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晏的轶事典故?何晏七岁的文言文翻
发布时间: 2023-07-06

何晏的轶事典故

何晏容貌俊美,而且喜欢修饰打扮,面容细腻洁白,无与伦比。因此魏明帝疑心他脸上搽了一层厚厚的白粉。一次,在夏天之时,魏明帝着人把他找来,赏赐他热汤面吃。不一会儿,他便大汗淋漓,只好用自己穿的衣服擦汗。可他擦完汗后,脸色显得更白了,明帝这才相信他没有搽粉。
后人把“傅粉何郎”作为典故,用来形容人面容白净漂亮,甚至也用来形容一些洁白的物品。如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题丁家公主旧宅》一诗中,就有“何郎犹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同是唐代诗人的宋(王景)在《梅花赋》中也有“俨如傅粉,是谓何郎”的语句。 正始九年(248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何晏宴请神算管辂,当时邓飏也在何晏家作客。何晏对管辂说:“听说您算卦神妙,请试卜一卦,看看我的官位会不会到三公。”又问:“近日连续几次梦见十几只苍蝇落在鼻子上,怎么挥赶都不肯飞,这是什么征候?”管辂说:“飞号鸟,是天下的贱鸟,它们在林间吃桑椹,则鸣唱怀念善人的好音,何况我心非草木,怎么敢不尽忠言。从前有八元、八凯为虞舜效力,尽忠尽职,周公辅佐成王,常常夜以继日,所以能平抚各地,举国安宁。这些都是遵循正道,顺应天意,不是卜筮所能宣明的。而今您掌握重权,身居高位,势如雷电,但真正能感念您的德行的很少,很多人是惧怕您,除非您小心谨慎,多行仁义。鼻子,属艮,这是天庭中的高山。若高而不危,才能长守富贵。而今青蝇臭恶都云集其上了。位高之人,跌得也狠。不能不考虑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道理。所以山在地上叫‘谦’,雷在天上叫‘壮’。谦,意味着聚敛多反觉其少;壮,意味着非礼之事不做。天下没有损己利人而不得到众人爱戴的事,也没有为非作歹而不败亡的事。愿您追思文王六爻的意旨,想想孔子彖象的含义。这样就可以做官到三公,青蝇也可以驱散了。”邓飏说:“这是老生常谈。”管辂回答说:“老书生看见不读书的人,常谈的人看见不谈的人。”何晏说:“过了年要再见您。”管辂回到家里,把自己说过的话告诉给舅舅,舅舅责怪他说话太直。管辂说:“和死人说话,有什么可怕的呢?”舅舅大为愤怒,咒骂管辂骄狂荒谬。
这年朝会,西北起大风,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十来天后,听说何晏、邓飏都被杀,舅舅这才服气。 当初,何晏、邓飏、夏侯玄都希望和傅嘏结交,可是傅嘏始终没有答应。他们便托荀粲去说合。荀粲对傅嘏说:“夏侯太初是一代的俊杰,对您很虚心,而您心里却认为不行。如果能交好,就有了情谊;如果不行、就会产生裂痕。两位贤人如果能和睦相处、国家就吉祥。这就是蔺相如对廉颇退让的原因。”傅嘏说:“夏侯太初,志向很大,用尽心思去达到目的,很能迎合虚名的需要,确实是所说的耍嘴皮子亡国的人。何晏和邓飏,有作为却很急躁,知识广博却不得要领,对外喜欢得到好处,对自己却不加检点约束,重视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讨厌意见不同的人,好发表意见,却忌妒超过自己的人。发表意见多,破绽也就多,忌妒别人胜过自己,就会不讲情谊。依我看来,这三位贤人,都不过是败坏道德的人罢了,离他们远远的还怕遭祸,何况是去亲近他们呢!”后来的情况都像他所说的那样。
但姜宸英曾就此事评论道:“夏侯玄不是何晏、邓飏可以比的,而傅嘏感慨他们劣处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是司马氏的党羽罢了,并非公论。” 祖父:何进
叔祖:何苗,何进之弟,何太后之兄,又作朱苗。
姑祖:何太后 生父:何咸
生母:尹氏
继父:曹操 妻:金乡公主(曹操与杜夫人所生之女,杜夫人即吕布手下秦宜禄之妻、曹操养子秦朗的生母) 子:何晏有一子,名不详。 表叔:汉少帝刘辩,何咸的表兄弟。

何晏七岁的文言文翻译

何晏七岁的文言文翻译:何晏七岁的时候,聪明过人,魏武帝曹操特别喜爱他。因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长大,曹操想要认他做儿子。何晏便在地上画个方框,自己待在里面。别人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了这件事,随即把他送回了何家。
原文: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让曹丕嫉妒的“第一美男子”何晏究竟有多帅气


