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业务自传(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业务能力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业务能力

一、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科学与艺术本来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教师努力让自己成为“杂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就是自己的影子;教学之最高境界,就是在于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学艺术,自成一脉。我们应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教学艺术。

二、 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1、把握好课堂,课堂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阵地,它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最好平台。

2、要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我们还要有让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的理念。学生是一个个个体,他们之间肯定存在差异。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们要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找到自信。

三、更新观念,转变方式,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

首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尽快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程序化的教学模式,摒弃相对滞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其次要切实转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让教师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以学生为主,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关注体验性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

四、加强自我反思,促进专业水平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你喜欢这个职业吗

我爱当小学老师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喜欢,甚至热爱这个职业。

1991年,当父母亲因为家庭贫困,自己的兄妹多,而不让报读高中,只能报读师范时,即使是考了本镇重点中学全年级并列第一名,也是不高兴的。因为自己太渴望读高中,进而考上大学了。虽然不喜欢,但依然努力学习,因为不想让父母伤心、担心和失望,同时也因为自己太喜欢读书了。因为想节省回家的路费,周末我都泡在图书馆里。

1994年,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本市最偏远的山区任教,虽然学校离家很远,虽然因为经验不足而吃了不少苦,但是教学也带来不少的快乐,淳朴的民风,纯真的孩子,充实的生活,取得成绩时的成功感,令自己渐渐的喜欢上了这个职业。

2006年,因为一些原因,我离开了自己喜爱的小学教师岗位。生活的磨难在考验我,最令我心痛的是无法走上讲台。而我的梦:熟悉的教学楼,热闹的操场,打闹的学生,快乐的自己……千百回的涌现,可一觉醒来,只留给我满怀的惆怅:我还有机会重新当上老师,有机会再站在讲台上激扬文字吗?

2008年的金秋十月,一个老朋友问我,想不想当代课老师?但是工资很低,只是我原来工资的1/3。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为了当老师,我不知梦了多少回了。不过,工资也确实少得可怜,从2008年的500多块到2013年的1000多块,再到2019年初的依然是1000多块工资。虽然我连续干了那么多年,因为只是临时工,连代课老师都不是。在物价飞涨的时代,很多人说我傻,一个正规的90年代初的师范生,到哪找不到一份工作呀?在这里领那么丁点钱,都不够我买菜买奶粉。是的,他们说的都很对:我领的工资根本不能养家,只能糊口。我真不该吊死在乡村临时教师这棵树上,可是因为爱自己的孩子,爱学生,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同时我也深深地爱着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爱着教师这份职业

2020年的春天,因为疫情,孩子们只能在家上网课,在这期间,我发现了不少问题,学生不自律,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无法自拔,自己和家长都相当痛心,于是我写了《停课不停学》《网课时代》;看到孩子的耍赖,写了小说《小勤和大懒》,诗歌《知道和做到》;看到孩子的阳光、责任、知错能改,写了《孖仔插田记》,《孖仔学记》。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每天工作之余,我都坚持网上学习,阅读和教学相关书籍,坚持写作。从3月13日到4月16日,我连续写了近三万字的文章,关注的对象基本是学生和自家孩子。现正在今日头条申请认证“教育领域创作者”,目的是想发表一些文章,从另一个角度对学生言传身教。

爱小学教师这份职业,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多高尚,只是因为自己对物质的追求,无非是日求三餐,夜求一宿,粥可温,床可暖。教学的路从来不好走,她讲的是责任心、耐心。但是,就因为热爱,无论她虐我千百遍,我待她依然如初恋。我知道“苦!如果你想把所做的事做得尽量完美,那么注定辛劳终身!”那也无所谓,几十年的人生经历,酸甜苦辣;20多年教学的苦与乐,得与失,我想通过自己的笔,分享出来 。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我就会尽心尽力地教育学生,我相信,梦想能到的地方,脚也一定能到。

小学男教师的出路在哪里

哈哈!这个话题很有趣,题主似乎已知道女教师的出路在哪里?

其实我也知道小学(不知道中小学的教师其出路区别有多大?)男教师的出路在哪里?

1.

生活上,在爱人、在家庭。如果未婚,便在未婚女教师或其它未婚女青年身上;当然更需要稳定的工资哦!

2.

工作上,在学习、在教材。如果能力不足,更应该努力学习,认真工作;显然更须要端正的态度哦!

3.

观念上,三观取向不同,所谓的“出路”自然不同。

然而,“条条大路通罗马”——原来“路在脚下”!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