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什么节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什么传统节日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什么传统节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句诗描写的正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民间也称为上元节。

这两句经典的诗,出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从标题我们也能看出来,就是元宵节。

全诗的原文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诗的译文是这样: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这首诗词的上半部分追忆了去年元宵夜的欢乐聚会,“花市灯如昼”写出了元宵节灯火辉煌的景象。

而“月上柳梢头”,是作者对男女主人公欢喜相会的环境描写:明月皎皎,垂柳依依,充满了诗情画意。

也在此含蓄地表达出一对彼此倾心相爱的恋人,在黄昏时相约,唯美而伤感的情绪。

下半部分则抒写了今年元宵夜故地重游,不见伊人的感伤。

虽然景致与去年一般无二,照样月光皎洁普照,华灯齐齐开放,但风景无殊,人事全异。

这种物是人非的感觉和强有力的对比,尤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再美的风景看在眼里,都是悲伤的情愫和无尽的回忆。

一个“泪湿春衫袖”,生动而鲜活的描写出了旧情难续的感伤。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是什么节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指的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全文如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

扩展资料: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 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什么节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指的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全文: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扩展资料:

上阌描绘“去年元夜时”女主人公与情郎同逛灯市的欢乐情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起首两句写去年元宵夜的盛况美景,大街上热闹非凡,夜晚的花灯通明,仿佛白昼般明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女主人公追忆与情郎月下约定的甜蜜情景,情人间互诉衷情的温馨幸福溢于纸上。从如昼灯市到月上柳梢,光线从明变暗,两人约定的时间又是“黄昏”这一落日西斜、素来惹人愁思的时刻,皆暗示女主人公的情感故事会朝着悲剧发展。

下阕写“今年元夜时”女主人公孤独一人面对圆月花灯的情景。“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一年过去,眼前的景象与去年没有两样,圆月仍然高挂夜空,花灯仍然明亮如昼,但是去年甜蜜幸福的时光已然不再,女主人公心里只有无限相思之苦。

之所以伤感,是因为“不见去年人”,往日的山盟海誓早已被恋人抛诸脑后,如今物是人非,不禁悲上心头。令人肝肠寸断的相思化作行行清泪、浸湿衣衫。“泪满春衫袖”一句是点题句,将女主人公的情绪完全宣泄出来,饱含辛酸蕴藏无奈,更有无边无际的苦痛。

词作通过主人公对去年今日的往事回忆,抒写了物是人非之感。既写出了伊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词的语言通俗,构思巧妙,上片写去年,下片写今日,重叠对应,回旋咏叹,具有明快、自然的民歌风味。

结尾“泪满春衫袖”一句,则通过描写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十分充分。全词以独特的艺术构思,运用今昔对比、抚今追昔的手法,从而巧妙地抒写了物是人非、不堪凹首之感。

语言平淡,意味隽永,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和苦痛体验,体现了真实、朴素与美的统一。语短情长,形象生动,又适于记诵,因此流传很广。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中国的哪个传统节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中国的元宵节,可以看得出古人还是比较开放的,会在元宵节偷偷的约会。这种意境也是比较优美的,展现出年轻人对于爱情的渴望。

描写的是中国的哪个传统节日呢?

其实就是元宵节,元宵节就是团圆的节日,在这一天所有的少男少女都会外出游玩,然后和心仪的人在黄昏之后约会。在元宵节的时候,街道上会张灯结彩,到处是很热闹的,年轻的男女可以在一起放花灯,还可以猜灯谜。这个时候根本不会考虑生活的烦恼,只会庆幸现在的欢乐,每个人的心情都是比较好的。有诗人进行了记载,然后出现了月上柳梢头,人月黄昏后的名句,也被很多人所引用。从中也可以看出古人还是非常浪漫的,这种浪漫是非常委婉的,不会那么的直白。若你想约自己的另一半约会,就可以将这个诗句发给他,也能显得你比较有才华。

关于这句诗句的解释。

在月亮上升之后,我两个就在某个地方进行约会,这个地方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其他人是不知道的。也可以看出两个人经常性的偷偷的约会,并不是第1次发生这种事情呢。古人的生活是比较枯燥的,但是在这枯燥中又蕴含着一丝一丝的甜味,是平民百姓之间的温暖与爱。这样的爱是很动人的,也表现出每个人都在努力的生活,并不会放弃自己的人生。

总结

古代的诗词歌赋是非常优美动听的,也蕴含着很多的意味。古人特别擅长以较短的词句,描绘出一番很深的意境,让人有一种很感动的感觉。通过读诗词歌赋就能让你的境界变得越来越高,让你脱离世俗的烦恼,获得精神上的愉快。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