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我很叛逆,并且也特别易怒怎么办?我渐渐步入青春期和妈妈经常吵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青春期的我很叛逆,并且也特别易怒怎么办

樊登知识超市—13. 姜振宇:Hold住青春期  可以作为参考

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个人知识提升的学习资源,包括这两年很火的短视频直播带货运营,各大渠道引流,视频剪辑和有声书等资源,每个分表格都是不同的类目,需要什么切换即可。后面会不断汇聚更多优秀学习资源,供大家交流分享学习,需要的可以先收藏转存,有时间慢慢看~

樊登读书会个人学习提升课程

我渐渐步入青春期和妈妈经常吵架

青春期是人体发育最快时期,同时也是孩子成长中的叛逆期。
你和妈妈经常吵架就是具体表现,因为这一时期孩子都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父母所说的明明是好话却听不进去,常常对着干,闹得厉害的有离家出走的,有不上学的,甚至还有轻生的。
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来说父母应该学会如何去关心孩子是最重要的,最忌简单粗暴,以疏和导为主,使孩子明辨是非,健康成长。

解密青春期之自我意识

什么是自我意识

所谓自我意识,就是指自己意识到自己,它包括认识上的问题,以及对自己的情绪体验和行为调节。
个体通过自我评价、自尊情感,自我接纳三个过程形成对自己的态度或自我概念,其中又涵盖被自身所认知的自己,被他人所认知的自己,理想的自我意象等内容。

自我意识对个体的影响

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是个性社会性的核心结构成分,衡量个体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社会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他们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是否能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能否将自己习得的知识经验有效运用于未来的生活之中。
自我意识水平,人际关系状况直接影响到个体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甚至影响其社会化成长和心理健康发展水平。

我们人的一生中有两个自我意识的发展高峰一,一个是两岁左右,第二个就是我们的青春期。

第一阶段

你们有经历过孩子可怕的两岁阶段吗?他们总爱说“不”,开门的时候,如果你没有按照他习惯的顺序来,让他自己动手,他就会大发脾气,哭闹不止。

其实这时候是孩子在建立自己的内在秩序,体验到我做为一个独立的存在。刚出生时孩子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对妈妈的及时回应有着绝对化的要求。

这个时期的“不”是孩子在体验自主感,体会一种可以影响和掌控他人的力量感,也是孩子发展独立性的第一步。

第二阶段

第二个时期呢!就是令大多数父母恐惧的青春期了,是个人自我意识发展的第2个高峰期,也是个体能不能通过自我探索,自我发展,完成自我同一,实现个人意志的一个重要机会。

这时候的孩子有可能一改过去乖乖听话懂事的样子。父母说什么都不想听,你让他往东他就偏要往西。

我家儿子在这一时期的明显表现就是,对什么吃的玩的都不感兴趣,唯独喜欢我们禁止的手机和游戏。无论我们怎样的苦口婆心,他都只不耐烦的会回一句:“知道了”。结果你会发现这句知道了,不过是为了应付你而已。

孩子的表现让我们感到特别失控和迷茫,不知道他到底怎么了,也不知道我要怎么办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让他听懂我说的话,按我的要求去做。

过去那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变成这样。为什么看着我们这么着急,这么难受他都无动于衷。

根源

其实不是孩子变了,而是孩子长大了,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需要改变了。

1.独立意识的发展

青春期早期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要求独立的愿望日趋强烈,会出现反抗性及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孩子们需要通过对父母的反抗,来证明我长大了,因为他们想要为自己做主,成为自己的主人。如果一个孩子还是什么都听父母的,父母是绝对正确的,那“我”在哪里,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的存在还有意义吗?

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孩子对曾经被奉为神明的父母产生了怀疑,他们发现原来父母也有很多做不到的地方,父母的观念并非绝对正确。于是就有了批判性思维,可以说,他们的成长就是从质疑父母开始的。

这一时期的孩子会逐渐产生一种惶惑的感觉,自觉或不自觉的将自己的思想从一直嬉戏于其中的客观世界里,重新转向主观世界,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

青春期孩子内心世界越发丰富,情感体验越发强烈,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我是个怎样的人”,“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诸如此类的,关于我的问题萦绕于他们心中。

2.镜像作用

由于镜像自我作用,他人是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体通过与他人互动社会交往,想象他人对自我的看法,然后融入这些反射性的评价,从而形成自我。

这一时期的孩子,他们特别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如果得到正向的鼓励和肯定,他们就会充满了信心和力量,觉得我很好。如果收到负面的评价和否定,会让他们沮丧、灰心丧气,没有动力。

3.自我同一性

青春期孩子发展的一个中心任务就是同一性的完成,他们开始追求性别、理想、信念、职业等方面的同一性,会不断思考“我是谁”,“我要去哪儿”,“我该如何去”等问题。

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孩子,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体验、调整。推翻过去父母和外界给他们灌输的价值观,重新去认识世界,整合、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就拿生涯规划来举例,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父母告诉他你要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将来就可以做什么,。孩子们需要思考“我的兴趣是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过程中迷茫是正常的,没有目标也是正常的,通过不断的尝试、调整、内化,孩子才能确定自己的目标。

作为父母,除了适当的引导,我们能做的其实就是陪伴和鼓励。我们的要求,否定,打击都会带来孩子们内心巨大的内耗。他们会把本来用于成长自己的力量用来对抗父母,有的甚至导致没有心力继续学习。

埃里克森认为,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会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
这段话就是我家儿子经历的真实写照,当他感觉到自己被控制,不能自由的去探索、发展自己,就会用自己全部生命的力量来反抗。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到了高中阶段,随着生理发育的显著变化,高中生开始产生“我是一个成年人的感觉”,他们已经能够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我意识活到了一个全新的感觉,“我的事情我做主”的独立感日益增强,希望自己能像成人那样独立抉择。

自我评价日臻成熟,自我意识逐步分化,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两个部分,对父母及其他成人的反抗性成分相较于初中阶段以明显减弱,能够以理性、尊重的态度对待长辈。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他们的自尊感更为突出和强烈,极其渴望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赞赏与肯定,对于外界的评价尤其关注和敏感。

请您对我如何度过青春期提供一些建议

首先心态方面是最主要的,一定要正面对待和正视,青春期期间对异性关注度会上升,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有几个建议可供参考

1. 释放压力,增加适当的运动,就像跑步,打球等等可以非常好的释放压力,合适的进行锻炼。
2. 转移注意力,适当的把精力花在学习上,专注自己的学习成长,在学习上取得的精进会很有成就感。
3. 和异性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