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老美核潜艇擅闯琼州海峡,被围困7天7夜,最终落荒而
发布时间: 2023-07-11

1972年春节前夕,美国总统尼克松计划展开“破冰之旅”,他即将成为第一个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然而此时的中国琼州海峡却暗潮涌动,似乎是在酝酿着一件天大的阴谋。

美国一艘核潜艇尾随商船,悄无声息地驶入中国琼州海峡。未过多久,中国驻扎在南海的两支猎潜艇编队便发现入侵者,为保证此次访问计划的顺利展开,海军部队第一时间展开驱逐任务。

此时仅仅距离尼克松访华不到半月,为何美国军方会派遣核潜艇进入中国领海?最后双方到底有没有发生火力交锋?美国军方自以为能够无声无息地在中国领海航行,那么又是如何被中国海军第一时间发现的呢?

一、美国核潜艇入侵琼州海峡

1972年2月7日,中国南海海军接到命令,要求派出猎潜艇编队第73大队和74大队驶向琼州海峡进行训练搜寻任务,同时封锁琼州海峡东西两个方向的出口。

在当时处于军事机密考虑,对外宣称是进行正常的训练任务,并没有说明是搜寻美国核潜艇。

那么拥有高端科技的美国核潜艇,是如何在刚进入琼州海峡就被发现的呢?这还要多亏有“编外海军”之称的中国渔民。当地渔民在外作业时,发现水下异常后第一时间就将情况反映到当地海军信息中心。

这一消息让中央军委都为之震惊,紧急组织召开分析会议,最终对美国此行为的意图有以下几种分析:

首先便是想要试探中国海军的实力以及火力部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军实力相对较落后,依旧是在美军的掌控之中。

其次就是在尼克松访华前夕试探中方对美国的外交态度,借此破坏此次外交行动。

美国核潜艇没有经过中方同意便驶入中国领海,按照国际惯例而言中方可以选择动用武力进行销毁,但在这个敏感的时机中方不得不谨慎选择。

一旦中美双方在琼州海峡出现火力交锋的话,那么中美双方关系即将引来的转机将彻底付之一炬,两国将重新陷入战争的泥沼。

展开全文

为了维护中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以及即将到来的尼克松访华,中央政府决定对这艘进入琼州海峡的核潜艇进行驱逐处理,尽可能地避免出现火力交锋。

琼州海峡是一条成东西走向的狭长通道,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总长度达到80公里。海峡的西部出口比较宽敞,但水位较浅,不利于潜艇航行。东部出口虽然水位较深,但地势极为复杂。

经过对海峡地形的分析,最终猎潜艇将入侵者的位置锁定在琼州海峡的中部区域。

随后指挥处派遣两艘037型猎潜艇前往琼州海峡东,对美国核潜艇进行堵截任务。其中一艘在海峡东出口1号浮标指定位置进行范围性搜索,另一艘继续向北搜索一直到大洲岛附近,然后掉头重复进行搜索。

南海舰队采用这样的搜索计划着实把美国核潜艇吓得不轻,一旦猎潜艇发现核潜艇所在位置并且投下鱼雷的话,那对他们来说便是毁灭性的灾难。

为了躲避猎潜艇的追捕,美国核潜艇选择关闭发动机,降低因航行发出的噪音,将自己深深隐藏在南海的最深处。

显然这样的办法是比较有效的,当时中国海军的实力尚且薄弱,所配备的海下探测仪器的能够搜寻的范围极为有限。整个南海舰队在目标区域搜寻将近一周,仍旧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在长期搜寻无果的情况下,海军上级领导指定了引蛇出洞的方案。秒既然美军在中国海军的威胁之下选择静静躲避,那么我们也暂时选择敌不动我不动,光明正大地将舰队征调回来。

虽然海军领导的决策看似云淡风轻,但是随着美国总统访华的日子越来越近,核潜艇的存在对于这场会议始终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南海舰队面对的压力日渐增大。

二、老美核潜艇狼狈逃窜

美国核潜艇方面得悉消息中国海军撤退的消息后,立即从蛰伏的琼州海峡海底潜出,此时距离躲避猎潜艇已经七天七夜。

当核潜艇的发动机重新开始轰鸣,悄悄躲避在附近海域的猎潜艇280号通过声呐发现了蛛丝马迹,随后立刻将获得的消息上报给指挥处。

指挥处下达命令,要求猎潜艇编队紧跟核潜艇行进方向,但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够向其发射深水炸弹和鱼雷。如果潜艇出现什么异动,要第一时间反馈给指挥处。

