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绍一下《鲁迅全集》的五大版本谢谢?鲁迅作品集有哪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简绍一下《鲁迅全集》的五大版本谢谢

《鲁迅全集》的五大版本介绍:

第一种:1938年上海复社出版的二十卷本。复社是郑振铎、胡愈之这些文化人自己集资办起的一家小出版社,资金不多,要出版这样大的一部书很吃力。正好不久前出版了斯诺的《西行漫记》这本畅销书,赚了一笔钱。

另一个办法,是由蔡元培、宋庆龄出面,向海内外人士募集纪念本订户,普及本每部定价才八元,而纪念本却是五十元(甲种)、一百元(乙种,集资不少,这书才得以印成。

第二种:1956年为了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冯雪峰的主持之下开始出版《鲁迅全集》十卷本。这年10月,出版了第一、二两卷,其余各卷陆续出版发行,到1958年才出齐。由冯雪峰为首的“鲁迅著作编刊社”主持其事。

后来编刊社由上海迁北京,成了新成立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鲁迅著作室”,主要成员有孙用、林辰、杨霏云、王士著等人。

比起1938年版的二十卷本来,这个十卷本的不同之处是,一、只收著作,不收翻译和辑校的古籍;二、增加了注释,成了第一个有注释的《鲁迅全集》;三、将书信编入了(全集》。至于日记,虽然没有编入《全集》,却也采用跟《全集》相同的装帧版式同时出版,配套发行。

第三种:到了“文化大革命”中间,这部符合周扬意图的十卷本又受到批判了,不能重印。为了印制一种可以送给国宾的礼品,决定重印一批1938年版的二十卷本。

不同的是:第一,改用简体字排印;第二,对于书中原来所收《王道诗话》等十二篇瞿秋白写的杂文,加了一条“新注”,说明这些篇是瞿秋白“与鲁迅交换意见后”,“包括鲁迅的某些观点”,“经过鲁迅的修改”,以表明让它们继续保留在《鲁迅全集》中的理由。

免得被姚文元辈下令抽去,对于这一版,应该提到的是:它是由敬业而细心的孙用负责校对的,在各版《鲁迅全集》中,这是校对最精的一版。

第四种:1981年为了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十六卷本《鲁迅全集》。
参加过十卷本工作的老专家孙用和林辰又参加了十六卷本的工作,他们的意见深得同事们的尊重。

做具体编注工作的,除了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著作室”的王仰晨、李文兵、陈早春、张伯海、何启治、王永昌等人,还从外地借调了许多人员,例如蒋锡金、郭豫适、陈子善、包子衍、王自立、马蹄疾、应锦襄、陈琼芝和朱正等人。1980年最热闹的时候,社内及社外共有三十多人同时工作

第五种:2001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决定开始《鲁迅全集》的修订工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文学室具体负责,约请了社外十多名专家分卷进行,经过四年多时间终于成书。

这部2005年出版的十八卷本是以1981年版十六卷本为基础的。比较起来,进步有三个方面:一是内容增加了。例如十六卷本只收了《两地书》,却以避免重复为理由,不收鲁迅致许广平的原信,而不考虑这些原信在编入《两地书》之时曾作了不少修改,这些修改之处正是重要的研究资料。

鲁迅作品集有哪些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皆收于《呐喊》中)。
2、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收录10篇散文)(含《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其中,《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已被纳入初中语文人教版课本)。
3、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
4、散文诗集:《野草》(含《风筝》、《雪》(收录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年级上6课)等作品。
5、论文集:《门外文谈》。
6、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
扩展资料
鲁迅的学术思想
鲁迅的文学史思想极为丰富深刻,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熠熠光辉。他创造性地从事了文学史的编撰工作,留给后世两部文学史专著——《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为我国的文学史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极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不利于创作的现实客观条件,他本来计划要写的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在有生之年未能完成。支持鲁迅进行学术创作的两大观念,其一,早期的进化论的文学史观,其二,中后期的马克思唯物论指导的文学史观。
鲁迅早年接受了严复《天演论》的影响,故而使得进化论的思想根深蒂固直接影响到他的学术研究。一方面,鲁迅认为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具有求新求变的本质,它的变化发展不可阻挡。“进化如飞矢,非堕落不止,非著物不止,祈逆飞而归弦,为理势所无有。”
人类社会不断地进化,“便是文章,也未必独有万古不磨的典则。”文学样式之一的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
而作为小说的初始形态,“迫神话演进,则为中枢者渐近于人性,一凡所叙述,今谓之传说”。另一方面,在文学不断进化发展的基础上,鲁迅认为文学还必须革故鼎新。“进化的途中总须新陈代谢。
所以新的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壮,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进化的路。”而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之后的文学史研究中,鲁迅一直坚持着唯物论,从科学的客观性出发,坚持物质第一性,认为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和摹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查看全部16个回答
相关问题全部
l鲁迅所有作品
(一)小说集 1.《呐喊》 《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作品通过写实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手法,以传神的笔触和“画眼睛”、“写灵魂”的艺术技巧,形象生动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艺术形象。 深刻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间中国社会生活的现状,有力揭露和鞭挞了封建旧恶势力,表达了作者渴望变革,为时代呐喊,希望唤醒国民的思想。奠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 2.《彷徨》 《彷徨》是鲁迅的小说作品集,于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现编入《鲁迅全集》。该小说集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 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故事新编》 (二)杂文集 《鲁迅全集补遗》、《鲁迅全集补遗续编》 (三)鲁迅杂文合集 1.《坟》 《坟》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包括《论雷峰塔的倒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娜拉走后怎样》《论“他妈的!”》《文化偏至论》《从胡须说到牙齿》《寡妇主义》等二十四篇。 这些杂文写于1907年到1925年间,在这些杂文中,鲁迅突出地运用史笔,生动形象地引据事实,表达自己的是非爱憎,指陈时弊,论证古今,显现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形象。 2.《华盖集》 《华盖集》是1926年北新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鲁迅。收录了鲁迅在1925年间所写的杂文三十一篇, 包括《咬文嚼字》《青年必读书》《论辩的魂灵》《夏三虫》《忽然想到》《我观北大》《碎话》等。 在1926年由北新书局出版。现已编入《鲁迅全集》第3卷。 3.《续编的续编》 4.《三闲集》 《三闲集》,鲁迅的杂文集,编讫于1932年。集子中出现“闲”字,是因为成仿吾批评鲁迅“有闲”,并且“有闲”有三种缘由,“它所矜持着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鲁迅先生以此为文集名,据题记中说,“编成而名曰《三闲集》,尚以射仿吾也”。 5.《二心集》 《二心集》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30年-1931年间所写的杂文三十七篇。 末附《现代电影与有产阶段》译文一篇。鲁迅于1932年8月将版权售予上海合众书店,同年10月初版。 6.《伪自由书》 7.《且介亭杂文》 8.《且介亭杂文末编》 9.《集外集拾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