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蒂尼落叶球(落叶球鼻祖是谁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落叶球鼻祖是谁

迪迪原名叫弗拉迪尔-佩雷拉,1928年10月8日,迪迪出生在巴西的坎波斯。小时候他视足球如生命,不顾一切地练球。但他14岁时膝部受过伤,因没钱医治留下了轻微的跛足后遗症。迪迪被认为是世界足球历史上最早的中场大师,他具有超凡的阅读比赛能力,长传和短传都极为精准,他的队友说他可以让足球说话。迪迪还是定位球专家,他是最早创造“落叶球”,也就是香蕉球踢法的球员,这种球令门将极为头痛。

落叶球是谁发明的

  “落叶球”祖师爷迪迪
  迪迪原名叫弗拉迪尔-佩雷拉,于1928年10月8日出生在巴西的坎波斯。据说迪迪在少年时代曾经因家里贫困没钱治膝伤而留下了跛足后遗症,然而凭借着在足球领域超凡的天赋,最终他成为了足球史上第一位绝对意义上的中场大师。
  而迪迪对足球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落叶球”,也就是后来的香蕉球。相比后辈卡里奥卡,迪迪在国家队的成就更为辉煌,58年和62年的世界杯赛,他均以主力身份帮助球队成功获得了最后的冠军奖杯。
  1958年世界杯上,一代球王贝利崭露头角,巴西首度捧杯。夺冠后的一个镜头永久留存在纪录片中,时年未满18岁的贝利喜极而泣,久久伏在一名队友身上。此人就是瓦尔蒂尔·佩雷拉,不过他的昵称“迪迪”流传的更广。此前和东道主瑞典的决赛中,巴西队一开场丢球后,迪迪捡起皮球昂首回到中圈的神情也令人难忘——4分钟后瓦瓦扳平的一球就是他发起的进攻。他荣膺当届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最佳球员。
  出生于里约热内卢的迪迪在14岁的时候右腿受伤感染造成轻微跛足,但这没有阻止他的巨星之路。如今足坛流行的“落叶球”(即原先的“香蕉球”)就是迪迪率先发明。1954年世界杯是迪迪首次在国际大赛上亮相,他在小组赛贡献2球但巴西队在1/4决赛时不敌当时头号热门匈牙利而遭淘汰。接下来的1958和1962年世界杯,他和加林查、贝利、扎加洛等一起帮助巴西连续两次加冕,开创了巴西的首个辉煌时代。他在巴西队一共出场68次,在防守型前卫的位置上斩获20球,其中有一打是招牌式的任意球破门。
  退役后的迪迪在教练岗位上同样成就非凡,1970年世界杯率领秘鲁队杀进八强(1/4决赛不敌最后的冠军巴西)就是典型一例。2000年10月,迪迪的名字跻身国际足联冠军殿堂。但次年5月12日,他的肠癌严重恶化而不治身亡,享年71岁。

足球中的“落叶球”是怎么回事

  当用力踢皮球的中心部位时,它就会朝一个方向飞去,当靠近球门时会突然下沉,就如一片枯叶从树上落下,被人们称为“落叶球”。
  所谓的落叶球是指:在半空中左飘右飘,下坠速度快的射门。
  射这种球,最常见的应该是巴西的小儒尼尼奥和意大利的皮尔洛。
  曾经有意大利的专家研究过皮尔洛的射门
  得出的结论是: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射门时踢中打气孔,使气孔有微量的气透出,而球在旋转中,所以出现左飘飘右飘飘的情况。
  但可以从很多地方得出这个结论绝对是错的。
  1、没有任何球员会那么准,特意踢中气孔
  2、即使是任意球应该不会特意摆设那气孔,也不会每次精准地踢中气孔。
  3、看重播可以明显看出,球几乎是不转的。
  所以这是错的。
  落叶球:
  1、球几乎不转的原因:只要射球时,踢中球的正中,球便没有旋转。(越正中越不转)
  2、球忽左忽右的原因:即使再精准,一定会有一点左右的偏差。正是这偏差,使受力有微微的向某个方向偏移。球射出后,球一开始应该是一个几乎直线的射门,但球在空中受到空气的阻力,应该会向某一个方向偏移,所以会有一种忽左忽右的奇怪孤线。
  3、球突然下坠的原因:因为球是用脚踢的,是一道向上的力,射门的点一定会有稍稍偏下一点。正是这道力,使球的有一点上旋,而正如第二点所说,球一开始应该是直线的,但到后面,那微微向下的回旋使球向下坠。(强调一点,因为射速的问题,球在射出后所受的空气阻力便越来越大,所以下旋也同样增大)球因为一开始是一个向上的球,而下坠是到后期的,所以才有一种突然下坠的感觉。
  落叶球的射法:
  1、射球要准 :并不是射中门的点,而是射中球的点。因为要射中球的正中心并不是易事。
  2、射门姿势 :射这种球一定要用脚尖,因为是用脚尖射门,所以要改变一下姿势。
  3、射门的爆发力:我看见射出这种球的姿势,都是以膝盖以下的脚部用力的。而这种射门方式需要的力是非常难用上的。
  动作要领:脚在触球时要大胆做向上提拉的动作,加速球体向前旋转的速度,同时,根据距离球门的远近,选择适合的踢球力量,如果球体水平速度过快,球体下坠就出现的比较晚,可能越过了球门,球体速度过慢,守门员就反应过来了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