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108好汉,其中有8人被金圣叹评为“上中人”,他们都是谁?山东原来每个县都有酒厂,能说一下各县区的品牌酒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梁山108好汉,其中有8人被金圣叹评为“上中人”,他们都是谁

梁山108好汉,其中有9人被金圣叹评为“上上人”,有8人被评为“上中人”,有11人被评为“中上人”,有2人被评为“下下人”,本文重点介绍一下8个“上中人”,看看他们都是谁?

第一个:秦明

秦明,由于性如烈火,被称为“霹雳火”。他本来是朝廷命官,青州指挥司统制,后中了宋江的诡计,被生擒活捉后归顺梁山。秦明位列马军五虎将之一,武器是狼牙棒,打仗非常猛,是冲锋陷阵的一把好手。

按理来说,秦明这个级别的将军,只要自己注意点,一般不会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了。但是秦明却热衷于两军阵前厮杀,在征讨方腊的最后战斗中,被方腊侄儿方杰一戟杀死。可能是由于秦明死于非命,结局不太好,因此他没有被金圣叹排进上上人,只能屈居上中人。

第二个:索超

索超,每次战斗一马当先,人称“急先锋”,武器是一把斧头。在梁山军攻打大名府时,索超被擒,于是归顺梁山,在大聚义时是梁山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索超是先锋,难免阵前亡,在征讨方腊的时候,死于方腊帐下大将石宝之手。

第三个:史进

史进是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师傅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他身上纹有九条青龙,因此人称“九纹龙”。史进刚出场时,非常豪迈,十足的英雄好汉。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梁山好汉出场后,史进越来越被边缘化,在梁山上也仅仅排名第23位。史进的结局也很惨,在攻打昱岭关的时候,他被庞万春一箭射中而亡。

第四个:呼延灼

呼延灼,是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和杨志一样,都是出身名门。但是由于呼延灼比杨志运气好,上梁山后,成为马军五虎将之一(杨志只是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之一),在梁山上的名次(第八位)也比杨志高多了。

然而,在金圣叹眼中,呼延灼却比杨志差,只排在“上中人”之中。

第五个:卢俊义

卢俊义,外号“玉麒麟”,是水浒传中名义上的第一高手,棍棒天下无双,江湖人称“河北三绝”。他被逼上梁山,在梁山上地位仅次于宋江,排在第二位,是“天罡星”。

可能是由于卢俊义被管家李固和妻子贾氏欺骗,不是那么睿智,武功虽高,却没管好身边人。再加上卢俊义在灭了方腊后,不听燕青的劝告,回到京城,中毒溺水而亡。因此,卢俊义与“上上人”无缘,只能屈居“上中人”。

第六个:柴进

柴进,沧州人氏,是后周世宗柴荣嫡派子孙,梁山108好汉中出身最显赫的好汉。他最主要的特点是仗义疏财,喜好结交四方豪杰,尤其是落难的英雄好汉,如宋江、林冲、武松等人都受到过柴进的帮助和款待。由于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妻舅殷天锡抢夺柴进叔父柴皇城的花园,柴皇城忧愤而死,柴进打算告御状却被下狱。宋江带人攻破高唐州,救下柴进大官人,一同上了梁山,落草为寇。在梁山上,柴进专管钱粮,算是搞后勤吧。

在征方腊的时候,柴进曾化名柯引,进入方腊军中卧底,为最后击败方腊立下大功,回京后辞官回乡,善终。

第七个、第八个:朱仝和雷横

朱仝和雷横两人都是济州郓城县人氏,都是郓城县都头,其中朱仝是马兵都头,雷横是步兵都头。朱仝,红面长须,人称“美髯公”,活脱脱关公转世。两人都和押司宋江、晁盖关系要好,曾给晁盖通风报信,放走宋江。

两人在上梁山后,大聚义时,朱仝排第12位,担任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是马军头领,而雷横却排在第25位,是步军头领。然而两人的结局却不尽相同,雷横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战死在德清县,朱仝最后活下来,还官运亨通,征方腊回京后官拜保定府都统制,最终官至太平军节度使,比当年一个小小县城的马军都头强十万八千倍。

结语

梁山上108好汉,只有以上8人被金圣叹评为上中人。他们虽然比不上吴用、李逵、阮小七、林冲等“上上人”,但比宋江、时迁“下下人”,石秀、阮小二、阮小五、张横等“中上人”,杨雄、戴宗等“中下人”强多了。

