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案例(真正的心理咨询是什么样的呢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真正的心理咨询是什么样的呢

心理老师左叔非常乐意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一位从事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在高校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对你提出的“真正的心理咨询是什么样的呢?”的问题,也是我们在做心理咨询工作中,有时来访者会提出的问题,我根据自己心理咨询的经验来回答你的提问。同时,也借此机会普及一下心理咨询的常识,纠正社会上很多人对心理咨询认识的误区。

第一,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遵循心理学原理,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

第二,真正的心理咨询是这样的

首先,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要建立基于信任的咨询关系,这是心理咨询区别于其他帮助职业的最大特点,也是心理咨询可以进行下去的基础。如果没有基于信任的咨询关系,来访者不会把自己的心理困惑告诉心理咨询师,也不相信心理咨询师能够帮助他。所以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始终要运用积极关注、尊重、倾听、无条件接纳、共情等心理咨询特质,已取得来访者的信任。

其次,心理咨询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去进行的,一是心理咨询有职责的限制,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的指责是有限的,而非无限的,可以说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各司其职;二是心理咨询的时间限制,心理咨询有时间限制的要求,每次50分钟左右,每周一次,这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在初次咨询时可以延长时间,以便心理咨询师搜集来访者的资料。三是咨询关系的限制,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是职业关系,即便在心理咨询结束以后,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也不能以朋友来往,同时,心理咨询师不能在心理咨询室之外与来访者进行任何咨询活动;四是心理咨询有目标,但是这个目标是可行的,具体的,是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实现的。

第三,心理咨询与聊天不同,它是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而进行

一是要预约,二是咨询过程结构化,三是有时间要求,四是有咨询目标,五是心理咨询要收费,六是心理咨询结束后要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七是心理咨询要布置作业,八是心理咨询有保密要求,九是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是协商解决问题,以来访者为主。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不同的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分享彼此的观点。

再次感谢你的邀请!

成都个案心理咨询哪里好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什么是个案,个案就是一个社会单位的问题,比如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学校,一个公司,一个团队,一个社区,一个政党,一个社会等等的任何问题都可以视为个案。而关于成都个案心理咨询的地方很多,比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等等。

近四十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是提高了但是精神生活却退步了,越来越多的人特别容易焦虑甚至抑郁,而且很多人比较悲观,消极,混日子得过且过,他她们可能忘记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和田野”?,很多人缺乏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不过好在国家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城市和乡村建设的越来越美丽,交通越来越便利,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以及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全面脱贫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而且还取得了特别显著的成效,所有的这些外部因素让国人得到了安慰,所以在咱们中国绝大多数人还是特别向往和留恋美好的生活,因此自杀率特别特别的低,不像日本自杀率那么高。

希望每个人都拥有豁达的人生,远离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加强自己的内心建设不要做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思想灵魂和主见的稻草,谢谢大家




北京个案心理咨询哪家好

我们机构成立已经有15年,沉淀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咨询师,不管在咨询范围的各个领域,做咨询其实还是需要找到适合你的咨询师,目前我们已签约咨询师也有100多位了,所以希望能给您提供到帮助!

燕园博思官网(http://www.xinlizx.com.cn/)这是我们的网站,具体您可以问下我们在线的工作人员,说下您的具体情况,然后看怎么来帮您安排合适您的咨询师!

生活中是否有心理咨询行业咨询师不靠谱的事例

有小伙伴问了类似的问题:

“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一直对我表示同情让我特别难受,是因为她不专业吗?”“我感觉第一次咨询她那个眼神简直让我太难受了,说实话我不确定我还能和她一起合作下去。我想问这正常吗,是不是每个咨询师都这样,还是这是个人风格问题。咨询的原则不是 “中立 节制 匿名”吗?”“我说了好多我家里的事儿啊,学校的事啊。然后她就一直用那种很同情的眼神看着我,对我说看得出你那时候是真的很痛苦,或者一定是他们不够好才会让你怎样之类的话。”

答:

一 心理咨询师同情来访,是会让很多来访感受到不舒服,这是因为,“被同情”会让一个人感觉自己过得不好,有自尊受损的感受是很正常的。

共情是站在这个人的主体位置体验那种感受。

同情是站在第三者的位置看别人的问题。

比如,一个人母亲去世了。

假如你说“太痛心,太难受了!”,这是共情。

假如你说“老早就没有妈妈,你太可怜了”,这是同情。

很显然,共情让人感受放松,被理解被接纳。

同情让你感觉自己过得不好。

二 你说“那种同情的目光让我觉得自己很可怜,感觉自己很没用”,请问你感受到被同情,除了她的目光,还有别的吗?比如语言?如果仅仅是目光,我想这也许和你对自己的定义有关。有可能咨询师想传达的是“心疼,理解”。

三 你说“对我说看得出你那时候是真的很痛苦,或者一定是他们不够好才会让你怎样之类的话”

一定是他们不好,这话一定是有问题的。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是发现来访人格如何受阻,什么面相受阻,然后在这个位置理解来访,让来访的人格重新得到发育,而不是让来访和周围人更对立。

比如:一个来访抱怨父母,是因为他在成长中有太多时候感受到被忽视,被否定,他心情不好的时候,没有得到被安抚,被支持。

也就是说,来访内在的心理需要没有被满足,他才愤怒不息,抱怨不止。

表面来看,他谈的是对父母的不满,其实谈的是自己想要的没得到。

我工作的方向是1承接来访的情绪,让来访感到被理解被支持被接纳。

2理解他内在的心理需要。

打个比方,一个来访谈到自己考了100分,很兴奋地告诉父母,希望得到父母的夸奖,没想到,父母说“考一次100分,你就骄傲了?有本事每次考100分。”

在这个例子里,来访的内在需要是什么?被认可。

咨询师可以对来访说“你考了100分,这是很不容易的,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你很希望你的父母看到你的努力,认可你获得的成绩。”

也就是,咨询师理解到了来访想被认可的内在需要。

于是,来访知道自己这么气愤,是因为没有被认可,他会感觉深深的 被理解。此时,他对父母的愤怒转化为自己内在需要的关注。

也就是,一个人理解了自己,接纳了自己,可以安抚自己的时候,他就不需要再在关系中与人纠结。

四 你说“咨询的原则不是 “中立 节制 匿名”吗?”

答:经典精神分析强调这个,自体心理学、 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