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愚人节当天,上海报纸刊登了两则假新闻,结果竟成为真预
发布时间: 2023-07-11

1946年,当时的《上海时报》与《辛报》为了博眼球,在西方的“愚人节”时故意刊登了两则假新闻。新闻一说:冯玉祥将赴美“考察水利”;新闻二说:姜公美已经被当局枪毙了。由于这两则假新闻里提到的两个人,都是当时的大名人。所以,报纸一出,立即引起极大的轰动。结果,前者真的访美去了,而后者,本来只是被判监五年,结果愣是被提出来枪毙掉了。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四十年代的中国,上海依旧是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魔都。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上海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最大。尤其是上海文化界的那些名人们,喜欢着洋装,喝洋酒,抽洋烟。所有的一切都要仿照“洋派”的作风。对于“愚人节”这新鲜玩意儿,作为当时最时尚的媒体,自然不会放过。因此,《上海时报》特意挑了两个当时最热门的话题人物来做文章。

冯玉祥当时是国民党的陆军一级上将和常委。抗战刚刚结束的时候,他就提出当下的首要任务是要“建国”。要努力发展科技,抓经济建设与民主政策。提到的桩桩件件,都要参考西方世界。《上海时报》的记者平时早就关注着他的动向,因此到了4月1日,就杜撰了一则他将为了水利方面的问题出访美国的消息。整篇报道写得似模似样,还模仿冯玉祥的口吻,编造了人物对白。没料到,当年的6月,冯玉祥果然向国民政府提出访美的请求。

另一则假新闻主角叫姜公美,原来是国民党上海宪兵队的队长。抗日刚一胜利,他就以“接收大员”的名义,到处实施勒索,吃拿卡要、公报私仇,贪污了不少钱财。姜公美被捕的时候,所有上海人都在盼着他死,结果当时的法庭,仅仅是判了他五年的牢狱,叫他吐出赃款了事。之后,上级部门又认为审判不当,正在报请复核,但是却一直没有下文。

展开全文

1946年的4月1日,姜公美已经在牢里服刑半年,《辛报》记者突然跳出来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说他已经被正法了!胡说八道本来不打紧,麻烦的是,就有老百姓信以为真。他们奔走相告,互相庆祝。有人还拿了几捆炮仗,带上锦旗,跑到政府门前表示感谢。弄得当时主审的沪淞警备司令部尴尬不已。姜公美的案子,后来一直拖到当年11月。姜公美最后还是被当局从监牢里提出来,枪毙了事。

四十年代,国内的报纸弄“愚人节”新闻的不止这两起。两年之后,《南京人报》也搞出了一个“鸡鸣寺道人”的大戏。当时《南京人报》的记者发稿说,南京突然来了一个鹤发老道,能生嚼铜铁为食。他不住在道观,却要挂单于“佛寺”。开口能判祸福吉凶,百般灵验。结果搞到国民党内很多元老与代表,纷纷闯进南京的寺庙要人。不过,这则假新闻中的老道最后并没有找到。而前面的那两则,却是有目共睹的“灵验”了,让当时的人啧啧称奇。

那么,究竟是出于巧合,还是《辛报》与《上海时报》的记者精通玄学,有未卜先知之能呢?其实恐怕都不是。先说第一桩新闻,冯玉祥要访美,虽然的确是事发之后两个月才提出来的。但是早在1946年1月之前,他就在政府工作会议上,提出过这样的想法,只是没有定下行程。再说第二桩新闻,姜公美最初被判刑五年,当时上海市市长兼警备司令钱大钧在当年2月份已经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公开指责负责审判的李申之“处置不公”,并声称要报给蒋介石复核。

这些事,作为普通市民未必留意到。即使留意到,也不可能时时记在心里。而记者就不同了,他们就是吃这碗饭的。所以,冯玉祥访美是迟早的事,而姜公美被枪毙,也在情理之中。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