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女诗人方维仪,一代名师和她的姐妹
发布时间: 2023-07-17

如果说《红楼梦》是一个女性世界的太虚幻境,那么“清芬阁”则是这个女性世界的至真至情。和红楼梦的事迹似真似幻不同,方维仪的《观音图》和《蕉行罗汉图》如今仍在故宫博物院里,供后人瞻仰。

1603年,小冰期事件引起江南气候剧烈扰动,农历3月长江一带就早早地进入洪水季节,持续4个月的大水,让九江到苏州的整个江南地区成为一片泽国,既著名的“万历癸卯大洪水”。这就像一个时期的先兆,预示着一段不太平的日子即将到来。万历中后期开始,明朝国运急剧衰落,并最终国亡。

大明风华

此时离江不远的安庆府桐城的一个小村里,19岁的方维仪重登老家的清芬阁,从此开始了人生的一段传奇。

两年前,方维仪17岁,这短短的两年里,她经历了人生中的大喜大悲。1601年,她在亲友的见证下,享受着人生中最风光的时刻。她嫁给表兄姚孙棨,他的爷爷方学渐这个时候已经创立了铜川学社,作为东林党魁和“方氏易学学派”创始人,在学术圈有着巨大号召力,四方士子前来游学,已经是声名江左的一时大儒。

他的父亲方大镇此时从御史的官位因病归家,此时在政界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出身名门的方维仪,作为家族里的小女儿,这场婚礼无疑是本地最为轰动事件。

然而,人生总是难以预料,结婚数月,她的丈夫就因病去世,所幸的是她腹中已有骨肉。对于一个讲究家有传承的时代而言,有了下一代,女子就有所依靠。不幸的是,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是个女儿,更为悲痛的是,女儿八个月就殇逝。自此,短短的两年时间,让她作为一个古典女性的所有期望全部幻灭。对她而言,回到母家或许是唯一的归宿。

1603年江南大洪水之后,紧接着的又是大旱,全年的自然灾害严重打击了万历时代的国家经济。自此,一个王朝即将进入急剧衰落的后期。和这个王朝一样,方维仪人生的开始,既风光之至,又哀伤之至。

这两年的打击,让她不再对婚姻和家庭抱有幻想,“以文史代织经”成为她的信条。沉醉于文史,或许能减轻她些许的悲伤。于是她写了又烧,烧了又写。不知多少诗歌坠入铜炉,又有多少再附焦墨。

所幸清芬阁并不孤单,这里最常来的一人是方维仪的堂妹方维则,也就是方大镇弟弟的女儿。和维仪一样,维则16岁结婚,丈夫不久便病逝,又不久儿子早殇。两个同病相连的姐妹,自然有诸多共同语言。

从1603年之后的十余年,她们结伴守护,共写诗文。当然,也会有其它人来与她们相会,其中就有方维仪的姐姐方孟式,她比方维仪大3岁,每有归宁,定在清芬阁上,相互切磋。直到1640年,方孟式的丈夫张秉文战死济南城楼之上,方孟式投水殉节,共赴国难。

和大多数村庄一样,总在大多数时间里,村子里只剩下女人和孩子。1615年,爷爷方学渐病逝,1616年弟弟方孔炤考中进士,开始各地为官的生涯,父亲此时也是历任各地。男人们在外奔波,从此这个家庭里就只剩下女人和孩子。弟媳吴令仪拜方维仪为师,顺带着还把她的姐姐吴令则也带来一起学诗。

1616年到1622年的清芬阁应该是最为热闹的时候,除了作为阁主的方维仪之外,方维则,吴令仪,吴令则都已经聚齐,且有不时归来的方孟式。方以智此时也在清芬阁上,享受着美好的童年时光。方以智无疑是清芬阁最好的徒弟。

1622年方以智的母亲吴令仪病逝,方维仪为她手订《秋佩居遗稿》,而抚养侄儿侄女的责任,就落到了方维仪身上。侄女方子耀后来成为一代才女,著有《寒香阁训子说》,侄子方其义博洽多艺,著有《时术堂集》可惜早逝,侄子方以智更是后来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

清芬阁的姐妹们都有作品传世,姐姐方孟式著有《纫兰阁集》八卷,《纫兰阁诗集》十四卷,由方维仪选辑成卷并作序。《明诗综》录其诗三首,《御选明诗》录其诗十六首。堂妹方维则著有《茂松阁集》二卷,《明诗综》、《御选明诗》各录其诗一首。弟媳吴令仪著有《黻佩园壶稿》、《秋佩居遗稿》,《明诗综》录其诗一首,《御选明诗》录其诗二首。弟媳姐姐吴令则亦有诗词传世。

方维仪则学贯经史,工诗文,善书画,明史艺文志为之著传,著有《清芬阁集》,《楚江吟》、《宫闱诗评》、《尼说七惑》、《宫闱诗史》、《宫闱文史》和《闺范》等多部著作,涉及诗歌、散文、杂记和论文等多种问题,内容广博,既有文学创作,文学史研究,亦有文学评论和女性哲学等各个领域。

方维仪的书法深得卫夫人笔风,而绘画更擅长白描,其白描作品被后世所推崇,认为是三百年中大方名笔,能比肩者二三人而已。

方苞被称作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桐城文派影响清代文坛两百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显赫地位。然而桐城文风在明代中期就已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时东林党魁,“方氏易学学派”创始人方学渐在桐城筑铜川学馆,开坛讲学,为后世桐城人才涌现奠定基础。方学渐和方苞同为桐城方氏宗族成员,方苞高祖方大美明末迁往金陵,此后在今天的南京开枝散叶。

和方以智相比,方苞作为桐城方氏的孙辈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乱的时代,没有为国捐躯的亲朋好友,也没有诗文气节名世的几位姑姑和母亲。方孟式丈夫战死,以身投水殉节,方子耀丈夫孙临战死,以身投水获救。

1640年,方以智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加入复社,与冒襄、侯方域和陈贞慧合称“明末四公子”(既金陵四公子)。四年后,明亡,削发为僧,秘密结社反清复明,同时著书立说,一生著作无数,博采众长,中西合璧,文史哲天地生物理医药无所不包,其《物理小识》成为今天物理学中文名称的由来。

康熙十年(1671年),因“粤难”事件被捕,同年十月,在押解途中逝于江西万安惶恐滩。方维仪善画佛像,尤精大士和观音,在一个动乱的年代,一个女子不足以改变什么,只有将所有的期望付之虚无。只是最终,那个她寄托所有的侄子和尚,也最终没有逃脱宿命。

惶恐滩头说惶恐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