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请问这些字怎么读鲈,鲂,鲅,鲇,鲋,鲐,鲌,鱽,鲀,鲃,鲆,鲏,鲎,鲉,鲐,鲙,鲊,稣?为什么有人叫鲈鱼为淡水鲈,也有叫海鲈的

 

2023/7/7 2:53:50 ('互联网')

本文目录

请问这些字怎么读鲈,鲂,鲅,鲇,鲋,鲐,鲌,鱽,鲀,鲃,鲆,鲏,鲎,鲉,鲐,鲙,鲊,稣

鲈(lú),鲂(fáng),鲅(bà),鲇(nián),鲋(fù),鲐(tái),鲌(bó),鱽(dāo),鲀(tún),鲃(bā),鲆(píng),鲏(pí),鲎(hòu),鲉(yóu),鲐(tái),鲙(kuài),鲊(zhǎ),稣(sū)

为什么有人叫鲈鱼为淡水鲈,也有叫海鲈的吗

海鲈鱼是广盐性鱼类,在海里能活,在纯淡水里也能活,只不过在淡水了失去了繁殖能力。有的水库里养殖淡化的海鲈鱼,只能投放鱼苗。许多靠海的水库有闸门通海,这种水库通常有很大的海鲈鱼,没有天敌,长到1米以上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长江口区的自然水域经常可以同时钓到海鲈鱼和各种淡水鱼。

活在老祖宗诗词里的鲈鱼和我们平时吃的鲈鱼一样吗

不一样!

诗词中的“鲈鱼”至少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逍遥,

典故源于《后汉书》和《搜神记》,大意如下:有一个叫左慈的修仙者,一次参加聚会,主人说今天的菜相当硬,唯一缺少的就是鲈鱼了。左慈说这有何难,让下人拿来一个铜盘,装满水,用渔杆一钓就得到了一条,主人说这么多客人一条鱼不够啊。结果左慈又钓了一条。

诗词中相应的“鲈鱼”之意,比如比如吴融《即事》“何须一箸鲈鱼脍,始挂孤帆问钓矶。”比李群玉《将之吴越留别坐中文酒诸侣》“非思鲈鱼脍,且弄五湖船。”比如楼钥《读范吏部三高祠堂记》“扁舟独钓脍鲈鱼,茶灶笔床归甫里。”比如周紫芝《西江月》“金鱼无分不须求。只乞鲈鱼换酒。”这些诗词里的鲈鱼借指逍遥或自在的生活。

第二种解释:归去

就是不当官,逃避政治的意思。典故出自《晋书》,大意就是经季鹰(即张翰)不愿意参和政冶斗争,于是找了一个借口说特别想念家乡的鲈鱼,于是就辞官了。还做了一首诗“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相关的诗词比如有辛弃疾“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比如赵嘏《长安晚秋》“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比如史达祖《秋霁》“谁是、脍鲈江汉未归客。” 比如楼钥《读范吏部三高祠堂记》“扁舟独钓脍鲈鱼,茶灶笔床归甫里。”比如苏东坡《鸟夜啼》“更有鲈鱼堪切脍,儿辈莫教知。”

古诗词里的鲈鱼大多都和“归去”相关。

第三种解释:鲈鱼

即松江鲈鱼,鲈鱼之肉清白如雪,没有腥味。所谓金齑玉脍,是东南地区的美味也。汉代就有这种说法了,原文如下“吴中以鲈鱼作脍,苽菜为羹。鱼白如玉,菜黄若金。称为金羹玉鲈,一时珍食。”

相关的诗词,比如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比如辛弃疾《水调歌头》“闻道莼鲈正美,休制芰荷衣。”,比如朱敦儒《好事近》“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

莼鲈之思之莼是莼菜,之鲈又是什么鲈

【莼鲈之思,讲的是西晋张翰的故事,故事中的鲈,就是中国花鲈】理由如下: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政治中心北移洛阳,能人志士想出人头地,只有北漂。大概是元康初年(291)某日,会稽贺循应太子舍人之征入洛,途经吴郡,在阊门外船中弹琴,琴曲吸引了原吴国大鸿胪张俨之子张翰,便惺惺相惜,同赴洛阳。

张翰在齐王冏那里谋了一个七品东曹掾的官职,又过了十来年,晋室乱象丛生,为避祸,辞官回吴,是年永宁二年(302)。 我猜《思吴江歌》就是张翰的辞职书:“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菰菜、莼羹、鲈鱼脍为江南三大名菜,于是,成书于南朝宋的《世说新语》记张翰“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成书于唐代的《晋书·张翰传》写着“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到底是菰菜羹还是菰菜、莼羹?留待他人考证。

