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燕王哙的禅让是一个笑话?燕王哙为什么要将皇位禅让给臣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战国时期燕王哙的禅让是一个笑话

燕王哙禅让王位于大臣子之。

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於北燕。——《史记·燕召公世家》

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长期游离于华夏文明圈的边缘,这就导致了它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高,不过它相比较其他诸侯,却是最根正苗红的,正如上述《史记》记载,燕国姓姬氏,与周王室同姓,在周武王灭了商朝后,封召公于燕地,燕国就此建立。

燕国国祚有八百多年,但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君主似乎只有三位,其中正面君主有一位,即燕昭王,他高筑黄金台礼贤下士、励精图治、强大了燕国,负面君主有两位,即燕王喜和燕王哙,前者是亡国之君,而后者因为禅让几近导致了燕国亡国。

《战国策·燕策》记载:燕哙三年,与楚、三晋攻秦,不胜而还,子之相燕,贵重主断,意思是在燕王哙三年,燕国同楚国及韩、赵、魏三国合纵进攻秦国,结果却失败而还,当时子之是燕国的相国,权力很大,专断国事。

而后鹿毛寿趁机怂恿燕王哙把王位禅让给子之,并且以禅让大道来劝说燕王哙,当然鹿毛寿还说出了一个让燕王哙心动的理由,即“今王以国让相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也就是说,燕王即使把王位让给子之,子之也不敢接受,相反还会得到尧一样的名声。

燕王哙信以为真,于是“举国属子之,子之大重”,当然燕王哙并不是真心实意想要把王位给子之,于是他就以“名属子之,而太子用事”的方式来为自己获取好名声,可是又有人劝说,燕王哙这样是无法如愿的。

于是燕王哙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即“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而效之子之”,也就是说燕王哙把三百石以上俸禄的官员的任免权从太子手里收了回来,全部交给了子之。

当燕王哙做完了这些等着子之推辞的时候,结果子之却直接接受了,在燕王哙看来,这根本是没有按照设定好的剧本演好吗,不过事已至此,燕王哙已无可奈何,最终导致了“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子之”的结局。

燕王哙禅让几近灭亡了燕国。

子之三年,燕国大乱,百姓恫怨。将军市被、太子平谋,将攻子之。——《战国策·燕策》

燕王哙在子之的阴谋和纵横之士的怂恿下,完成了禅让,但这并没有让燕国走向富强之路,正如上述《战国策》中的记载,燕国在子之的执政下,走向了大乱,百姓苦不堪言,而将军市被和燕太子平进行谋划,趁机攻打子之。

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和臣子(浮雕)

在燕太子平的号召下“数党聚众”,将军市被围攻王宫,但是却攻打不利,而将军市被临阵倒戈,并且率军攻打太子平,结果将军市被战死。

在燕国的这场内乱中,燕国元气大伤,正如《战国策·燕策》记载:国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继而导致了“燕人恫怨,百姓离意”的结局。

在诸侯国林立的战国时代,一个诸侯国内部发生了动乱,影响很大,因为会给其它诸侯可乘之机,而燕国的内乱,就让齐国这个邻居坐不住了,于是齐王“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

这场齐伐燕的战争,最终以“燕王哙死、子之亡”画上了句号,而齐国也在其它诸侯国的干预下退出了燕国,之后,燕人又拥立燕太子平继位,是为燕昭王,那么被士子吹捧的禅让制,为何却导致了这种结局呢?

表面原因是子之实非贤人。

禅让制根本是让贤,但是子之似乎和“贤”字还有差距,也就是燕王哙的禅让和士子们高呼的禅让制度,其实并不一样,也就是说这场禅让其实就是一场“阴谋”,燕国的旧贵族打心里是不认可子之的,一旦有机会,他们一定会奋起反抗,而最终的事实也是如此发展的。

直接原因是燕国发生了内乱。

燕王哙进行了禅让,如果燕国不爆发内乱,或许这场禅让并不会短时间内爆发出弊端,可是历史就这样发生了,说到这,不少人就推测子之执政之后实施暴政,内乱的爆发也是情理之中,对于此点,我们先暂按不表,因为下文我们会进行详细叙说。

