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岁四川大妈迷徐志摩,写1000多首诗,诗作获985高校教授点
发布时间: 2023-07-11

诗歌的魅力说到底就是汉字的魅力。诗人在多数时候不是一个职业,所以它并无门槛。7岁孩子能写,比如骆宾王的《咏鹅》;年轻的女道姑能写,比如鱼玄机和李冶;皇帝能写,比如写了4万多首诗的乾隆;民间乞丐也能写,比如嘉庆年间就有乞丐写出了“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的经典诗句。

而到了现代,写诗也变得更加简单。小学生们吐槽作业太多,将打油诗写在作业本上;广场舞大妈越跳越开心,将诗写在公园的地上;工厂女工憧憬爱情,将诗写进了日记里。而本期要和大家说的这位40多岁的四川大妈则更是厉害,她写的经典诗获得了985高校大教授的点赞。

这位大妈名叫凌丽秀,是四川大学后勤部的一位值班员,来自农村。据大妈自己回忆,之所以开始写诗是因为年轻时读过徐志摩的诗,从此便迷上了他,但那时她没想过写诗。直到2011年她来到川大工作,有了大学的环境,她便时常去图书馆读书、借书。最开始丈夫并不支持她,觉得她不务正业,因为读诗回家晚了还曾被丈夫拒之门外,但后来家人也拿她没办法,便不再说什么了。

展开全文

在几年的时间里,凌丽秀一共写了1000多首诗。2015年,她怯生生地走进了川大课堂,去旁听文学院教授王红等人的课程。当王教授看到她写的诗时,赞叹不已,甚至高兴地给学生们读。本期就和大家分享一首凌丽秀的得意作,看看她写的诗到底水平如何:

《有花惊动春天》

黑夜的春天不怕嘲笑

光明的春天不怕雷暴

它从冬天的嘴巴里爬出

站在荒凉的月亮上

绽放

绽放

诗写得很短,说实话初读时笔者确实找到了一丝徐志摩新月派的感觉,但细品下来又觉得有一股海子诗的朝气。凌丽秀的文化水平是初中,所以从用字上来看,通篇都找不到一个高级的字眼,妙就妙在意境上。从诗的题目来看,应该是写花的,但诗人的着力点却并没有在花,而在“惊动”二字上,所以其实标题也是诗正文的一部分,因为百花迫不及待的盛开,所以春天用尽力气来到了人间。妙哉!

诗的前两句,两个“春天”,两处“不怕”,嘲笑与雷暴,意境全出,原来春天的到来是这样一番“惊心动魄”。柔弱的春天,在诗人笔下充满了力量。三、四两句则更是巧妙,从冬天的嘴巴里爬出的比喻新颖别致,令人眼前一亮,或许读到这一句会有人觉得有些土气,但加上后一句“站在荒凉的月亮上”则是大俗中的大雅。春天似一位胜利者,在深夜的荒凉中,站在月亮上等待着人们醒来,欣赏属于它的表演。

这个表演是什么?两个字:绽放!这样的落笔呼应了诗题,春天破茧而出的勇气来自于花儿对绽放的渴望。至此,全诗戛然而止,干脆利落,比起动不动几十行的长诗,这40个字在感染力和气场上都毫不逊色。

说实话,笔者读过不少民间诗人的作品,也很欣赏他们对诗歌的热情,但不得不说有些作品确实很一般,而凌大妈的这首诗确实让我感受到了诗歌和文字之美,所以获得教授的点赞也是情理之中的。大家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欢迎讨论。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