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未来潜力怎么样?你觉得你认识南京都有哪些变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南京江北新区未来潜力怎么样

我们说江北新区有句话是,过去你不理不睬,将来你高攀不起,现在已经正在成为现实。这就是对江北新区现在和未来看法的真实写照。

长江南京段的交通问题必将彻底解决,南京的江北新区想不发展都难。南京过去历届政府对江北发展早有准备,只是苦于受制长江交通问题没办法解决,才没有大规模开发,但在江北新区核心区留有近30平方公里的大量城市建设用地,全是无需拆迁的好地,它是南京城市发展的最后一块净土和承载地。它的巨大土地价值正在体现。从这几年江北新区发展速度来看,已经证明了江北新区核心区的价值被市场完全认可。

江北新区的发展,其产业发展其实错过了最好的时期,但也有它的后发优势,就是正在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江北新区的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业也做的风生水起,但未来到底如何?我不敢下论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江北新区核心区的城市化和宜居发展,是必然的。

江北新区核心区以南京主城仅一江之隔,西北有老山东南有长江,正是最好的城市发展地域和风水宝地。江北新区即使产业跟不上,也会有南京其它地域强大的产业做依托,不愁没有未来。长江北岸边的江北新区核心区,未来会成为南京除河西新城外的又一个新城市中心,这是必然的。所有的规划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在积极推进,江苏现在是雄心勃勃,力推南京首位度,全力南京向真正的一线城市迈进,有江苏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都已经落实推进,有的已经初步成形可看,南京长江两岸已经成为南京城市的新核心区域。江南的河西新城和江北的江北新区隔江呼应发展,一个真正的一线城市将在江苏大地崛起。。

你觉得你认识南京都有哪些变化

好的变化:免费景点、公园越来越多,街道比以前整洁,地铁建的快而好,一些河流水质在持续改善,整个城市越来越有序,总之,好的变化很多,就不一一说了!

不好的变化:绿色隧道越来越少,绿化整体感觉不如以前,街头毫无环保设施的烧烤摊越来越多污染很大尤其对沿街住户影响很大,占道经营就是无法杜绝且在晚间又变严重了影响市容和交通,晚上街头洗车点变多影响交通,一些街道晚上有人飞车存在安全隐患,新区建筑没特色没形成新地标,公众能参与的文化等各方面活动太少,沿江景观变化不大,大都市气场仍嫌不足,江北新区变化太慢,城市管理中一些细节仍有待完善,房价上涨很快涨幅太大从而限制了外来人口融入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特色在逐步丧失与它城趋同化迹象明显了!

南京如果重新改名为金陵,会得到大众的认可吗

我不是南京人,也不是安徽人,是江苏人,但是非常喜欢南京,我认为南京绝对不能改成金陵。金陵的名字虽然不错,也比较好听,比较有文艺性,来个不恰当的比喻,金陵是婉约派,南京是豪放派,但是南京这个京字全国几个地方保留下来了?北京不做都城的时候叫北平,不许它有京字,其它也有城市曾经叫过什么京,现在都没有了,这个京字证明了南京城的历史和现实的地位,所以请南京人爱惜这个京字,不要人云亦云跟着起哄。

南京现在为什么在大力发展

目前,南京正在运营的地铁有7条,包括地铁1号、2号、3号、4号、10号、S1号、S8号,其中江北新区占了3条。根据南京市的地铁远期规划显示,未来南京将有25条铁路,其中有12条经过江北新区,几乎是总数的一半。

南京北上,重点打造江北新区,这个发展方向非常明确。从地铁规划力度能够看出,江北新区的打造力度不会低于现在的主城区,南京俨然是要再造一个南京的架势。

早在2014年,南京落选长江下游航运中心城市(三大航运中心城市分别是重庆、武汉、上海)时,就开始启动筹划、申报江北新区,打造自身经济新的增长极。2015年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复江北新区建立,成为第13个国家级新区。它涵盖区域包括浦口区、六合区和八卦洲,总面积2451平方千米,占南京市域面积的37%。

给出的定位是,江北新区将打造成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和开放合作示范新区;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发展支点;南京都市圈和苏南地区的新增长极;南京市相对独立、产城融合、辐射周边、生态宜居的城市副中心。

南京这一发展战略,站在江苏省的高点来看,是极为明智,目的很明确:1、以江北地区调动江苏北部经济发展的积极性;2、打造南京经济新的增长极,加强自身综合竞争力。

一、摆脱窘境,调动江苏北部城市发展积极性

南京虽然有长江穿流而过,但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属于长江城市,而是江南城市。过去二三十年的发展重点都在长江以南,玄武、秦淮、建邺、鼓楼等主城区均分布在南岸(不像武汉两岸分布均衡)。

但尴尬的是,这样的发展方向并没有给江苏带来什么好处,整个苏北五城以及徐州、宿迁和连云港三个“北方城市”被南京“抛弃”了,几乎没有享受到省会的照顾。哪怕是南通,也是在借助崇启长江公路大桥打上海牌。

对于江南城市辐射范围也不大,不是力度不够,而是人家不稀罕。苏州是上海的大后方,甚至有人称呼其为“上海的一部分”,来强调苏州和上海的关系;无锡,前几年不比南京差,还有自己的机场,并不屑依靠南京;江阴、张家港、常熟这些县级市,更倾向于打上海牌,而非南京。

相比于苏北、江南,南京对安徽北部城市的辐射似乎更强,所以有人戏谑地称南京是安徽的省会,着实让南京比较尴尬。

北上,是摆脱窘境的最好方式。江南有上海、杭州、苏州、无锡等强市组成的华丽阵容,南京当然也可以融入其中。可是,如果那样就完全忽略了江苏北部城市的发展。且南京没必要去蹭热点,它本身就是热点,在2016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南京被定位长三角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地位仅次于上海,高过杭州、苏州。

二、打造新的增长极,加强南京市综合竞争力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沿海城市的发展红利渐渐转向内陆城市,南京在省内的地位渐渐实至名归。GDP方面,南京2014年实现了对无锡的超越,资金总量也成功超越了苏州位列省内第一,全国第10。

国家级江北新区,对于提升南京在全国热点城市中的地位有莫大好处。

在交通上,江北新区规划有5条城际地铁线,通过这些线路的建设和延伸,使江北新区和周边城市实现无缝衔接,以及人口、资源互联互通。城市内部有7条地铁线,其中6条过江地铁,实现新区与老城之间的连通,更方便主城区人口向新区输送。

轨道交通,属于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是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它的完善对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有直接作用。除了 轨道交通,还有江北还规划有第二机场——南京马鞍国际机场、铁路站台(包括南京北站、六合西站2个主要铁路客运站,江浦站、葛塘站、汤泉站和马鞍站4个一般城际客运站)、医疗、教育、以及高精尖产业。

新区将大力发展科技、综合服务、高端服务产业。未来江北新区中的雄州片区发展为综合服务中心;高新—大厂片区主攻科技研发;浦口片区打造成高端服务中心,服务江北、苏北和皖北地区。

预计到2030年,江北新区将形成“中心城-副中心城-新城-新市镇”的城镇等级体系,这不就是一个新的南京城吗?

江北新区与河西新城,一个主攻科技、服务产业,另一个主攻金融,金融与科技恰好是国际化城市的标配,如纽约、旧金山、伦敦、北京、上海、香港、深圳等。这就是南京的野心,在强手如林的顶尖城市竞赛中,南京欲借助江北新区、河西新城,向新一轮一线城市争夺战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