密感觉迅速上升时,就会产生高度的激情。 然而,当亲密关系保持稳定时,无论它处于高位还是低位都是稳定的,激情会减少到零。

如此看来,根据心理学家们的假设,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建立恋爱关系的初期就遭到了双方家庭的强烈反对,而这时是他们亲密感迅速上升的时期,也是产生高度激情的时期,而激情的重要特征是不可控制,缺乏理智,因此,往往会产生很多极端的行为,剧中的这对情侣就以殉情的悲剧形式,留给观众们无数的同情和悲叹!

【阅后作业】如果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双方家庭,在他们的恋爱关系稳定,或者激情降到一个较低水平时,再对他们的爱情关系进行干涉,效果会怎么样?假设你是莎士比亚二世,你会如何构思这个剧情呢?请在讨论区发表你的观点。



为什么有些男女双方都爱对方,爱的死去活来,最后却不能与爱的在一起

问世界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令人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失去了让人萎靡不振,久久不能释怀。每个人都向往花好月圆、岁月静好、朝朝暮暮的爱情,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遇到真心相爱的人,梦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然而情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