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的简介?包拯简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包拯的简介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

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

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

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

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包拯简介

包拯(999—1062),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

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

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

裕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

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

据出土于1973年包公墓的包公墓铭记载:包拯先后有三妻,分别为张氏、董氏和媵孙氏(媵指随嫁之侍婢,或可指妾侍)

曾任龙图阁学士,人称包龙图;又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卒谥孝肃,赠吏部尚书。 而其廉洁公正、不攀附权贵,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周瑜和包拯哪个知名度更高

这个都历史人物没有可比性,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有阎罗包之称,受民间爱戴人称包青天。周瑜就是三国一个武将杀戮无数,怎么能拿他给为民申冤,人人爱戴的包青天相比美呢。

包青天周杰版演员表

周杰 饰 包拯

任泉 饰 公孙策

释小龙 饰 展昭

李冰冰 饰 凌楚楚

刘怡君 饰 庞飞燕

郑佩佩 饰 包沈氏

陈道明 饰 八贤王

王绘春 饰 庞太师

贾致罡 饰 宋仁宗

何中华 饰 沈良

包拯一生中断过哪些奇案

包拯因廉洁公正、铁面无私、决断英明,不附权贵、敢于替百姓做主,因此在民间有“包青天”“包公”之称,在京师被官员们成为“包阎罗”。甚至随着在民间广泛传诵,包拯断案故事越来越多,被人们奉为神明崇拜,认为奎星转世,以黑面形象深入人心。

正史中的包拯

其实在正史中包拯以公正无私、不阿权贵著称,被当朝皇帝和大臣们尊重,以至于其后谥号为“孝肃”。孝,当然是因为包拯孝敬父母,多次因为父母而辞官;肃,就是包拯其刚正严肃,让人肃然起敬。

至于正史中包拯断案的故事,远远没有民间传说的那么神乎其神,甚至能够审理阴间鬼神的冤情。但是在正史中对包拯审理案件还是有记载的,那就是包拯在出任天长县令的时候,有一次有一个老农前来县衙报案。原来这位老农自家的耕牛被人偷割了舌头,要知道在宋朝耕牛属于主要生产工具,法令是禁止迫害的。面对案件,包拯推断出凶手应该是老农的仇家报复所为,因为毕竟割掉牛舌头没有利可图。于是包拯让老农回家将耕牛杀掉卖肉,果然有人前来状告老农犯法杀牛。包拯当场就将状告之人拿下,断定其位割牛舌之人,一审果然不出所料。

这个案件就是正史中唯一记载包拯断案的案例。

民间包拯所断的奇案

在民间包拯简直就是断案奇才,甚至在明代出现了《龙图神断公案》的小说集,这里面就详细记录了包拯100多则断案故事。

歌颂包公秉公执法、清正廉明,断了一系列有关“人命”、“奸情”、“盗贼”、“争占”之类案件,被塑造成为一个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如在《黄叶菜》《狮儿巷》中斩了皇亲国戚,在《栽赃》《鬼推磨》中揭露了土豪劣绅狠残,在《屈杀英才》《久鳏》中揭露科举场上的虚伪,在《乌盆子》对瓦盆进行审讯从而为苦主李浩伸冤。

这里为大家列出目录,有爱好公案小说的同学们不妨一读。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