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哪一部最名不副实如果要换掉它,你会推荐哪本书?有什么适合高中生表演的有关名著的话剧推荐
发布时间: 2023-07-17

四大名著,哪一部最名不副实如果要换掉它,你会推荐哪本书

四大名著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经过岁月检验的经典,是任何人都否认不了的。当然,堪称中国文学经典的小说绝非仅有这四部,比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张恨水的《啼笑因缘》等,也足可与其比肩。

有什么适合高中生表演的有关名著的话剧推荐吗

一,茶馆。

不得不说,茶馆真的适合中学生演,人物形象生动,有特点。而且学生演起来,别有一翻感觉。可以选其中一幕,或者几场演。

相关介绍: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1957年7月初载于巴金任的《收获》杂志创刊号。1958年6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

剧本中出场的人物近50人,除茶馆老板之外,有吃皇粮的旗人、办实业的资本家、清官里的太监、信奉洋教的教士、穷困潦倒的农民,以及特务、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能够“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作品通过茶馆老板王利发对祖传“裕泰茶馆”的惨淡经营,描写他虽然精明圆滑、呕心沥血,但终于挡不住衰败的结局,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走向。剧作在国内外多次演出,赢得了较高的评价,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

二、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

剧本经典,情节细腻,而且短小精悍,道具简单,排起来也不费劲儿,适合学生演。

相关介绍:

三部剧均以婚恋题材为主,以恬淡冲和、机智幽默的方式呈现了上世纪20年代人们的爱情观及婚姻观。在舞台上,再现民国式喜剧精华的同时,还原上世纪20年代人们的生活态势。

《一只马蜂》讲述了一对男女青年,彼此利用一次客厅会面的机会,通过高智商、高情商的声东击西、你来我往的对话,确认了恋爱关系的故事。

《酒后》改编于凌叔华同名小说,一对夫妻在酒后开始了一场夫妻关系中对第三者自由表达的仰慕和爱慕之情的边界的互探游戏。

《瞎了一只眼》则描绘了一场颇有闹剧色彩的故事。先生受了伤,太太吓破了胆,一时慌乱而鬼使神差地给先生在外地的友人写了一封告急信。为了一个得体与调和的友爱关系,在友人匆忙赶到后,夫妇二人上演了一段闹剧。

三,《暗恋桃花源》。

赖声川导演的经典话剧,轻松幽默,题材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掌握,而且有视频资料参考,适合学生排演。

相关介绍:

话剧《暗恋桃花源》于1986年在台湾首次公演;1991年,该剧在美国、香港巡回演出;次年由赖声川亲自执导改编为电影,影片获1992年第五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银奖,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改编剧本奖,最佳剧片和最佳录音入围,及台湾影评人协会评选的1992年度十大华语片第3名。

《暗恋桃花源》讲述了一个奇特的故事:“暗恋”和“桃花源”是两个不相干的剧组,他们都与剧场签定了当晚彩排的合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由于演出在即,他们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暗恋”是一出现代悲剧。青年男女江滨柳和云之凡在上海因战乱相遇,也因战乱离散;其后两人不约而同逃到台湾,却彼此不知情,苦恋40年后才得以相见,时以男婚女嫁多年,江滨柳已濒临病终。“桃花源”则是一出古装喜剧。武陵人鱼夫老陶之妻春花与房东袁老板私通,老陶离家出走桃花源;等他回武陵后,春花已与袁老板成家生子。此时剧场突然停电,一个寻找男友的疯女人呼喊着男友的名字在剧场中跑过…《暗恋桃花源》一剧以奇特的戏剧结构和悲喜交错的观看效果闻名于世,被称为【表演工作坊】的“镇团之宝”。

赖声川说:“《暗恋桃花源》的成功,在于它满足了台湾人民潜意识的某种愿望:台湾实在太乱了,这出戏便是在混乱与干扰当中,钻出一个秩序来。让完全不搭调的东西放到一起,看久了,也就搭调了。”

先说这三部。

我想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尤其是各国名士),有哪些书籍推荐呢

想要了解战国时代的历史,最好的书籍就是《史记》。除了《史记》外,还可以看《国语》、《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籍。战国时代的名士一般有列传,有的单独一个人有传,比如法家名士卫鞅有《商君列传》;有的多人合在一起有一个列传,比如兵家名士孙武和吴起合传为《孙子吴起列传》。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费时14年,撰写的纪传体史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虽然带有个人感情色彩,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写史比较客观,很少用主观意识去写历史人物。他承认了商君的历史功劳,同时也批评商君刻薄寡恩;司马迁喜欢项羽的英雄气质,但同时也承认项羽残暴好杀!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如果要了解战国历史,可以看《秦本纪》、《周本纪》、《秦始皇本纪》、《韩世家》、《魏世家》、《赵世家》、《楚世家》、《田敬仲完世家》、《燕召公世家》。如果要了解诸子百家,则可以看列传。

《韩非子》是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力作,里面有很多战国时代的故事和典故。韩非写的《解老》、《喻老》是对《道德经》最早的理解与批注。《韩非子》共五十五篇,是一部将法、术、势结合的巨著。《吕氏春秋》是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的一部治国安邦巨著,也是了解战国历史的好书籍。能把《史记》、《韩非子》、《吕氏春秋》看完读透,战国历史人物就可以十分熟悉了。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