莼即莼菜,是一种嫩茎和嫩叶可供食用的水生植物,明代散文家袁中郎《湖上杂叙》赞莼“其味香脆滑柔,略似鱼髓、蟹脂,而轻清远胜”。地处中原的晋人原本也不知道莼菜的美味,直到王武子指着羊酪问陆机“卿江东何以敌此?”吴郡人陆机已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因晋吞吴,晋人普遍看不起吴人,贵为驸马的王武之也不例外。陆机答道“千里莼羹,末下盐豉。”以“千里”形容洛阳到江东(吴郡)的距离,语境与王武子之问吻合,“千里莼羹”指吴郡的莼菜羹。古时煮羹放渍盐和豉汁,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收录北魏史学家崔浩所撰《食经》:“莼羹:莼细择,以汤沙之。中破鲈鱼,邪截令薄,准广二寸,横尽也,鱼半体。煮三沸,浑下莼。与豉汁、渍盐。”沙即焯,广为宽,浑是整个,渍盐即盐水。而“末下”发音几乎就是吴地方言“呒下”,因此,“千里莼羹,末下盐豉”的原意是:千里以外吴郡没有放盐豉的莼羹也比羊酪强。

再说菰菜,菰菜是茭白刚抽芽未感染菰黑粉菌的嫩茎。茭白在先秦时期已经作为谷物栽培,其子外褐内白,形细长如针,古称菰米或雕胡,列为六谷之一。到了汉代,菰感染菰黑粉菌而不结籽,细胞受刺激而增生,根茎部肥大,称之菰笋或茭首等。唐宋时,菰米仍有,菰笋日多。唐代孟诜《食疗本草》所记菰菜和茭首功能不同,茭首即茭笋、茭白;菰菜,即茭儿菜,如筷子或小指粗细,剥去箨叶,嫩茎色白或带嫩绿色。元、明以来,饮食书籍中茭白渐成气候。清代童岳荐编撰的《调鼎集》列“茭白”及“茭儿菜”。我自识茭白起,就没听说过菰菜,以为菰首仍有而茭儿菜已死。

鲈鱼因张翰而闻名遐迩,慢慢就成了贡品,但因松江距帝都遥远,为保质和便于携带,鲜鱼出水后即加工成“鲙”。隋代《南郡记》云:“吴人献淞江鲈鲙于隋炀帝。帝曰:金齑玉鲙,东南佳味也。”北宋·李昉《太平广记·吴馔》(出《大业拾遗记》)):“又吴郡献松江鲈鱼干鲙六瓶,瓶容一斗。然作鲈鱼鲙,须八九月霜下之时。收鲈鱼三尺以下者作干鲙,浸渍讫,布裹沥水令尽,散置盘内。取香柔花叶,相间细切,和鲙拨令调匀。霜后鲈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齑玉鲙’,东南之佳味也。紫花碧叶,间以素鲙,亦鲜洁可观。”鲙即脍,细切肉也(《说文》)。

今人易混淆松江府与古时松江,清代徐崧、张大纯纂辑的《百城烟水·吴江县》:“吴江,即古之松江。后梁开平三年(909),吴越王钱鏐划吴县南地、嘉兴北境置吴江县。”原来,松江即吴江,张翰所思的吴江,乃是一条江。清初顾祖禹编撰的地理著作《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四有“吴江”的权威解释:“吴江在县东门外。即长桥下分太湖之流而东出者,古名笠泽江,亦曰松陵江,亦曰松江。”长桥,一名利往桥,又名垂虹桥。始建于宋庆历八年(1048),“以木为之,长百三十丈,窦六十有四,中为垂虹亭。”元泰定二年(1325),易木为石,开七十二洞。以后屡经修治,1967年5月垮塌,现仅存东西十七孔,建垂虹桥遗址。吴江、松江、笠泽江、松陵江原本指同一条江,直到元至元十五年(1278)。明代宋濂主修的《元史·志十四》记载:“松江府,唐为苏州属邑。宋为秀州属邑。元至元十四年,升为华亭府。十五年,改松江府,仍置华亭县以隶之。”为避免混乱,发源于吴地,从长桥下流出的松江正式更名为吴淞江。

绝大多数人没见过史书记载的松江鲈鱼,松江鲈鱼到底长啥样?有多大??北宋苏轼《后赤壁赋》:“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南宋杨万里《松江鲈鱼》:“鲈出鲈乡芦叶前,垂虹亭上不论钱。买来玉尺如何短,铸出银梭直是圆。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秋风想见真风味,只是春风已迥然。”留下了“细鳞巨口,白质黑章”的线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方术列传·左慈》则留下了松江鲈鱼的数据:“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少有神道。尝在司空曹操坐,操从容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馐略备,所少吴松江鲈鱼耳。’放于下坐应曰:‘此可得也。’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操大拊掌笑,会者皆惊。操曰:‘一鱼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放乃更饵钩沉之,须臾复引出,皆长三尺余,生鲜可爱。” 莼鲈之思故事经过1700多个春秋的演绎,人们已经渐渐地忘记了它的长相,不懂中国文化的学者将另一条不相干的鱼命名为松江鲈鱼(Trachiderm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