众所周知,在魏晋时期,要想进入美男子榜单,首要达标的条件就是皮肤白。皮肤需要白到什么程度呢?答案是越白越好,最好肤白胜雪,而何宴就是这样的一个达标的美男子。

陈寿的《三国志》写道何宴平时极度自恋,不论是静的时候还是动的时候,都时刻不忘梳妆打扮,走路的时候还经常看自己的影子,觉得自己太好看了。


俗话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何宴不仅仅是好看而已,令他美名远播,流传历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有出众的气质。

根据《世说新语》里的记载,何宴的评述是“美姿仪”,说的就是他不但长得面容俊美,更是仪表堂堂,举手投足间流露着潇洒倜傥的气质。


出场自带聚光灯,走到哪都是舞台的何宴自然会引起部分人的嫉妒和攻击,这是历史改变不了的人性真理。在《世说新语》里就有这么一段记载:

有一天,魏明帝曹叡在宫中赏玩,看到一个白得透亮的瓷器,突然想起了何宴,就问身边的宫女和太监,何宴如此肤白貌美,是否有什么保养秘诀。


宫女和太监察觉到皇帝的小心思,赶紧掏出阿谀奉承和中伤诽谤的伎俩:“何宴的脸肯定是抹了一层层的粉才这么白的,听说他脸上的粉比城墙都厚,卸了妆还不知道什么鬼样子。”


曹叡听着很受用,为了进一步满足自己的嫉妒和中伤的情感需要,于是特意选择了在一个炎炎夏日,请何宴进宫谈事情。

何宴不明就里,准时到达后,曹叡赏赐了一碗热汤给他喝。看着何宴满头大汗的喝完一碗汤,曹叡的心情由激动转向了沉重。


只见何宴卷起袖子擦拭脸上各处的汗水,唯独不见他掉粉,反而喝完热汤后白中透红,眉宇之间顾盼生辉,一股自然而优雅的气质瞬间满溢出来。

曹叡看了看前两天一起中伤何宴,此时却两眼发直的宫女太监们,无奈地叹气,他知道,眼睛是骗不了人的。从此,“傅粉何郎”的美名从宫中传到了民间各处。


除了肤白和气佳之外,帅哥必备的穿着打扮技能,在何宴这里也是点满了技能点。魏晋初期,因为经历了旷日持久的战乱,大家的穿着还是比较朴素的,简单耐磨是第一标准。

相比之下,曹操的继承人曹丕会穿得比较好一些,上等质地的绸缎,缝上金丝银线,加上一些图案的点缀,再沐浴更衣,把头发打理干净再插上发髻,曹丕往往在镜子里确认了对自己的满意后才出门。


直到有一天,曹丕看到远处走来了一个人,跟自己穿着材质相似的衣服,他慢慢靠近,正是何宴。衣服相同的情况,面容和气质的对比更是被凸显出来,放在外面和任何一个人比,曹丕都不会逊色,但对手却是何宴,曹丕当场心态爆炸。

自从那之后,曹丕每每和何宴撞衫,其实很正常,因为何宴也是在曹操家长大的,绸缎都是统一裁剪使用,并让统一的师傅去缝制的,但是,这样的相同遭遇在曹丕眼里就变成了一种故意。


于是,曹丕明里暗里就各种讽刺何宴是个外人,不是曹府里的人,这也是后来曹丕继承曹操位置后,一点官都不给何宴做的原因,相貌之辱不可忍。

除了经常和曹丕穿一样的名贵服饰外,何宴在其他时候穿服饰都追求一种细节上的与众不同。


比如会选择在腰间佩戴合适的玉佩和吊坠,在手腕处佩戴金银手环,在胸口处请师傅缝上自己设计的图案等等,在衣服的色泽方面,也常常敢尝试不同的颜色去驾驭,撞色拼色元素玩得得心应手,被身边的人纷纷模仿,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魏晋时期的时尚博主。


从一个美男子需要的三元素角度来看,何宴可以说是一个满星王者,长得帅、有气质、懂穿搭。除此之外,何宴还精通黄老之学,喜欢喝酒和清谈,闲暇时还爱好抚琴和吃五石散。

在当时的文化界,何宴是颇负盛名的,但是在政治界,何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郁郁不得志,所以才会饮酒作乐和吃五石散。


一直到曹爽执政时期,和曹爽交好的何宴受到重用,一路升迁,然而最终,因为高平陵之乱,被夺权后的司马懿以支持曹爽叛乱之名夷灭三族。

何宴的死,在后世研究中是有争议的,很多史学家认为是司马集团的刻意抹黑,但是,这也许是命运的安排,追求独立自由的美男子,最后悲剧收场,更添一种艺术的美感。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