此时紧咬着核潜艇的猎潜艇编队只知道自己锁定的是不明身份的潜水器,并不知道是美国核潜艇。一直跟随到国际公海的最边缘后,这时经历了七天七夜潜水的美国核潜艇早已经无法忍受。

就在这时,核潜艇缓缓从深海之中浮出水面,进入中国海军视线的是,徐徐上升的美国国旗、巨大的核潜艇以及一众美国海军士兵。

这些士兵走向甲板深深呼吸着新鲜空气,并且向站在猎潜艇编队上的中国将士们挥手告别。直到此时,他们才知道自己的对手竟然是美国核潜艇,最终美国核潜艇顺利向公海驶去。

在这件事情上中国选择温和的方式进行处理,使得中美之间免于火力冲突。这件事情的顺利解决保证了尼克松访华的顺利进行。中美之间成功建立外交关系,打破了美国反华势力的阴谋。

那么为何美国核潜艇会选择在尼克松访华之际,驶入中国南海海域呢?背后的真正原因绝不会是那么简单。

在尼克松执政的美国政府,政府与军方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在尼克松竞选总统的时候,对外宣称自己在上台之后将会停止美国在越南的战争,可是结果却差强人意。

尼克松不仅没有停止越南战争,反而是在这场战争上不断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导致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尼克松这一政治举措,让众多和平主义者以及美国军方强烈不满。

随后在解决日本问题上是,尼克松提出“均势外交”的外交策略,这一措施对于驻扎在日本冲绳的美军造成极大地限制。

当时的日本冲绳是美军在亚洲地区极为重要的战略据点,但尼克松的这一政治决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冲绳所在美军基地发挥其作用,进而影响美军在亚洲太平洋格局中的地位。

于是美国高层官员都认为,尼克松只是一个图谋政治利益而不顾美军死活的自私政治家。随后在尼克松上台之后,美国军方搞出“泄密门”事件,将尼克松坚持继续进行越战的消息公布出去。

国防部长惠勒在对外声明中写到:

“冲绳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重要的军事战略基地,倘若不能够无限制使用冲绳,美军在可预见的未来是否能够实现计划中的部署任务成为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此消息一经泄露便引起全国上下众多的不满,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尼克松最终被迫选择低头,开始着手安排越南撤军的计划。

三、中美之间的海军交锋

那么既然美国军方已经计划行动,为何仅派出一艘核潜艇呢?

尼克松在美国高层内部引起强烈的不满,美国军方用实际行动表示自己对尼克松政治举动的反对,但他们也知道,贸然对中国发动军事攻击的后果是两个国家都无法承担的。

在实现美国过于轻视中国海军的实力,因此想要隐藏在商船后面悄无声息地进入中国领海,对中国政治和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刚进入琼州海峡其行踪便泄露。

在中国猎潜艇编队的压制之下,美国核潜艇没有来得及执行任何任务,只能躲在南海深水地区长达七天七夜,最终被驱逐出我国领海。

尽管此次事件以和平方式收场,但依旧暴露出中国与美国军事力量之间的差距,与美国海军进行武力交锋时没有多少胜算。

1974年,中国和越南之间发生了一场西沙海战,虽然这是一次小规模的火力交锋,但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与其他国家进行的海上战争。

在战争发生时,中国南海海军装备舰艇都已经老化落后,并且吨位仅有几百吨,没有大口径的火炮,只装配了小口径炮和机枪。

与中国相比起来,越南的军事装备可谓是先进的。美国在从亚洲战场撤退时,为越南留下了大量的大排量舰船,总吨位已经达到2000吨,更是配备了127毫米的火炮。

中国虽然在军事装备上相对落后,但海军将士们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作战经验,最终取得胜利。不过在面对当时的越南都极为吃力的情况下,可想而知如果参与到世界海军舞台上时,中国将落入怎样被动的局面。

2020年,美国调派重兵在中国南海明目张胆地进行军事演习,但如今的中国海军已经不是半个世纪之前的样子了。

俄罗斯著名军事专家瓦西里声称:

“中国海军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目前海军实力已经超越众多老牌海军大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

美国的军事威胁无论再强大,在中国东风导弹的瞄准之下,都只能是一个会移动的活靶子而已。

进入21世纪的中国,中国成功研制装备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的国产舰艇。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每年下水军舰的吨位数已经达到了世界总水平之和,在2019年一年便成功下水10艘主力舰船。

在短短数十年之间,中国海军已经从当初的一无所有,一跃成为现在世界第二的位置。倘若如今美国核潜艇再潜入中国南海,那基本上是有去无回的。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