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时期,那时你多大经历过哪些难忘的事?能否分享一下让你最难忘的第一次经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人民公社时期,那时你多大经历过哪些难忘的事

我国的人民公社时期是始于1958年,瓦解是1984年。除了瓦解时的情况没经历,人民公社的前面大部分时间都是亲身经历者。本来回答这样的问题没有什么意义,但是,笔者认为现在很多人有意扭曲这段历史,以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这段历史。这样对年轻的一代自然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误解。因此,笔者以亲身经历实事求是地说说这段历史。当然,各地情况有差异,笔者只就自己所在农村人民公社的耳闻目睹,做个简单回顾。

实事求是地说,10岁以前,没有多少印象。比如人民公社初期的吃食堂饭那段日子没太多的印象。那个时候只记得母亲每天到吃饭时间就用一个木盆子到食堂打饭回来吃。其余没什么记忆。

有记忆的时候是1964年以后,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时候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叫“四清运动”,农村四清运动是指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经济上四个方面的大清查。这个我是记忆非常深刻的。四清运动主要是对干部的清查。那个清查的目的是为了纯洁干部队伍。四清运动由各地抽调工作组入驻各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对犯有经济问题的干部要进行教育,运动的步骤分三步,第一步是自查,第二步是群众检举,第三步是整改。一般干部没有什么问题的,通过第一步就“解放”出来了。只有个别有问题的干部要通过群众检举帮助,最后通过自我反省,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最后在驻队干部的领导下,让大家统一思想认识。笔者的记忆里,四清运动以后,那些干部好像都变得很积极了。四清运动历时共一年。社教运动时我们小孩子被组成儿童团,早上、下午要给生产队捡野粪。还有每年要组织一两次义务为军烈属砍柴的活动,这是儿时的记忆。

笔者所在的生产大队,四清运动的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修建了一个小型水电站。全大队开始用上了电,并用上了水力打米机。在这以前是点煤油灯,以前碾米是水槽碾米,有时候碾一担谷子早上送去,要下午或晚上才能碾出来。这是四清运动带来的一个很大的变化。另外,水稻开始推广矮秆品种,原来的水稻都是高杆品种,易倒伏,抗病虫害能力差,亩产低,所以,那个时候的社教工作队就为我们引来新的水稻品种,并强调合理密植的问题。这也是我记忆很深的。社教运动还有一个新事物就是全公社都安装上了广播,这是咱们农村的新鲜事儿。但那个时候的电杆没有水泥电杆,全是木材,由生产队上山砍树作为电线杆。我们公社的电站是成立人民公社时(1959年)开始修建的。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县政府也做了很多的大型建设,比如水利、电力等,那时好多都以当时的运动命名,如社教坝、四清坝等。

文化大革命对我们农村生产队来说,记忆中没多大影响,因为农民天天种地,也没看到有什么活动。但在公社机关和公社的一些企业有一定的互斗现象。比如,当年我们那里的公社电站的一个人就是一个什么组织的头头,后来据说从电站开除出来了。

人民公社生产队时期经历的事情很多,比如怎样评定工分,怎么选举生产队干部,怎样组织安排生产,怎么进行收益分配,还有怎样抓经济收入等等,要说的东西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这里着重说说记忆深刻的一些事情,比如人民公社时期的民兵组织。人民公社时期,一般的青壮年都被编入民兵组织(18岁—45岁),年轻的被编入基干民兵,年龄大点的编入普通民兵。那个时候一个大队为一个民兵营,公社叫武装部,各大队的民兵都在公社武装部的组织下进行民兵训练。笔者印象很深刻的是那时民兵训练经常深更半夜集合活动。缺席是要受到严肃批评的,那可是政治问题,所以,大家都很重视。

到了70年代初,开始有了化肥,知道了什么叫碳酸氢氨(又叫氨水),后来又有氮肥,还有钾肥、磷肥。这些肥料由公社统一分指标,也不是有人说的都是票证。直接到公社的生资门市部去购买,那里有各大队各生产队的分配数据。这个时候也开始有了农药,我记得曾经好几次在喷农药杀病虫害时,不会防护造成农药中毒,导致头晕呕吐。