(本文主要参考《水浒传》)

山东原来每个县都有酒厂,能说一下各县区的品牌酒吗

县县有酒厂,人人能喝酒,这句话大概说的就是山东。

山东是白酒生产大省,同时也是白酒消费大省,以至于江湖中一直流传着关于山东人酒量的传说

酒厂众多也造成了鲁酒过于分散偏居一隅的局面,酒厂基本都拘泥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贵酒、川酒、苏酒相继全国攻城掠地的时候鲁酒噬待振兴。

山东白酒中不乏酒质口感都不错的,也不乏勇于创新之辈。在历史的步伐中鲁酒也曾经有过辉煌,也曾走在时代的前列勇立潮头,但这种辉煌过于短暂,之后就归于沉寂。这是鲁酒需要反思的,正视自己才能更好的发展。

以下是我整理的山东各市县白酒品牌分布,以图片的形式标注出来比较形象,便于大家理解。

不完整的欢迎各位酒友补充。走纰漏的地方欢迎各位酒友指正。

关注小高了解更多白酒知识,发现更多纯粮口粮好酒。

为什么柴进请的洪教头那么弱,而祝家庄曾头市请的教师那么强

这个问题,《水浒》中有一个好汉的心里最清楚!这个人就是武松。

怎么回事儿?为何会这么说呢?

这事儿,还得从武松当年在清河县犯了事儿,逃到柴大官人庄子上说起。

话说武松在清河县跟人打架,把人打昏后,他以为打死了人,就慌忙逃出了清河县。

逃去哪里呢?

武松首先想到了一个人,沧州有个叫柴进的大官人,在江湖上的名声非常响,他平生仗义疏财,有“万里招贤”之名。

听说这柴进是大周柴世宗的子孙,仗着宋太祖敕赐与柴氏子孙誓书铁券在家中,谁也不敢欺负他,就专招天下往来的好汉,家中养几十个庄客都不在话下。而且,柴进还常常嘱咐周围的酒店:“如有流配来的犯人,可叫他投我庄上来,我自资助他。”

柴进在《水浒》中仗义疏财的名声可不是盖的,有诗为证:

累代金枝玉叶,先朝凤子龙孙。丹书铁券护家门,万里招贤名振。

待客一团和气,挥金满面阳春。能文会武孟尝君,小旋风聪明柴进。

——《水浒传》第五十一回

所以,武松就起身赶往沧州,投到了柴进的庄上。

然而,到了柴进的庄子上武松才发现,这柴大官人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

怎么回事儿呢?

咱们看一下《水浒传》中武松是怎么出场的就知道了。

武松是在“闫婆大闹郓城县 朱仝义释宋公明”这一回出场的。话说宋江杀了阎婆惜后,也是逃到了柴进的庄上。柴进听说宋江来了,马上对其进行高规格的接待——宋江“山东呼保义,孝义黑三郎”的名声太大了。

酒过三巡后,宋江有些走肾,就起身向柴进行礼,表示要去小解一下。柴进便吩咐一个庄客陪同宋江一同前去。

此时,武松也在柴进的庄上。他在干啥呢?书中是这么描写的:

宋江已有八分酒,脚步趄了,只顾踏去。那廊下有一个大汉,因害疟疾,挡不住那寒冷,把一锨火在那里向。宋江仰着脸,只顾踏将去,正在火锨柄上,把那火锨里炭火,都掀在那汉脸上。那汉吃了一惊,惊出一身汗来。

没错,这个在走廊下烤火的大汉,就是武松。这时候的武松身患疟疾,这种病的特点就是浑身发冷,反复低烧。书中虽然没有明说,武松身患疾病,却要在走廊下用火锨取暖,不难猜测,他在柴进的庄子里的日子并不好过。

武松是个性情刚烈之人,被宋江踩翻了火锨,弄了一脸灰后,马上就伸手揪住了眼前这个又黑又矬的汉子,大声呵斥:“你是甚么鸟人?敢来消遣我!”

一个人境遇不好的时候,往往脾气会很大。

宋江被武松这么一吼,酒也醒了一半,正想解释一下,可没等宋江开口,那个陪着他上厕所的庄客先说话了:

“不得无礼!这位是大官人最相待的客官。”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