根本原因是禅让制已不合时宜。

在礼崩乐坏的年代,禅让制其实只是士子心中构想的“乌托邦”,但是并不适合当时社会的发展,在战乱年代,君主最大限度的加强中央集权,才能在短时间内集中综合国力应对挑战,而其它强大起来的诸侯国进行的变法活动正是以此为核心的。

燕王哙为什么要将皇位禅让给臣子

燕王哙让位给郭襄子,虽然最终导致了燕国的混乱,但却是古代历史上少有的真诚的 “禅让“。燕王哙,姓姬名哙,燕易王之子。公元前321年,燕易王去世,哙继位。燕王哙重用实行改革,不久禅位于子。“《资治通鉴》记载。“王(燕王哙)因守之,从三百石官有上子之效。王作于兹南,奎老不听政,寻为臣,国以其子定之。“

燕王哙当了几年的国君,就把王位让给了宰相子之。相反,他成了大臣,大臣的任命和国家事务的决定都交给了子之。这是一种真诚的 “禅让“,不是对方强迫的无奈之举,也不是别有用心的转移权力的行为。阎王哙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阎王哙是个理想主义者,是个有点迂腐、呆板的书生。他 “好贤“、“好仁“,韩非子曾说过他。“颜君子哙,少公后也。

地方千里,持堂数十万,吾子之乐,不听钟石之声,不忘池塘之畔,而有选择地去猎取,有选择地去努力提高。子哙之勤而忧民如此,虽古之所谓圣王明君,其勤而忧天下者,莫过于此。“ 作为一个国王,他鼓励节俭,反对奢靡,关心民力,甚至亲自耕种。他比古代的 “圣王、贤王 “更勤奋,更忧患。

燕王哙想实行 “仁政“,和许多儒家学者一样,他推崇 “圣人治国 “之道。他很欣赏历史上尧舜退位的传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建立起一套任用圣人的制度。所以他主动放弃了自己的王位,想以自己的行为给世人树立一个榜样。最后,在公元前316年,子之在南方称王,燕王哙改做朝廷官员。不幸的是,燕王哙认为自己的 “禅让 “行为,使燕国和自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事实证明,他看中的儿子并不是一个圣人,更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在儿子执政的三年里,燕国政局混乱,人心惶惶。

春秋战国时期燕王哙禅让带来了什么影响

燕王哙的禅让,在当时影响很大,所以它并不是一件独立的历史事件,那么究竟带来了什么影响呢,笔者认为有两点,其一,是对诸子百家思想产生的影响,其二,是对当时政局产生的影响。

先说其一。

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孟子·公孙丑下》

燕王哙禅让一时,孟子是见证者,因为他当时正在齐国“参政”,而后来齐国伐燕,也是有孟子的因素在其中,那么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是如何看待这次禅让的呢?

正如上述《孟子》中的言论,我们可以得知,孟子认为燕王子哙不应该把燕国轻率地交给别人,相国子之也不应该从子哙手中接受燕国,也就是对于这一“禅让”孟子是持批判态度的,并且在齐国能否伐燕一事上,孟子力主伐燕,如《战国策·燕策》记载: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

说到这,或许有人就要说了,孟子一面继承了儒家思想而宣扬禅让,又力主齐国伐燕这不是和自己倡导的“仁政”自相矛盾吗,其实这种自相矛盾只是表面上的,背后深刻地反映了战国时期社会政治发展的轨迹。

在燕王哙的禅让事件中,孟子深刻地体会到了理论和现实之间是存在矛盾的,所以他在坚持儒家仁义思想的前提下,又在积极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

在这次禅让事件中,法家与儒家虽然认识不同,不过也是持批判态度,对于此,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曾在《韩非子·说疑》有所论述:子哙之苦身以忧民如此其甚也,虽古之所谓圣王明君者,其勤身而忧世不甚于此矣,然而子哙身死国亡,夺于子之,而天下笑之,此其何故也?不明乎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