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4节气,你了解多少农村生产中哪几个节气尤为重要?请问中国一年中,有几个节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中国24节气,你了解多少农村生产中哪几个节气尤为重要

关于这个问题,凡是懂得一点农业知识的人都了解当地,二十四节的那个节气最重要。因为我国地域较大,气候温差也大,二十四节的重要性在全国的重要时间是不统一的。但是作为二十四节对于农业来说,确实在我国不同地域起着非常的重要性。并且还会用二十四节的名子提醒农民,抓紧种植管理。

今天我说一下二十四节在河南农业上的几个重要节气。象马上河南进入到小麦收割的工作以后,在小麦收割完的二十四节的第九个节气芒种,这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提醒农民把小麦收割以后,要抓紧种植秋季作为物,象大豆,玉米,芝麻等秋季作物,要抢时抢种才能够使秋季农作物得到丰收。可以说在芒种这个节气中,是农民顶着炎炎的烈日,不分昼夜的在田间进行收割抢种中,在这段时间内可以说农民晚上休息时间是很短的。

特别是二十四节的第十个节气夏至,夏至虽然可以用到昼夜之分上,但是也提醒农民到了夏至以后就不要种植秋作物了,特别是对于种植芝麻,我地多年的经验谚语叫,夏至种芝麻劈头一枝花,意思是过了夏至再种芝麻到收割的季节时,上下还是花是结不出丰满的芝麻粒的,所以在二十四节的第十个节气过后就不要种植芝麻了,和其它秋季作物。

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寒露在我地农民中叫做起寒,可以说寒露是我地所有人都知道的二十四节,如果要是农民不懂啥叫寒露那就说明了他不是农民。

因为二十四节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它不完全代表天气有了寒意,最重要的是关系到我们人类生存的大问题,就是到了种植冬小麦的时间了。在我地种冬小麦有这样一句谚语,叫起寒种麦,十种九得。意思是也不要过早种植冬小麦,从寒露开始一般在半个月内,种上的冬小麦就是最好的时间,到了第二年的夏季小麦收割时,就可以丰收。从以上情况看,你说二十四节气对农业重要不重要。

请问中国一年中,有几个节气

一年有四个季节,二十四个节气,春,雨,惊,春,青,谷,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冬,雪,雪,冬,大寒,小寒,又一年。阳历,2月4号或5号立春。

你对二十四节气有什么认识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指出气候变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长短,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和总结的结果, 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对农事耕作具有相当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12节气有哪些

2月4日 立春  2月18日 雨水  3月6日 惊蛰  3月21日 春分  4月5日 清明  4月20日 谷雨  5月6日 立夏  5月21日 小满  6月6日 芒种  6月22日 夏至  7月7日 小暑  7月23日 大暑  8月8日 立秋  8月23日 处暑  9月8日 白露  9月23日 秋分  10月8日 寒露  10月24日 霜降  11月8日 立冬

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有关二十四节气中的谚语、格言,你知道多少

我知道的别人也可能都知道了,下面说一个别人不知道或者很少人知道的谚浯。

穷人莫听富人哄,桐子开花就下种。

这是过去流传在我家乡的一句谚浯,每当阳春三月,老农们都爱念叨这句话,并以此来安排水稻的播种时间。

农民朋友都知道,如果你完全按二十四个节气来安排农事,它并不是十分准确的,因为有的年份节气来的早,有的年份节气来得晚,有时候还会受到倒春寒的袭扰,根据节气将水稻催芽、播种,下田之后倒春寒来了,水稻芽苗被冻坏,重播的年份也时有发生。

有经验的老农往往会根据节气,再给合当地一些植物的应季开花来安排水稻播种,一些植物没有达到一定的积温和稳定的温度是不会开花的。

如谚语说的: 苦楝树开花,叫化子打哈哈。什么意思,就是说苦楝树开花后,气温逐渐升高,叫化子露宿野外,再不会挨冻了。

穷人莫听富人哄,桐子开花就下种。桐子开花后,气温稳定了,再不会有倒春寒发生了,老农们可以放心地催芽下种了。

这句话应该还有另两个意思的,自古以来农民几乎都不识字,也看不懂历书,而富人大多读过书识字的,看历书某节气到了,告诉老农该下种了,但有经验的老农还是要根据大自然植物的生长规律来确定播种时间。

再一个意思就是明明还不到播种季节,富人有意误导农民播种,让农民歉收,好去富人那借钱借粮。富人就可以坐收高利贷了。

二十四节气的农谚,是千百年来农民生产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在那个没有农膜、没有温室大棚的年代,对农民的生产和农事的安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有哪些与节气相关的诗词

跟着节气走,循着暖意行,又到一年惊蛰时。今天10时56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一个充满动感的节气。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意为春雷始鸣,惊起蛰虫,唤醒草木,大地重现勃勃生机。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唐代诗人元稹的这几句诗写的妙,不仅写出了惊蛰时的自然美景,也包含着此节气的物候与花信。

历代描写惊蛰的诗句有很多,还有:

1、《春晴泛舟》(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

2、《惊蛰》(左河水)

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

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农耕。

3、《观田家》(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4、《义雀行和朱评事》(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5、《秦娥月/忆秦娥》(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6、《水龙吟 寿族父瑞 堂是日惊蛰》(吴存)

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吾宗仙猛,当年乘此,遨游人世。玉颊银须,胡麻饭饱,九霞觞醉。爱青青门外,万丝杨柳,都捻作,长生缕。七十三年闲眼,阅人间几多兴废。酸碱嚼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