最有趣的记忆就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那个时候不知怎的麻雀忒多。每到稻子快成熟的时候,成群结队的麻雀就到稻田来吃谷子,那个时候因为我们还不是主要劳动力,所以生产队长就安排我们赶麻雀,生产队买来爆竹?,麻雀一来就放爆竹,爆竹一响把麻雀都吓跑了。

还有一个印象很深的就是蒸汽育秧,这对现在年轻来说是没见过的,有些可能连听都没听说过。那个时候为了解决吃饱饭的问题,上级领导也想了许多办法,比如我们山区农村不适合种双季稻,但为了多一点收成,推广种植双季稻,为了赶季节就发明了蒸汽育秧技术。笔者亲自参与蒸汽育秧,生产队安排几个灵性一点的青年负责这个差事,白天晚上轮班守在蒸汽育秧棚里。

回想起那个时候的人民公社,为了改变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确实想了不少的办法。随着国家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农村种田的条件大大改善了。所以,我们有些人总拿今天去诋毁过去是不理性的。正是那一代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应该要懂得感恩。

能否分享一下让你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

我长这么大,让我最难忘记,记忆最深的第一次经历的事情,是上高中时,在一个暑假的假期中,送我姑姑回去后,我返回的路程中发生的事情。

一九七四年,我刚上高中,随着高中期间第一个暑假的来临,我姑姑回来了。我父亲兄妹三人,他有一个哥哥是我伯伯,一个姐姐是我姑姑。

我姑姑在我家和伯家住了二十天后,要回去,姑家和我们不一个县,路途遥远,有三十多里路,姑姑年纪又大了,不能步行,只能坐板车(方言,老家的架子车,有的地方叫拉拉车),后来决定让我拉车送我姑姑。

第二天一大早吃了早饭,我拉着姑姑上路了,我想赶在天黑前再赶回来,一路上我放开脚步,加劲地向姑家奔去。不到响午(中午),到了姑家,吃罢中午饭,我要走,姑,姑父和几个表哥都劝我第二天再走,但我执义要走,他们也不好说啥。

我拉着板车上路了,刚出姑家的村子时,还是一片阳光,只是头顶偏南方向的天空中飘着几片云彩。又走了四、五里路,天空中的太阳被乌云遮住了,天上乌云密布,好象要下雨。

这时,我有点进退两难,再返回去也来不及了,一直前进肯定要淋雨,只好硬着头皮一路小跑向前迈进。

正好走在一段开阔地的中间,前后二公里范围内没有村庄,中间是一条土大路,路的两边统一种着高梁,这时高粱将近成熟,高粱都长有近二米多高。

正在这时,天突然黑下来了,不一会雷鸣电闪,下着瓢泼大雨,我提心吊胆,心仿佛被提到了嗓子眼处,只听雨唰唰地下着,雨水打在高粱的叶子上只听得哗哗地响。我这时最害怕的是狼,真是有一只狼,我没有一点办法。

我的衣服都淋透了,干脆脱了鞋,挽起了裤腿,在恐惧害怕中向前奋进,不一会路上的泥泞沾满了车轱辘,蹭着木头的车架子走不动了,只好停下来用双手扒去车轱辘的泥巴,再向前走一节。就这样反复地扒,反复地前进。

不一会累得我精疲力尽,无助又无望再加上恐惧害怕,使我不禁放声大哭,但哭也没用,还照样得拉车前进。在我快过去青纱帐时,雨终于停了,不一会太阳又出来了。

就这样累了停下喘口气,再拉车前进。后来遇到一个和我一样大的半大孩子帮我推着板车,一直到前面的村子上,我把板车放在一个熟人家里,然后轻装上阵,快速地回到了家。

这就是我一生中最难忘记,而记忆最深刻的第一次经历。

在火车上的难忘经历都有哪些

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山西太原工作。有一次我晚上七点从太原火车站上车到老家石家庄,慢车,第二天早六点半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